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安娜卡列尼娜》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整本书的大致情节。还记得初中的语文老师信誓旦旦地跟我们说,要想懂爱情,必须去读一读这本书。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一开始我就停不下来了。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但托尔斯泰的起笔却是另一位女性——安娜的嫂子多莉。故事是从多莉发现丈夫和女教师的奸情开始的。,主角安娜,出场于这场纠纷的解决中。这样的构思不走寻常,但细细读来,才能品出其中的心意。这位因为太受欢迎而被哥哥委任为婚姻的和事佬,一出场就惊艳四方,获得基季的羡慕和有意亲近的女人,美丽、温和与理智,集一切魅力于一身,怎么也不像是一个抛夫弃子,与情人私奔,最后因为情人的抛弃而卧轨自杀的女人。她既不是我们传统思维中的“欲女”潘金莲,亦不是一个是空有美貌是非不分的天真少女。这样的安娜,如何一步步走向毁灭,勾起我的兴趣。
本书重点描绘了三个女性形象,女主安娜,不谙世事的天真美少女基季,和人老珠黄的保守懦弱妇女多莉。我认为,后两位的形象,能分别与安娜作很好的反差,从而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女主的人物形象:基季与安娜一样,都具有令人醉心的美貌,但不同的是,安娜懂得发掘自己的美,她比任何人都懂得自己美在哪里,于是就把这种美运用得淋漓尽致。而基季在这方面就逊色很多,她与其他那些依靠华美衣饰来装点自己的少女没有区别。同时,安娜懂得运用除外貌以外的东西吸引住别人,而且在这方面她很自信。有些认为伏伦斯基对安娜的感情仅仅是情欲的想法太过于片面,安娜对他的吸引力,外延到言谈举止,内延到气质韵味,无不使他醉心。而基季在情场上,就显得太过于羞涩和被动。至于多莉和安娜,两人在对他人的吸引力上已高下立见。而且读完全书我始终认为,安娜对多莉的友情,更多是基于她在多莉对她的依赖上的虚荣感。
有很多人都思考过,安娜的死有没有可能避免。在我看来,换一种情况,她的确不一定会死,但这个人物的悲剧性,却在一开始就已注定了。安娜美丽、受人欢迎,在父母承包下结婚后,她虽不爱自己的丈夫,但也可凭借自己的聪慧摸出丈夫的性情。她的这种聪慧是天生的,聪慧地知道自己的美,聪慧地运用自己的美,对家人朋友、上流社会和后来的情夫伏伦斯基都聪慧地投其所好,于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与丈夫的相处上,她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大体满意的妻子,但有一点,她明知丈夫不满,但仍会去做——广泛地参与社交。为什么呢?是为了遇见一个像伏伦斯基一样的情人吗?我觉得不可能。唯一的解释应该是伏伦斯基对自己这位情人的第一眼判断——过剩的生命力。她需要鲜花、需要掌声、需要赞美,因为她的美和聪慧,因为她自信自己的美和聪慧,所以她需要这些彩色的泡泡,哪怕曲终人散之后泡泡灰飞烟灭,她也在所不惜。
从语文课本的角度思考,如果我们假设安娜生活在我们这样的当代社会,民主法治、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女性的任务不仅仅是相夫教子,她的悲剧是否就可以避免呢?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安娜为什么死呢?因为离婚的不顺、上流社会的唾弃、或者情人的抛弃、好友的不屑?这些都是原因,但都不是最本质的,她是为一场梦赴的死。还记得她死之前是怎样怀念伏伦斯基对自己的爱吗,“小狗一般的忠诚面容”。她爱自己的情人,这种爱是一见钟情的,来源于最原始的直觉和冲动。她同时希望她的情人爱她,她自信于自己的聪慧,最终也运用自己的聪慧做到了:伏伦斯基曾为了她开枪自杀,并放弃了各种重要的东西与她私奔。当她的生活从逢场作戏到与一个人相处,从短距离到拉锯战,她对于自身聪慧与美丽的自矜,让她对伏伦斯基的控制欲越来越强,最终失掉了所有砝码,梦醒人亡。
原著中有一段话大致是这样的意思:安娜觉得如果伏伦斯基对她没有了爱而只是一种责任,那她就无法接受。看见了么,她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与爱人长相厮守那么简单吧。她需要那些彩色泡泡的包围,需要自身的美丽和聪慧被永恒认可。可直到死,她都不承认,自己的这份“爱”,多少包含了故意与做作,尽管它们被修饰得不着痕迹。初见的微笑是为了留下深刻印象,旅途的多话是为了展示自身形象,舞会上与另一位舞伴共舞时的姿态,甚至日后共处时的衣着服饰、一颦一笑,都是她的经营和修饰。可毕竟激情短暂,生活长久,聪明人,最终会被聪明误。
如果说《安娜卡列琳娜》给当代女性留下什么启示的话,我想,就是别以为自己可以是金刚不坏之身。要么孤独到老,要么,加缪的那句“爱,可燃烧或存在,但不可两者与共”,对所有人都适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