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抄了六零后诗人韩东的诗歌《片章》。最早读韩东的诗是在上高中的最后一年,那时对诗歌有一种痴迷,不仅喜欢抄读,还喜欢写。第一次读“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虽然并不知道诗人想要表达什么,但就在半懂不懂,似懂非懂之间,对诗歌语言的精妙最初的认识。
六月已经过半,这一年快要过去一半了,近半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从没意想过的事情。或许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有累的感觉。两个月前,疫情得到控制后,要把上网课时耽误的课程补回来,高考延迟又增添了从来没有过的因高考而产生的焦灼和乏倦……如果没有意外,再有二十多天延迟后的2020年高考也将拉开帷幕了,然而北京突然又重新出现了确诊病例……
"昨天是水,今天是电/它们出了问题/而我是完好的/水管可以被修复,电,自动会来/而我的完好何时破裂?"——韩东《片章》
或许总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但这绝不应该是蹉跎了今天的理由。
小时候总会停电,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几天,甚至有时一月之中几乎每天都要停电。那时取暖做饭都用煤或柴禾,除了电灯泡,一般人家也没有其他的家用电器,所以除了照明,对电的依赖性很差。家中最不可缺少的是米、面、煤和黄土,还有就是停电时用来照明的蜡烛。在我的记忆中,有好多本书,就是在昏黄的烛光下读完的……
好久没有做梦了,不是睡眠的质量更好了,而是每天从早到晚更加乏累了。家里的事,单位的事,每一件事都不能糊弄。不仅在奔波忙碌,还要劳心伤神。而事实上真实的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至少凡庸如我的人的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有忙碌,有乏倦,有烦恼……但绝不会有麻木和冷漠。
这两天风很大,而且风也很凉,但太阳下还是很晒的。有风的夏日应该是很舒服的,然而这样的夏日并不会永久持续下去的。口罩还要继续戴着,有些制度还要执行遵守。几乎每个季节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都在期盼,期盼即将到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又一批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就要高中毕业了,不知道这样教了三年的学生今后还会不会有。教书三十五年,教过多少学生,送走多少毕业生,还没有认真统计过,然而令我欣慰的是三十几年来,几乎教过的每一批学生中都有一些一直保持着联系。三十多年来,日子有时过得可能很凌乱,但教书却从不苟且。我不过是凡凡庸庸平平淡淡的教书人,不是名师,更不是名人,所以我教出来的学生也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过着平平凡凡的日子,有快乐也有烦恼。
在延吉上学时读《庄子集释》,虽然读得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还是硬着头皮一读再读,快四十年了,虽然读得依然不得要领,但这几十年中不能不受些许影响。我从不认为老庄消极,只是觉得真实。书读得久了,便有自己的感觉,孔孟与老庄从来不矛盾,只是互为表里而已。
马克·鲍尔莱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3017437/5a6e609f51cbc1b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017437/a9059c5f640e226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