美文网首页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作者: 余鹿 | 来源:发表于2017-09-16 21:54 被阅读0次

    №1 本书导语

    《人生的智慧》创作于19世纪50年代,是叔本华一部重要的哲学作品。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详细地阐述了他对于人生的诸多看法,其中最多的是关于他对“幸福”的定义与观点。全书的语言深入浅出,没有很艰深的哲学术语,内容上所涉及的也是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事件,很实在也很实用。

    我们在阅读《人生的智慧》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人生阅历的问题。

    尽管这本书的语言比较浅显,内容也比较具体实在,但是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仍然有一个很大的敌人——人生阅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是对整个人生的观照,但是每个人的阅历都是一定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年轻人的阅历是相当有限的,而叔本华对于后半生的看法则超过了年轻人的阅历范畴,因而存在比较大的阅读难度。如果把《人生的智慧》比作一罐上好的茶叶,那么读者的阅历就是水,如果水太少,茶就泡不开,如果水比较多,茶就泡得开,读者也就可以品尝出茶叶的回味浓醇,口舌生津。

    第二个是独立思考的问题。

    叔本华是著名的哲学家,他对人生的哲思是比较深刻而全面的,他也常常能给读者提供不同的视角,但是这毕竟是叔本华一个人的智慧,一个人只能经历一种人生,书中很多观点和内容都是他自己人生的印照,并且他所能看到的人生也是有限的,所以他不可能观照到无限的人生经历,并且对于人生的看法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盲目听从。

    第三个是文化差异和时代性的问题。

    这本书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德国,叔本华对事物的解读必然带有一定的德国文化色彩和时代烙印,譬如用行星解读人生的各个阶段,对男性荣誉和女性荣誉的看法、对骑士荣誉的批判。这些对于身处21世纪的中国人而言,有一部分是很难理解的,就这一问题我建议各位读者可以去了解一下那个时期的历史,有能力的话最好能读一读原著,英文版的也可以,另外就是如上一点所提到的,要有自己独立的批判性思考。

    但不可否认的是,叔本华的哲学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思想价值,他的作品影响了数不尽的人类思想史上的大家,这包括屠格涅夫、普鲁斯特、莫泊桑、博尔赫斯、维特根斯坦等人。托尔斯泰曾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你知道这个夏天对我意味着什么吗?是对叔本华著作的心醉神迷。”尼采称赞叔本华是“教育家”和“解放者”。相信读者朋友们也会有所收获,那么接下来,请大家开启今天的阅读之旅吧。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 思考与讨论

    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也有人说,知识决定命运、出身决定命运……从你的人生经历来看,你觉得哪些因素对命运有很大的影响?生活中的你喜欢独处,还是喜欢热闹?你觉得独处或热闹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带着你的答案去看看叔本华对这些问题有着怎样的看法吧。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3 叔本华的“三分法”

    中国有句俗语叫作“人各有命”。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不同人拥有不同的命运呢?叔本华在本书中提出了三个因素,并把这三个因素称作决定人的命运具有根本差别的因素。这三个因素分别是: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

    人的自身是指个人属性,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人拥有的身外之物是指财产和其他占有物;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是指别人对他的看法,这些看法可以分为三类:名誉、地位和名声。

    这三个因素又可以分为两类,即人的自身和人自身之外的事物(后者包括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和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先说“人的自身”。“人的自身”是与生俱来的,是一出生就决定好了的。并且“人的自身”的绝大部分是恒久不变的,在任何时候都会发生作用,它也不会被剥夺。但同时,时间会损耗人精神和肉体的优势。除此之外,叔本华对“人的自身”最为强调的一点就是“人的自身”是人是否能够获得幸福的关键,它能够对人的幸福感产生最根本、最彻底、最直接的影响,而人自身之外的事物则只能产生间接的影响。叔本华为什么这么认为,我们在下一张卡片会进行详细的阐释。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人自身之外的事物”。人自身之外的事物更多取决于人为的划分,而非天生,所以每个人都是有可能争取到这些自身之外的事物的。这些自身之外的事物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但可能不会像人的自身一样被时间耗损,譬如财富可以不断地累计,伟人流芳百世。并且,人自身之外的事物所包含的两方面,即人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财产决定了这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而一个人良好的口碑也可以帮助这个人获得财产。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4 为什么人的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人的自身”

    叔本华说,每个人都是囿于自己的意识之中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是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里的,活在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之中的,所以外在的事物对他的帮助并不大。同样的事物、同样的境遇,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人对它们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是丰富的、深刻的,那么他所看到的一切总是饶有趣味的;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是贫瘠的、肤浅的,那么他所看到的一切总是乏善可陈的。这种精神能力决定了人所能得到的快乐。譬如歌德和拜伦,丰富的思想让他们驰骋于想象的天空,因此他们常常运用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化平凡无奇为伟大优美,创作出令世人叹服的诗篇。

    叔本华认为,最高级、最丰富多彩的,以及维持最久的乐趣就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如果一个人拥有的精神能力有限,那么即使有他人的帮助,他所能领略到的快乐也只是平庸无奇的、夹杂着动物性的快乐。如果一个人拥有卓越的精神能力,那么他就能获得高等级的乐趣,这种乐趣让他即使独处也不感到寂寞,同时也使得他不会对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多数东西有什么热情。苏格拉底面对奢侈品时感叹它们的无用、塞万提斯居于陋室创作《堂吉诃德》。这种精神能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甚至教育也不能对此有大的帮助。

    健康和性格也是很重要的。健康的乞丐或许比一个病弱的国王要来得快乐。一副健康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愉快的脾性,清晰、活跃、深刻以及能够准确无误地洞察和把握事物的能力,还有温和、有节制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的良心——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和地位不能替代的。而在性格方面,善良、温和、节制的人在困境中也会找到快乐;贪婪、妒忌、卑劣的人尽管拥有万贯家财也难以心满意足。

    尽管叔本华一直在强调“人的自身”的重要性,但是他并不是完全否定了物质财富,主张人们去追求清贫的生活。人当然可以去追求能够满足自己真正的、自然的需要的财富,他只是反对财富中过分盈余的那一部分。在叔本华看来,财富的盈余非但对人们的幸福感没有大的作用,反而会给人造成累赘,让人不得不为那部分盈余的财富操劳,而不能获得安适的生活。但是常人对于财富的兴趣总是要比对精神的兴趣大得多。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人,这种人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了狭窄的赚钱领域,每天像蚂蚁似的不眠不休,盘算着如何增加自己的财富。这使得他对挣钱这一领域之外的事物一无所知。精神的乐趣于他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就选择用时间少、耗钱多的方式获得短暂的感官快乐,用它们来代替精神上的享受。这样的人或许终其一生都摆着严肃、煞有介事的面孔,但是在叔本华的眼中,这些人是愚不可及的。

    基于上述原因,叔本华认为,人获得幸福的关键在于“人的自身”。由此,他也提出,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既定性格,遵循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如果一个人力大如牛、筋骨强壮,却终日做一些办公室里的精细活,他先天的能力得不到施展,却还要运用自己先天不足的能力,那么他必然是郁郁不得志的。与此同时,也不用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年少气盛的时候,可能总觉得nothing is impossible,什么事都要尝试,什么事都要争抢。有干劲是好事,年轻的时候试错的机会也多。但是认清自己的能力,知晓长短板,扬长避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青春有限,不宜浪费。总而言之,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位和生活方式。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5 获得愉悦

    人们常常对于“愉悦”心情的到来有所防备,因为我们总想弄明白“愉悦”的根据,另外我们也担心“愉悦”的心情是否会打扰到我们严肃的盘算和认真的操劳。但实际上,“愉悦”无论何时到来都是合适的,它能让我们直接受益。“愉悦”是一张幸福的现金,而其余的东西都只是兑换幸福的支票。

    在解除了对“愉悦”的防备以后,我们再来探讨如何获得“愉悦”的心情。“愉悦”的心情取决于身体的健康与否和个体的感受能力。

    增进愉快心情的关键是健康。身体健康的时候和身体不适的时候,外在境况和事件留给我们的感觉都是不同的。我们的快乐或忧伤,实际上不来自于客观、真实的事物,而来自于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和把握。身体健康的时候,即使面对困难也能踏歌前行;身体不适的时候,即使云朗风清也会垂头丧气。健康是快乐的源泉,缺少健康,一切外在的好处都失去了意义。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诸如金钱、升职、学问、声名,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刻的欢娱而献出自己的健康。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避免一切放纵欲望的行为和令人不快或剧烈的情绪动荡;避免长时间、紧张的精神劳累;饮食有节。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是运动,因为人体的内部机能每天都处于一刻不停的运转之中,这种内部运动是需要得到外在运动的配合和支持的,否则身体内外就容易产生不协调,即所谓生命在于运动。

    但是愉悦的心情并不仅仅依靠健康,人的感觉能力对“愉悦”的心情也有影响。一般说来,一个人接受愉快印象的能力越弱的话,他接受不愉快印象的能力就会越强,反之亦然。一个郁闷型的人,不但对坏的结果感到悲伤和烦躁,对好的结果也高兴不起来。即使十个目标实现了九个,他仍然会纠结于没实现的那一个。一个愉快型的人,对事物的好结果会深感高兴,即使在不幸的情况下,也会聚焦于实现了的目标,从中得到安慰和快乐。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6 精神丰富的人享受独处和闲暇;精神匮乏的人承受无聊和痛苦

    确保自己幸福的内在源泉畅通无阻的条件是闲暇和独处。

    对于精神丰富深邃的人而言,闲暇是人生的精华;但对于精神空虚匮乏的人而言,闲暇给他们带来的往往是声色犬马、无聊痛苦。因为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会考虑如何好好利用时间。

    精神禀赋卓越的人的生活是思想丰富、生气勃勃、富有意义的。他们的大脑、他们的目光被有价值的事物,诸如大自然的杰作、人类事物、不同时代和地方的天才人物创造的千姿百态的杰作所吸引。他们超乎常人的精神能力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完全地享受、理解和感受这些杰作。所以,闲暇于他们而言是宝贵的,他们在闲暇时光之中可做的有价值、有兴味的事情太多,他们可以不断去探索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多种现象,并把它们进行各种组合。这样之后,他们的大脑里也就没有空间留余给“无聊”了。

    精神匮乏空虚的人则不然。闲暇对于普通人而言是痛苦的,甚至会带来危险。他们为了应付无聊,只能不断地去寻找外在的刺激,尝试借助某些事物来刺激自己的精神和情绪。这种情况下的选择有时候就变得饥不择食,他们倾力去追求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五花八门,实则贫乏单调的社交、消遣和娱乐,久而久之,就走入了穷奢极欲的生活,最后以痛苦告终。游戏就是为了应付无聊而出现的。叔本华认为,游戏在反映一种社交聚会价值的同时,也宣告了思想的破产。因为游戏意味着彼此之间已没有可交换的思想了,所以他们就交换纸牌。在游戏之中,叔本华以纸牌为例,指出玩纸牌就像是应付以后世俗生活的演习,人们在纸牌游戏中学会保持沉着,也学会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一切手段去赢取他人财富。

    在叔本华的眼中,与其说闲暇是每一个生命开出的花朵,不如说是果实。闲暇让自身具备某些价值的人能够把握和支配自身;但是对于没有价值的人来说,闲暇只会让他们无所事事、感到烦闷,连他本身都成了他的包袱。所以说,人们消磨闲暇的方式显示出闲暇对于他们的价值,于精神匮乏的人而言,闲暇就是所谓的一无所知的无聊。

    《旅行者》言: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歌德也说过: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最终都必须返求于己。

    他人与外在的事物所带来的快乐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为时短暂,也受制于偶然。人到老年,几乎所有这些外在源泉都必然干枯,譬如谈情说爱、对旅行的兴趣、应付社交的精力、亲朋好友的离去。当然,无论在什么年龄阶段,一个人自身拥有的才是真正的、唯一的、持久的幸福源泉。人不应该对自身之外期待太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能做的也是极为有限的。归根到底,每个人都是孑然独立的。所以,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单独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首先会寻求一种没有烦恼和痛苦的状态,追求平静和闲暇;而在了解了所谓的人之后,会选择归隐的生活;如果他有深邃的思想,他甚至会选择独处。因为自己拥有的越丰富,对身外之物的追求就越少,他人对他来说也越不重要。所以,具有卓越精神思想的人常常不喜欢与他人交往——社交的数量并不能代替质量,让一百个傻瓜聚集在一起,也产生不了一个聪明的人。

    所以,一个人对同他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智力水平的平庸、思想的贫乏程度成正比。在这个世界上,人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再没有别的选择了。据于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常常不惜代价地寻找人群和消遣,轻易地将就所有麻烦。因为内在的空虚、精神的贫乏让他们在独处返求于己的时候,会面对无聊和痛苦。他们的自身在无聊消遣的兵荒马乱之后再次暴露出来,他必须背负着这样的自身,无法摆脱,只能呻吟和叹息。而消遣和人群可以帮助其逃避他自己。他们也极度渴求这样一种社交和娱乐的刺激,以稍微激活一下自己呆滞的、死气沉沉的生活。

    叔本华在书中提到了一个“重心”的问题。思想平庸甚至贫乏的人,他们只是大自然、艺术和思想的美的看客,他们至多只能看到其中的东鳞西爪,而不能领略全部。因而,常人把希望寄托于身外之物,诸如家人、财富、地位等,一旦失去了那些东西,或对那些东西的幻想破灭,那么他的幸福也就消散了。所以,常人的愿望和想法总是在不停地转换。他们只能从外在去寻找满足,就像重病之人,寄希望于汤药。这样的情况可以称为,此人的重心在他的自身之外。但是内在充足、丰富的人,不需要从自身之外寻求娱乐,他们的精神思想帮助他们发掘内在的快乐源泉,这种源泉是不会枯竭的。所以这样的人的重心就是在自身之内的。精神丰富的人,他们需要不受外界打扰,以便忙于自己的思想和作品,所以独处和闲暇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7 头脑聪明or 头脑简单 哪个更快乐?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觉得头脑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似乎显得更加快乐,没有烦恼。在这本书中,叔本华也提到了这样的问题。

    超于常人的精神禀赋带来的似乎并不仅仅是上述的正面影响。因为超于常人的精神禀赋也就意味着超常的神经活动,他们对形形色色的痛苦的感受也会增强。从这个角度看来,头脑狭窄、局促的人反而显得幸福。索福克勒斯也表示了这种矛盾的看法:头脑聪明对于一个人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但要过最轻松的生活莫过于头脑简单。

    就这一问题,叔本华认为,所谓头脑简单的人,其实是具备了常规的和有限的智力配给,所以他们缺乏精神和思想上的要求,既然没有精神上的要求,也就缺少真正的快乐。因为他们不存在任何强烈驱动,去对知识和真理进行探求,所以他们的快乐仅仅只是感官上的快乐。因而,所谓头脑简单的人更觉得快乐,是因为他们始终在为获得感官上的快乐而忙忙碌碌,这些感官上的快乐是一点一点地给予他们的,就是说要他们费尽功夫去追求,才能得到,等他们得到了,他们暂时不会陷入无聊,也就显得快乐了。

    但是,这样的人因为本身不具有深邃的思想,他们也就最不需要别人深邃的思想。他们有的只是身体上的需要,所以当他们看到他人具有卓越的精神思想时,不会对之产生恰如其分的尊敬,反而会产生反感甚至憎恶。他们只会把自己的尊敬留给拥有地位、财富、权力和影响力的人。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8 今日总结

    叔本华认为决定人的命运具有根本差别的因素是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今天的阅读主要是围绕着“人的自身”展开的,叔本华高度评价了“人的自身”对人的幸福的关键性、根本性的作用,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关键词:

    人的本身,健康,闲暇,独处

    要点:

    决定人的命运具有根本差别的因素是: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

    人的自身是人获得幸福的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

    保持身体健康对获得愉悦的心情至关重要。

    确保自己幸福的内在源泉畅通无阻的条件是独立和闲暇。

    头脑简单的人只能获得感官上的快乐,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思考与讨论:

    叔本华认为,人的精神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并且他否定了教育对人的精神能力的作用。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

    “人的本身”主要包括什么?它们分别给人带来了哪些正面的影响?

    关于快乐和头脑简单与否的关系,你怎么看?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9 思考与讨论

    有人仇富,也有人嫌贫爱富,你是如何看待“穷人”和“富人”的?财富的多少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呢?我们生活在客观的物质世界里,我们或许也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你是否常常在意他人的眼光?你觉得他人的眼光对你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带着你的问题来看今天的内容,叔本华或许能告诉你答案。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10 人与财富

    一个人能否对自己拥有的财富产生满足,取决于相对数量,即人所期待得到的财产和自己实际所拥有的财产的关系。当对某样东西的要求还没有进入一个人的视野和意识的时候,这个人完全不会感到对它的欠缺。财富也是如此。每个人对于他可能得到的财富都有自己的想象和视线范围,他的要求不会超出这个视线范围,视线范围以外的东西不会对他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确信自己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财富,他就会感到幸福;相反,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得到某种程度的财富的路上困难重重、毫无希望,那他就会感到痛苦。所以,乞丐不会因为得不到巴菲特那么多的财富而焦虑不安,而富人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财产时,不会用已有的丰厚财产安慰自己,他会觉得很痛苦。财产就像海水一样,一个人海水喝得越多,越觉得口渴。

    人们对财富的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当富有的人失去了财富或安逸的处境时,适应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正所谓“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但是一旦完成了这段适应的过程,他的痛苦就会减少。这是因为在财富减少了之后,人也就降低了相应的要求。反之,如果一个人交到好运,财富得到了增长,他会感到快乐,但是久而久之,他也就会习以为常,不会因此而快乐了。这是因为他的期望已经又膨胀了。

    人对财富的尊重、崇拜程度超过了对其他任何东西的尊崇程度。人们热爱金钱,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的愿望和需求总是飘忽不定、变化多端的,只有金钱能够满足多种需求。而其他任何东西只能满足一个需要,诸如食物之于饥饿的人、醇酒之于健康者、药物之于病人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正确处理好利息与本金的关系。对于能够凭借自己的某种天赋赚到可观的金钱的人,比如艺术家,往往会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天赋才能是恒久不变的本金,自己凭此赚取的金钱只是这些本金的利息。因此,他们不会把挣来的部分金钱累积成自己的本金,而是随便花掉。但是,如果他们的才能枯竭耗尽,就会陷入贫困。那些依赖于某种环境和某种风气赚钱的也是如此,因为风气容易变幻。

    手工制作者与前两者不同,他们不会轻易失去自己的才能,并且他们的产品是大众需要的、不会轻易被淘汰的。这一类人获得的报酬很优厚,这个报酬本应作为他们的本金,却被他们当作了利息,所以他们也走向了贫穷。还有一类人,是继承了财产的人。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本金和利息的重要性,所以能够尽可能稳妥地维护自己的本金,并至少存八分之一的利息,以便应付未来的需要。因此,他们大多数人都过着富裕的生活。当然,关于本金和利息的理论并不适用于商人。尽管金钱是商人用汗水换来的,但他们会试图用最好的方式运用这些金钱,保存并增加他们的资本。他们比其他任何阶层都更懂得巧妙、适宜地运用金钱。

    出身贫穷的人和出身优越的人,两者在处理金钱和谋求高位方面的表现是不同的。先谈对金钱的处理。出身贫穷的人因为经历过贫穷,反而更不害怕贫穷,也因此更倾向于奢侈。他们把贫穷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财产对他们来说是多余的,所以他们会享受和挥霍财产。钱财耗尽以后,他们仍然像以前没钱的时候一样生活,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乞丐一旦跨上了坐骑,就非得把马跑死为止。而出身优越的人,因为着眼于未来,他们把财富视为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他们警觉地保护自己的财产,犹如保护自己的生命,过着谨慎和节俭的生活。出身贫困的人对自己的运气和能力都抱有坚定、过分的信心,但是,这种信心更多在他们的心里,而不是头脑里。贫困在穷人的眼里并不是无底深渊,在他们看来,只要脚踏实地用力蹬上几脚,就可以重新浮出水面。

    再看谋求公职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出身贫困但是具备一定才能的人反而更有优势。因为只有穷鬼才会深信自己有诸多绝对的、彻底的、全方位的劣势;只有穷鬼才会深刻认识到自己无足轻重、毫无价值。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才可以不断地对人点头哈腰,忍受一切并报以微笑。正如歌德所言: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无比的。在这里笔者想说一下,不可否认的是,叔本华有其视角的局限性,这很好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正所谓兼听则明,读者朋友们可以独立思考,自行甄别。

    面对财富,人们应该把其视作能够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不是一纸任自己寻欢作乐的许可证。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财产供他生活,并且拥有很高的精神禀赋,那么这笔财产就可以发挥出它最高程度的价值。这样的人是受到命运眷顾的,因为他摆脱了人生的操劳和苦役,他成了自己、时间和力量的主人,他可以从事别人无法从事的事情,创造出既有益于大众,又能荣耀自身的东西。事实上,叔本华本人就出身于世代经商、异常显赫的富贵之家,彼得大帝和皇后曾在叔本华曾祖父的家里过夜,所以叔本华一生的生活都很优越,这也使得他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哲学研究。

    叔本华还认为,出身于同样优越生活条件的人,如果没有高级的天赋,但是能够通过从事慈善活动为人类做出贡献,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一个人继承了财产,却不尝试做出上述任何事情,那么他就是可耻的无所事事的人。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11 如何看待他人对我们的评价

    人性的一个特殊弱点就是过分看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样子。如果一个人收到了赞扬,他就会非常高兴,即使这种赞扬是虚假的。还有的人认为名誉是高于生命的,他们把名誉看作人世间安身立命的必须。这些例子都向我们展现了人们是多么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会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可是,我们在这人世间奋斗不息、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难道就是为了让别人对我们刮目相看吗?

    实际上,我们在别人心中的样子对我们的幸福而言并不是至关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一个人首先并且实际是寄居在自身的皮囊里的,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见解里的。我们个人的现实状况——受到个人的健康、性情、能力、收入、爱人、孩子、朋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比起那些别人的随心所欲的看法要重要百倍。打个比方,一个穷人,即使别人夸赞他千百遍,也不会改变他贫穷的状况,但他的自身努力却可以改变这样的状况。

    第二,别人的看法与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财富不同,后两者是在我们本身的头脑里发挥作用的,而前者只在别人的头脑里产生效果。比如极尽奢华的上流阶层的人尽可以说:“我们的幸福存在于自身之外,其栖身之处就是别人的脑袋。”其实他人的看法于我们而言并不是直接存在的,而是间接存在的,只要这些看法并没有影响和支配到他人对我们的行为。那我们什么时候才需要考虑别人的看法呢?只有当他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受到了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人的看法才值得我们去考虑。

    第三,别人的看法就其本身而言有时候也是站不住脚的。大多数人的头脑里往往是一些肤浅的思想和渺小的念头。这些人目光狭窄、品德低下,所以他们的见解也往往错误百出,颠倒是非。这样的看法是不值得在意、不值得重视的。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和认识到上述的三点,那么我们也就能够杜绝“过分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一愚蠢的做法。摒弃这种愚蠢的做法,会让我们的举止和态度变得更加自信、踏实、真实、自然。因为我们不需要时刻担心别人会对我们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看法,我们也就可以因此躲过许许多多真正的不幸。我们会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我们所拥有的那些东西的身上,并且享受它们。隐居生活的好处也就是在于不用活在别人的视线里,梭罗隐居生活后写下来了散文集《瓦尔登湖》,其中所呈现出来的平和、宁静、自得的心绪与状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还有一点是需要讨论的,那就是,虽然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只要不对我们产生影响,于我们而言就是间接存在的,但是只要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里,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就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在一个文明的国度里,我们财产和安全都要依赖于社会,我们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他人的帮助。而别人只有对我们产生了信任,才会和我们打交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是有很高的价值的。

    然而,正如爱尔维修在《论精神》中所说的:我们喜爱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只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来的好处。也就是说,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于我们安身立命而言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那么既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又怎么把手段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呢?

    我们存在的基础,即我们幸福的基础,是我们的动物本性。因此,健康对于我们的舒适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物质。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是不能和这两者相提并论的。一个人应该从自我中寻找快乐,如果他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别人的头脑里,那将是相当不幸的。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12 虚荣与骄傲

    荣誉感是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有关的。有时候,荣誉感可以被看作道德的替代品,它可以督促人们产生良好的行为,但是更多的时候,荣誉感还会引发扰乱和不良行为。因为它会让一些人为此不惜牺牲个人的财富、安宁、健康甚至生命。

    什么是虚荣?即把别人的看法看得比自己意识中的活动更为重要,把别人的看法当成了现实,把这种派生的、次要的东西看成了首要的事情。这种把非直接为我们所存在的东西加以看重的愚蠢做法,称之为虚荣。

    虚荣的基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疯狂——对别人的看法的重视超过了合理的程度,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别人的看法。虚荣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出现了,一直到老年也是存在的,并且在老年会显得尤为强烈。因为人老了以后,享受感官乐趣的能力会大大减弱,所以就需要虚荣来弥补。

    关于虚荣的例子非常多。譬如《泰晤士报》就曾登过一则新闻:一个人因为谋杀了自己的师傅而被判处死刑,临死之前,他并不在乎牧师对他的劝告,而是关心着那些目睹自己结束生命的人对自己临死前的印象,他在走向绞刑架的时候,高声说道:“啊哈,正如多德博士所说的,我很快就要知道那一个伟大的秘密了。”并向左右两边聚集的人群鞠躬,观望者也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也许有点像古装剧里行刑前的壮士对人群喊的:“脑袋掉了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再比如,一个伯爵,因为试图谋杀国王被判处了死刑,但在审判过程中,他关心的是自己能否穿戴得体地出现在元老院,到了执行死刑的时候,他关心的则是自己能否获准刮胡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极端的例子都说明了人的虚荣。

    人类本性的愚蠢,包括好胜、虚荣和骄傲。虚荣和骄傲是不同的。骄傲是自己拥有某方面突出的价值,因此骄傲是来自内在的,是一种直接的自我敬重。但虚荣则是努力让别人相信自己有某方面的突出价值,它是来自外在的,是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去获得这一种自我敬重,虚荣的人希望通过唤起别人的确信来让自己真的去拥有这份确信。

    骄傲的人拥有着一种发自内在的对自己“突出长处”和“非凡价值”的不可动摇的确信,即使这种确信是错误的,这些“突出长处”和“非凡价值”只是一些外在的、泛泛的优点,但是这也并不会影响到这个人的骄傲。虚荣的人对自己的价值并没有一种发自内在的确信,他只是想要获得别人的高度评价,所以他只能装扮成一副骄傲的样子,但很快就会露馅。

    总有人喜欢抨击骄傲的人,但是细细考察就会发现,骄傲的人或许还是拥有真正的令其骄傲的资本的,而那些抨击者却往往毫无骄傲的资本可言。由此,叔本华告诫读者们,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优点。我们善意地去忽略自己的优点,只是给了一些人“抬高自己、降低我们”的资本——他们就会把他们看作和我们是一样的。于是就出现了愚人对智者进行“谆谆教诲”的情况。这在各国的文化里都有体现,譬如阿拉伯的一句谚语:你和奴隶开玩笑,奴隶就会对你不屑。贺拉斯也曾说过:你必须强迫自己接受应有的骄傲。谦虚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蠢人利用谦虚去绑架智慧的人,让智慧的人把自己说成像一个傻瓜似的,这样就可以巧妙地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水准上了。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13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叔本华对“人和财富”的关系的看法,同时也了解到,在叔本华看来,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对于我们自身的幸福而言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人性的弱点却是过分看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这就产生了骄傲和虚荣的问题。

    关键词:

    财富,他人评价,虚荣,骄傲

    要点:

    一个人能否对自己拥有的财富产生满足,取决于相对数量,即人所期待得到的财产和自己实际所拥有的财产的关系。

    出身优越的人和出身贫穷的人对财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对于我们自身的幸福并不是至关重要的。

    骄傲和虚荣都属于人的本性的愚蠢。

    思考与讨论:

    你是否赞同叔本华关于出身贫穷的人和出身富裕的人在处理金钱和追求公职方面的表现的说法?为什么?

    叔本华认为人们应该怎么对待财富?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却对谦虚提出了批判。你是怎么看待“谦虚”的呢?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14 思考与讨论

    名誉是大多数人非常重视的事物,我们对人、事、物的判断常常会受到名誉的影响。你是否思考过,人们所拥有的名誉具体可以分为哪几种,这些名誉对人有怎样的要求,这些要求又是因何形成的呢?今天的阅读将带你了解叔本华的“名誉”观。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15 名誉

    名誉和良心互为表里,即良心是名誉的内在呈现,而名誉则是良心的外在表达。名誉包含客观性和主观性两个方面:从客观上来说,名誉是别人对我们的价值的看法;从主观上来说,名誉是我们对别人的看法的顾忌。因为名誉的主观性特质,即我们会对别人的看法有所顾忌,所以名誉会给注重名誉的人带来一些有益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也并不是纯粹的道德方面。

    只要不是彻底堕落的人,他就会有名誉感或羞耻感。这种感觉产生的根源在于:首先,这个人希望人们把他看作是一个有用的成员,并且让他能够借此拥有分享社会所带来的好处的资格。因而,他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获得其他人对自己良好的看法。

    这种名誉感或羞耻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将要失去别人对自己的好评的时候,就算这个人是无辜的,或者他所犯的错误是不足挂齿的,他也会脸红。另一方面,人们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而增强对生活的勇气。因为这像是一个承诺,即众人会联合力量提供给我们保护,让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生活中的灾祸和苦难。

    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不同的关系对应着不同的名誉。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你我之间、履行承诺和男女两性之间,那么这几种关系则分别对应着公民名誉、公职名誉、男性名誉和女性名誉。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16 公民名誉和公职名誉

    公民名誉的覆盖范围最广,其前提在于我们必须无条件尊重每个人的权利。也就是说,我们不可以用不公正和违法的手段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是人与人间和睦相处的条件。公民名誉适用于所有的社会阶层。无论什么职业,所有人都不该破坏自己的诚信。

    一个人的名誉一旦失去是难以恢复的,因为名誉的根据在于人们对以下观点的确信无疑,即一个人的道德性格是不会改变的,只需要一次恶行就可以定性。当然,如果一个人失去名誉是因为他遭到了误会,譬如诽谤、侮辱等,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对策就是把这种诋毁公开,把诋毁者公之于众。这样做是因为名誉具有一种完全主动性的特征,它是从人自己出发的,也就是说它的基础是主动的行为,而不是别人的所谓评价和外在遭遇。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老人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尊重。这是因为,年轻人的名誉是没有经过实践考验的,属于一种信用贷款。但是老人已经用自己的一生来证明了自己仍然保有名誉。人们这种普遍的认知促使人们对老人表示尊重。但实际上,年龄和经验不足以成为尊敬老人的充足理由,一是因为动物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岁数,甚至比人类的寿命要长得多;二是因为经验仅仅意味着一个人对世事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此,人们应该给予老人更多的照顾和体贴,但敬意则是另一码事。

    公职名誉的一般含义是指人们对公职所具有的敬意。拥有公职名誉的人包括为国家效力的人、真正的军人、医生、公校老师、公校学生等,即为公众服务的人都享有公务官员的荣誉。

    人们为什么会对公职产生敬意呢?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担任公职的人真正具备“公职”这一身份所要求的素质,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一丝不苟地履行他的公务员职责。一个人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大越重要、职位越高、产生的影响越大,大众对他的智力和品德的要求就会越高。因而,公职人员就拥有了相应更高一级的荣誉,也就获得了大家的尊敬。

    公职名誉要求担任公职的人也对其职位保持尊敬。这种尊敬是指公职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有人攻击他没有严格执行自己的官员职责,或者他的职位对公民福祉没有建树等,他不能视而不见,或无动于衷,而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来证明这些攻击是不公正的。

    现在的大众可能更倾向于把公职(像公务员)看作有保障的、比较稳定的职业,而缺乏一种服务意识,一种对公职岗位的敬意。同时,随着时代进步,很多人即便不是在公立机构里工作,其实也是在为国家效力、为大众服务,同样敬业,同样值得人们尊敬。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17 女性名誉和男性名誉

    在阅读这张卡片之前,读者朋友们必须意识到,叔本华,作为男性,作为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对于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观察和认识是比较片面和主观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不尊重女性的。所以,对于他的一些观点,保持清醒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就好。即便叔本华是闻名于世的哲学家,但他也不是完人,对于他的思想,要辩证地看。

    性别名誉可以分为女性名誉和男性名誉,这两种名誉都具有一种团队性,即这两种名誉都需要女性团队和男性团队保持各自内部的团结,才能够保持其名誉的有效性。

    女性的名誉是指,未出嫁的女孩子要保持童贞,出嫁的女人要保持对丈夫的忠贞。对女性名誉的内容做如上的规定,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出于男性的要求。为什么说是出于男性的要求呢?因为男性凭借在身体和思想力量上的优势,占据了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女性也想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既然女性在身体和思想力量的角逐上处于弱势,那么女性就选择去征服、俘虏男性,通过这个方式去占有社会资源。但是,要征服和俘虏男性,必定要有所交换,这种交换就是:一方面,男性从女性那里得到他要的一样东西;另一方面,女性从男性那里得到的是,男方承担照顾女方一切,以及照顾双方结合所生下的子女的任务。当然,现在时代在变迁,女性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在社会上获得自立和独立的地位,不需要依附于任何人了。至于是否保持童贞,更完全是女性个人的自由和选择,因为这身体是属于女性本人的。而且,叔本华认为婚姻是一种交易这一观点,相信大家也不一定赞同,会有自己的看法。

    叔本华继续解释,全体女性的福祉都依赖于这样的协定。为了防止上述的后果,全体女性会对背叛女性团体的成员进行排斥和驱逐,为其打上屈辱的烙印,这名女性也就失去了名誉。另外,因为在婚内与非丈夫的男性发生通奸的女性也破坏了其忠贞的承诺,所以她在失去女性名誉的同时也失去了公民名誉。同样,婚姻内的出轨行为在法律上来说是不被允许的,不过在情理和人性上来说,文艺作品也有很多方面的讨论,包括日剧《昼颜》、电影《完美陌生人》等。

    叔本华对女性的看法容易让人联想起他和他母亲的关系。因为他生命中接触的第一个女人是她母亲,而他们的母子关系非常淡漠和恶劣,从小他就没感觉到什么母爱,这也许是因为他母亲和父亲的婚姻并不幸福的缘故(他父亲比他母亲年长得多)。

    另外,叔本华认为,男性名誉是由女性名誉引出的。男性名誉要求,如果妻子具有破坏婚姻的行为,丈夫必须对此感到愤慨,并且对其进行惩罚,惩罚的方式至少是和她分离。对男性名誉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男性与女性签订了合约,男性为了这桩交易付出了一切,所以人们也要确保男性达到他的交易目的,即独占这个女人。为了这个目的,就需要确保这一合约得到严格的执行,绝不能马虎松懈,否则就会失去其坚固性。同样的,这也需要全体男性作为一个团体进行合作,即男性团体必须对能够容忍妻子背叛的男性打上耻辱的印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耻辱要远远小于女性名誉中所提及的耻辱。因为对于男性而言,他们有众多的主要的社会关系,与女性的关系则是次一级的。并且,因为男性名誉是源自男性的团队精神的,所以男性名誉只要求惩罚女人,而惩罚奸夫则超出了需要。对此观点,读者朋友们同样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但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今天的女性权利和地位的获得是不容易的。在两百多年前,女性境况大不一样。在对女性的思考上,叔本华这一卓越的思想家也没能超出时代的局限。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18 今日总结

    今天的阅读以“名誉”为核心进行展开。我们从阅读中了解到了叔本华对“名誉”的宏观解读,从微观上则包括了:公民名誉、公职名誉、男性名誉和女性名誉,这四种名誉都是社会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期待,这些期待的产生都有不同的根源,这些名誉所带来的影响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

    名誉,公民名誉,公职名誉,男性名誉,女性名誉

    要点:

    名誉可以分为公民名誉、公职名誉、女性名誉和男性名誉。

    名誉包含客观性和主观性两个方面:从客观上来说,名誉是别人对我们的价值的看法;从主观上来说,名誉是我们对别人的看法的顾忌。

    公民名誉的覆盖范围最广,其前提在于我们必须无条件尊重每个人的权利。也就是说,我们不可以用不公正和违法的手段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条件。

    思考与讨论:

    关于叔本华对老人的说法,你怎么看?

    叔本华关于男性名誉和女性名誉的理论是否存在问题?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19 思考与讨论

    你听说过堂吉诃德吗?堂吉诃德以骑士的身份自居,四处捍卫“正义”,闹出了许多笑话。你在哈哈一笑的同时,是否了解到这本书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欧洲文化?我们对“骑士”一词并不陌生,但是对骑士荣誉却知之甚少。骑士荣誉,这一孕育于中世纪欧洲的产物,究竟是什么,它是捍卫正义,还是维护强权?读罢今天的内容,你或许能够对骑士荣誉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同时,读者朋友们也可以试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些行为,也和为了守护骑士荣誉的人一样荒谬呢?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0 骑士荣誉的原则

    骑士荣誉是产生于中世纪,只在基督教的欧洲扎根落户的一种荣誉。现在(这里指的是叔本华所处的时代),这种骑士荣誉只在一小部分人——上流社会的人和攀附他们的人当中发挥着作用。骑士荣誉的原则和之前讨论过的荣誉的原则截然相反,前者要求人们守住虚名,而后者则是培养人们的荣誉感。

    骑士荣誉有以下六项原则:

    第一,骑士荣誉取决于人们是否表现出自己的看法。表现出的看法无论真心与否都没有关系,看法的根据性也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表现出”。如果有的人,即使是很愚蠢、很卑劣的人,把内心的蔑视表现出来,那么这个人的骑士荣誉就受到了破坏,如果不对此做出补救,他就会永远失去骑士荣誉。补救的做法就是,表现出蔑视的人收回自己说出的话,在必要的情况下,对自己曾说过的话做出道歉。这样之后,在骑士们的意识里,时间轴就可以倒退到事情的原点。这就好像是电脑里的文件删除一样,只要把这个文件删除了,就可以权当作这个文件从来没有生成过。从上述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骑士荣誉是通过威吓的手段强求得到的,而不是要求别人心悦诚服。

    第二,骑士荣誉并不取决于一个人自身的行为,而是取决于别人对他的行为——别人什么样的言论和行为都可以。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非常公正、无私和高贵的,他在道德和智慧上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但只要随便任何一个人愿意去侮辱他,他就随时可能失去他的荣誉。或许这个中伤者是完全不值得去理会和计较的人,但这也破坏了骑士荣誉。如果一个荣誉骑士容忍了这样的侮辱,那就等于他真的成了诋毁者所说的样子,人们会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这个荣誉骑士,比如公开拒绝参加他到场的一切社交场合,等等。如果一个人在遭到诋毁之后要维护自己的骑士荣誉,唯一的方式就是进行决斗,用鲜血和生命的方式来挽回自己的这一荣誉,也就是必须用置对方于死地的方式才能达到荣誉的彻底恢复。

    第三,骑士荣誉跟一个人的自身到底是什么,或者跟他的道德本性会否改变等学究气的问题都无关。一个人的骑士荣誉如果受到损害,他就会迅速用决斗的方式来恢复自己的荣誉。如果骑士们并不确定冒犯者是否受到骑士荣誉法则的约束,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如果冒犯者表现得很粗鲁,那么就要用更粗鲁的方式对其进行回击;如果口头反击已经没有效果,就要拳脚相向。也就是说,如果挨了对方一耳光,就要用棍子回击对方;如果遭到棍子的攻击,就要用打狗的鞭子去反击……如果以上都无济于事,那么就要采取决斗的方式了。

    第四,蒙受别人的侮辱是一种耻辱,但是发出侮辱则是一种荣誉。假如真理、公正和理性都站在了对手的那一边,那么自己这一方采用出言侮辱的方式,就可以让真理、公正和理性都滚蛋,从而使得道理和荣誉到站到自己这一方来。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对方必须以真刀真枪的决斗来回应,公正和理性是不能挽回这个荣誉的。因此,对于骑士荣誉而言,粗野无能可以取代,并且优于一切个性品质。

    第五,在信奉骑士荣誉的人看来,判断人们之间的争议何者为公理的最高标准是人的身体力量,即人的动物性。精神力量和道德正义在遵奉骑士荣誉的人看来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人的身体力量的搏斗可以解决问题。所以,骑士荣誉应该被称为“拳头的荣誉”。

    第六,骑士荣誉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宽松,只有“以荣誉为担保”做出的承诺是不可以打破的,其他的承诺都可以不必履行。但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以荣誉为名义许下的承诺也是可以打破的,因为决斗是万应的灵药,荣誉在丧失之后还可以用决斗挽回。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1 骑士荣誉的荒谬性

    从以上的原则来看,相信读者朋友们已经感受到骑士荣誉的荒谬性。

    骑士荣誉是人为的产物,它诞生于一个特定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人们更多运用的是拳头,而不是大脑,人们的理性被教士们用铁链禁锢了。在那个时候,人们不仅需要上帝的关怀,还需要上帝为他们评判事物。所以,困难的法律案件可能采用的是上帝判决的方式,这种判决方式通常会演变为双方的决斗。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里就曾提到,在获得法律判决以后还可以上诉,即求助于决斗——这是更高一级的法庭,是由上帝做出的判决。这就使得人的动物性取代人的理性,坐上了法官的位置,判决的结果不是依靠一个人所做的事情,而取决于他的运气。

    从骑士荣誉的原则来看,骑士荣誉倾向于通过身体力量的威胁,强行得到他人表面的尊重。骑士荣誉是立足于别人对自己这样的看法:我们是令人畏惧的,因为我们会绝对地、无条件地保护我们的权利。本来,这个观点并没有什么大错,因为如果我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必须保护自身安全、直接捍卫自己的权利,这种情况下人类的正义未必值得信赖。但在文明时期,国家承担了保卫我们人身和财产的责任,那么,上述的原则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骑士荣誉的原则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因为人性虽然不会让人们对待他人的侮辱和拳头的时候也安之若素,但也只是要求自己对所受到的冒犯予以相对应的报复,而不要求更深程度的反击;更不会因为别人指责我们说谎、愚蠢和怯懦就要置人于死地。

    第二,只有有根据的指责才是具有大的伤害性的,如果指责是无凭无据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此予以理会。但是骑士荣誉却要求人们承受有所有类型的指责。

    第三,如果一个人总是急急忙忙地去反击别人的指责,那么说明这个人的自我评价也不会高。一个真正有自尊的人面对侮辱、诋毁会淡然处之;如果做不到漠然对待侮辱和诋毁,那么机智和修养将会帮助他顾全面子、隐藏怒气。

    第四,侮辱他人并不能够夺取荣誉,占上风。

    第五,随时采用拳脚来对付遭受到的不公正的、野蛮粗野的行为也是不正确的。

    第六,骑士荣誉苛求人们不能犯错,也绝对不接受任何伤害。

    第七,上流社会钟情于个人勇气,而不是其他品质。但是个人勇气从根本上看是次一级的,只是行伍军人的优点。在个人勇气这方面,动物甚至是超过我们的。

    第八,如果被侮辱的人在道义上是占上风的,搏斗却让他以自己的性命为赌注去恢复自己的名誉,这是不合理的。

    第九,骑士荣誉实在是过分夸大了别人言行对自己的伤害性。一巴掌只是一巴掌而已,它只能说明当时的实施者更为敏捷,而承受者当时没有及时做出反应,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意味。

    骑士荣誉的原则不过就是一个古老的、根深蒂固的谬见。它的存在证明了人类轻信的特性。实际上,骑士荣誉的原则只是在庇护那些在大事上的不诚实、卑鄙的行为,以及在小事上的野蛮、轻率和不礼貌的做法。因为人们都不愿意去冒着生命危险批评他人,所以就会选择默默忍受许多粗野的行为。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2 为什么要强烈批判骑士荣誉以及现存的矛盾情况

    性病和骑士荣誉把新时代的社会和古老社会区别开来。这两样东西让新时代社会(这里仍然指的是叔本华所处的时代)的人带上了某种不祥的、阴沉严肃的神气,它们携手毒害了生活中的“爱情和辩论”。性病发挥的影响不仅在生理上,也在道德上。丘比特的箭袋里也有毒箭,毒箭让两性关系掺杂了某种陌生的、敌视的,甚至魔鬼般的成分。这就导致了两性之间的不信任,这也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

    而骑士荣誉让社会变得紧张、僵硬和严肃。因为每个人说话的时候都必须反复思量。更严重的是,骑士荣誉原则是公众供奉的牛首人身的弥诺佗(希腊神话中食人肉的怪物),每年都要供奉许多出自名门的高贵男子作为祭品,这种情形已经从欧洲的某个国家蔓延到整个欧洲。所以叔本华在当时高呼:现在就是到了勇敢剿灭这只妖魔的时候了,让这两只怪物在十九世纪的新时代寿终正寝吧!关于性病,可以交给医生解决;而关于骑士荣誉,则是哲学家的任务——哲学家负有纠正人们观念的责任。

    叔本华认为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杜绝决斗——即如果有人向他人发起决斗的挑战,或者接受他人的挑战,那就让他在光天化日之下接受执罚者12杖的体罚。为决斗者传递挑战书的人和公证人则每人杖责6下。决斗的后果则依循刑事诉讼追究责任。这样,对于一个满脑子骑士思想的人来说,体罚就会让他们选择自我了断——这样的一个傻瓜杀死自己总比让他去杀死别人要好。

    但是,政府对于“骑士荣誉”的看法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政府试图杜绝骑士荣誉所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政府的一般官员却利用这种骑士荣誉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具体来说,政府的官员,尤其是一般的官员(最高职位的官员除外)的收入都低于他们的服务所应获得的数额,所以他们没有拿到的相应部分就用荣誉来支付了。这种荣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头衔和勋章来表示,另一方面是以社会阶层的荣誉为代表——决斗可以被称为社会阶层所代表的荣誉的一驾得力马车,人们在大学里就已经接受了关于荣誉的初步训练。所以,决斗的受害者其实是用自己的鲜血来弥补薪水的不足。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3 今日总结

    今天的阅读是以“骑士荣誉”为话题而展开的。叔本华梳理和总结了“骑士荣誉”的六项原则,并且毫不留情地抨击了这六项原则的荒谬性。叔本华指出,“骑士荣誉”产生于某种特定的时代,它并不适合后来的时代,却依然作为“遗毒”影响着后来的欧洲。于是,叔本华出于一种哲学家的责任感告诫世人一定要摒弃这种荒谬的“骑士荣誉”。

    关键词:

    骑士荣誉,拳头即公理

    要点:

    骑士荣誉有六项原则,但这些原则是站不住脚的。

    骑士荣誉是人为的产物,它诞生于一个特定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人们更多运用的是拳头,而不是大脑,人们的理性被教士们用铁链禁锢了。

    骑士荣誉应该被摒弃。

    思考与讨论:

    你是如何看待骑士荣誉的?我们身上是否有一些行为和骑士荣誉有点像?比如可能太在意和看重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对我们的攻讦和批评,这是否可以启发我们避免一些生活中类似的行为?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4 思考与讨论

    你认识拥有极高声望的人吗?你觉得具有极高声望的人有怎样的共同特征?如何才能获得声望呢?声望和名誉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有困惑,今天的阅读或许能让你豁然开朗。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5 名誉与声望

    名誉和声望是一对孪生兄弟。名誉会死亡,而名声会不朽,这里的声望指的是级别最高、货真价实的那一种(在全书中,名声等同于声望)。

    ——因为声望的获得只能通过做出行动业绩,或者创作出有思想性的作品。也正因此,名誉需要保有,而声望需要争取。

    同时,因为名誉是预先给予每个人的,所以名誉会得到人们公正的评判,它不会受到嫉妒的攻击;而获得声望只能经过与嫉妒的一番恶斗。人们能够而且愿意和别人一起享有名誉,但获取了声望的人却会阻挠别人得到它。

    如上所说,名誉是预先支付给每个人的,也就是说获得名誉是容易的,然而保存名誉却是困难的——一个人只要做了不端的行为,名誉就会弃他而去。比如一个人犯罪进了监狱,那么他这一生都很难挽回自己的名誉。与此相反,获取声望是困难的,但是保存声望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他们创作的具有名声的作品总是摆在那里,不会消失。比如莎士比亚、达·芬奇,他们的作品享受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赞誉,而他们也因此流芳百世。名誉是可朽的,声望是不朽的。没有名誉就意味着耻辱,没有声望则只是默默无闻而已。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6 获得声望的两种途径——建立功业和创作巨著

    建立功业需要一颗伟大的心;创作巨著需要一个超凡的头脑。两者的差别在于建立的功业会消逝,但作品可以永存。最高贵的功业也只有暂时性的影响,但作品可以永远流传,给人教益和愉悦。功业只能是一种记忆,除非把这些都记录为历史,世代相传,否则记忆就会不断减弱、变形、模糊直至湮没。譬如关于汉武帝,现存的是他的名字和对他事功的记忆,自然没有人会否认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皇帝,但是孔子、孟子却“活生生”地存在着,他们的思想对今天的亚洲社会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当然,读者朋友们也尽可以持有和叔本华不一样的看法。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缺点以外,功业还有两个缺点:一个是功业对机会的依赖性强。打个比方,我们常常听到时势造英雄的说法,功业要依赖于当时所处的环境,同样的功业在不同的环境之下所得到的评价是不同的。另一个是如果功业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例如在战争中,它全凭为数不多的目击证人的描述,这些目击证人不一定存在,即使存在也不一定是公正无私、不带偏见的。

    当然,功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实际事务,它们在普通人的评判能力的范围之内。因此,只要人们掌握了有关这一功业的详细准确的资料,人们就会公正地去承认这些功业。

    创作作品与功业不同,创作作品不依赖机会,只依赖于创作者本人。只要作品还在,它们就以自身本来的样子而存在。但是对作品的评判是超过常人的评判能力范围的,而且作品的级别越高,评判这些作品的难度就越大。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具有才气、不带偏见、诚实正直的评判员来评判这些作品。但是正如俗话所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同时,作品的声望不会因为一桩事件或者一个评判而盖棺定论,作品的评判是一个上诉的过程——作品的评判本身具有难度,尤其是那些水平极高的作品,需要等待一个成熟的环境或具有成熟思想力的人来评判;作品在问世时,可能因为过于优秀而被同一时代的人打压。塞尼加认为:声望是成就的影子,这个影子忽而在前,忽而在后。也许嫉妒会让你同时代的人沉默,但以后总会有人不带恶意,也不带恭维地做出判断。

    我们常常发现一种现象:一般来说,声望来得越晚,持续的时间就越久,因为任何优秀的东西,其成熟的过程都是缓慢的。流芳后世的声望就像一株慢慢成长起来的橡树,而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声望都只是昙花一现的。这些都是因为,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也就越属于整个人类,同时他就越不能被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是他所处的时代,更是他之后的时代。也就是说他的作品没有受限于他的那个时代,这也就导致了他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他的时代。而那些作品服务于其所处时代的人,更能够引起同时代人的共鸣,也就因此获得了同时代人的赏识。利希腾贝格曾说过:当一个脑袋和一本书互相碰撞,而只发出了空洞的闷响,这空响难道就出自书本吗?

    的确,叔本华(1788—1860)在他的时代是沉寂的,直到他去世前几年才声名鹊起,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他的思想就深入人心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深刻和严肃的哲学,尤其是叔本华的哲学。因为在一战前的西方,弥漫着令人陶醉的乐观主义,人们对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完美深信不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碎了人们的空洞的美好愿望。只有在盲目和肤浅的思想被现实打击的时候,人们才看出叔本华哲学的意义,所以,叔本华哲学在平常时期是曲高和寡的。

    此外,叔本华认为通过创作作品获得声望的难度和作品的读者群的数目成反比。因为人们都倾向于读一些娱乐消遣,或者在物质上有所帮助的作品。创作给人以教益的作品,即哲学性的著作,是不容易获取声望的,因为这种作品给人的教益并不是直接和确定的。所以那些愿意创作高水平作品,而不是汲汲于获取短暂的声望的人,往往都是出于对自己事业的热爱而创作,并且在创作的时候能够自得其乐。真正的、长久的声望是会逃离追求它的人,而会跟随着对它毫不在意的人。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7 有价值的不是名望,而是能够产生名望的人本身

    我们谈论能够流芳百世的声望,但并不是说声望的价值超过了一切。与此相反,具有价值的并不是声望本身,而是声望赖以产生的伟大的心和伟大的大脑,声望只是外在的现实,而伟大的心和伟大的大脑才是实在的。声望的意义在于让大众承认一个人的卓越。正如光本身是看不见的,除非它经过物体的折射。同样的,一个人的卓越之处只是通过获得声望才变得无可争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获得声望的人都是名副其实的。正如莱辛所说:一些人声名显赫,另外一些人却理应声名显赫。

    那些依靠别人评价生活的人是悲惨的。每个人都是根据其本身而生存的,他首先是以自身的样子,为了自己而活。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自身本性,不管其存在方式为何,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的自身欠缺价值,那他这个人也就缺乏价值。别人大脑中的你只是产生于偶然,并且是只具有间接影响的东西。大众的头脑只是可怜的、凄凉的舞台,没有人的幸福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安家落户。“声望”,只是一种叫法,其本质上也只是别人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因其稀有,而能够高度满足人的骄傲和虚荣心。但它除了这一作用以外,毫无价值。

    大多数的人都有着过度的骄傲和虚荣。无论是理应获得声望的人还是拥有名不副实声望的人。但或许对于前者,他们的骄傲和虚荣才是最强烈的,因为在这些人的不确定的意识里有这样一种看法:自己的价值是超越常人的。当他们进入漫长的、不确切的等待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某种不为人知的、不公正的对待。不过,人们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程度,本来就是完全失去比例和不合理智的。就如霍布斯所说:我们心情愉快就在于有可供与我们比较并使我们可以看重自己的人。

    如果一个理应享有声望的人没有享有到声望,这也并不重要,因为他获得幸福的根源不在于声望,而在于能够帮助他获得声望的思想或智力。如果对于一个人而言,他人的赞叹才是最重要的,那么他人所赞叹的这个东西也就不值得赞叹了,这就是虚假的、名不副实的声望。获得虚假声望的人虽然享受着声望带来的好处,却并不意味着他具备声望所代表的东西。

    再次强调这样无可争辩的事实:声望只是一种次要的东西,它只不过是成绩和贡献的映像、表征;能够获取赞叹比赞叹本身更具有价值。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8 声望常常出现在高龄或身后

    一个时代的名声很少能够转化为身后的声望。正如达兰贝尔所言:文学殿堂里住满了死去的人,他们在生前并不曾住在里面;这殿堂里面也有为数不多的几位生存者,但一旦他们死去,他们就几乎全部被抛出殿堂。如果一个人能在生前就享受能够延绵后世的声望,那么大多也是在他高龄之后。或许这个道理在艺术家和文学家上有一些例外,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却是几无例外。

    青春和声望加在一起简直是太奢侈了。在青春的时候,我们已经拥有足够的宝贵财富,并能以此得到快乐。但到了老年,所有的愉悦都犹如冬天的树木一般凋谢了,这时候声望之树则适时地抽芽长叶了。声望就像冬梨一样——它们在夏天生长,在冬天供人享用。到了老年,我们没有比这更加美好的安慰了,那些注入了我们全部青春力量的著作并不会随着我们一起老去。

    事实上,叔本华成名非常晚,他在去世前几年才获得了声望,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默默无闻的,包括在创作《人生的智慧》时。在1850年,也就是在他62岁的时候,他完成了最后一部巨著《附录和补遗》。在经历各种失望、周折和耽误后,叔本华的密友弗劳恩斯塔德终于说服柏林一家出版社刊印了这部巨著,印数也比较少。叔本华在之前也曾出版过一些作品,但可以说是没有引起什么回应。不过这一次,英国评论家约翰·奥森弗德注意到了这篇文章,他发表了对叔本华作品的评论文章。由此,叔本华一举成名。叔本华在成名后所表现出的沾沾自喜,隐含了这个老智者曾经忍受的很大的不公平和失望。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29 为什么文学家和哲学家会享有更高的声望?

    人们研究某一学科而获得的声望的大小与其所要克服的困难大小是吻合的。在学科领域中获得声望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对少有人知的资料进行正确无误的整理和组合,这种研究的困难在于查找资料,而不在于整合,所以只要能努力找到这些很难找到的资料就几乎可以说能够获得巨大的声望了,但是也因为这些资料只流行于少数研究这些资料的人之中,所以一个人所能赢得声望的范围也仅在于这群人之中。叔本华举出的例子有植物学、解剖学、物理学,或是研究古代作家散佚的作品,以及研究缺字短章的铭刻等。

    第二种情况是研究的资料众人皆知,这种研究在获取资料上毫无困难,困难在于怎样采用崭新并且正确的方式去整合这些资料,因为有太多人在这方面花费精力了,各种新组合可能也已经穷尽了。但是,这种研究一旦成功了,那么其所获得的声望就会随着时间传遍整个文明世界。前者在于苦干,后者在于思想。二者虽然都可以获得声望,但是并不能相提并论。当然这些仍然是叔本华的个人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所以叔本华认为,如果一个人有着极高的头脑天赋,那么他应该尽可能地扩展视野,同时兼顾多个方面,不要太过纠缠于某一学科之中的某个专业。他的智力足以让他对那些所有人都熟悉的资料进行崭新、正确、真实的组合,并获得多数人的欣赏。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学家和哲学家获得的声望与物理学家、化学家、解剖学家、矿物学家、动物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所得到的声望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30 今日总结

    在今天的开头,叔本华对声望和名誉做了详细的区分。然后,叔本华对获取声望的两种途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此外,声望作为他人评价的一种,它本身也并不具有价值,它只是对获得声望的那种能力的世俗肯定,而真正有价值的是这种能力,更进一步说是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本身。声望很难在年轻的时候就获得,大部分的人往往要等到高龄或者身后才可以获得他们的声望。最后,叔本华对文学家和哲学家所获得的声望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关键词:

    声望,功绩,作品,价值

    要点:

    名声和名誉有诸多的不同,名誉会死亡,而名声会不朽。

    获得声望的途径包括建立功业和创作作品两种,这两种途径存在一定的差异。

    声望本身并不具有价值,有价值的是声望赖以产生的伟大的心和伟大的大脑。

    声望往往要在高龄或者身后才能得到。

    因为文学家和哲学家的工作要求更高的思想力,所以他们获得了更高的声望。

    思考与讨论:

    关于叔本华“文学家和哲学家所获得的声望高于其他科学家”的观点,你是怎么看待的?

    阅读本章节

    已阅读

    №30 今日总结

    在今天的开头,叔本华对声望和名誉做了详细的区分。然后,叔本华对获取声望的两种途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此外,声望作为他人评价的一种,它本身也并不具有价值,它只是对获得声望的那种能力的世俗肯定,而真正有价值的是这种能力,更进一步说是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本身。声望很难在年轻的时候就获得,大部分的人往往要等到高龄或者身后才可以获得他们的声望。最后,叔本华对文学家和哲学家所获得的声望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关键词:

    声望,功绩,作品,价值

    要点:

    名声和名誉有诸多的不同,名誉会死亡,而名声会不朽。

    获得声望的途径包括建立功业和创作作品两种,这两种途径存在一定的差异。

    声望本身并不具有价值,有价值的是声望赖以产生的伟大的心和伟大的大脑。

    声望往往要在高龄或者身后才能得到。

    因为文学家和哲学家的工作要求更高的思想力,所以他们获得了更高的声望。

    思考与讨论:

    关于叔本华“文学家和哲学家所获得的声望高于其他科学家”的观点,你是怎么看待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的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bu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