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渔舟唱皖
试问,哪个“正经”的阜阳小朋友不喜欢吃格拉条子呢?
喜欢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利辛人,利辛人也可以说是半个阜阳人,那么,喜欢吃阜阳格拉条当然合情合理啦。
都说思乡就是思念家乡那口味,那口味对我来说就是格拉条,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吃格拉条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和爷爷一起去镇上赶集,在一家不起眼的小摊上吃的,从那一刻起我便爱上了格拉条,吃前需要“格拉”一下的条,“格拉”是阜阳地区方言,搅拌的意思,幸好不是叫搅拌条,不然真是土到姥姥家了,而格拉条也记住了那个贪吃还有一点帅气的小朋友。
有人说,格拉条就是阜阳版的意大利面,我觉得这形容有点扯,野鸡哪能配凤凰呢?虽然意大利面又贵又好吃,格拉条可是又便宜又好吃啊,两相对比,格拉条完胜!哦对了,野鸡是意大利面。
格拉条的用料和制作工艺都很简单,简单到都不符合作为一道地方美食的尊贵身份,只需将面粉、芝麻酱、黄豆芽、黄瓜丝、香菜、盐、生抽、鸡精、香油等材料搞一搞,弄一弄,一碗香喷喷的格拉条就出锅了。
我去吃格拉条喜欢看着老板现场做,只见老板将一团和好的面团放在一个类似压煤球一样的机器里,一开电门,嗯嗯嗯……一根根格拉条就被压进了下面沸腾的大锅里,那样子就像挤黑头,当然这样形容可能有些不合适,毕竟谁踏马脸上有那么长的黑头?由于我每次看的都很认真,老板都怀疑我是不是来偷偷学艺的?我心想大可不必,那么简单我还是不至于看的那么入神,纯属个人爱好。(如果未来我失业了,当我没说。)
格拉条煮熟后,老板娘就会用漏勺盛起来放进碗里,然后开始进入激动人心的加作料环节,这时候我就会在边上叮嘱一句:“老板娘,多加点芝麻酱!”吃过格拉条的都知道,芝麻酱才是灵魂,我的灵魂已经很贫瘠了,我不允许我吃的格拉条也贫瘠。这时候老板娘就会给我加一勺半芝麻酱,我知道,那半勺是我争取的结果。
加完作料,老板娘会抬头殷切的看着我:“帅哥,还需要加点其他东西不?”我就接着问,你们有啥?老板娘抬手一指:“呐,都在锅里……”锅里有豆干、火腿肠、鸭腿、千张、海带等卤味,主意比较多的老板可能也会搞一些其他的玩意,这时候我都会选择稍微加两样,毕竟什么都不加,难免会显得我有些寒酸。
在县城读中学的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只要我不是特别迷恋以网吧为主要代表的娱乐场所,基本可以实现吃格拉条自由,甚至还可以任性的加上一只鸡腿,以致老板娘都觉得我是不是哪家的富二代来体验人间烟火。
出省读大学后,格拉条成了异地恋的女朋友,只能干想,俗话说久别似离婚,在天府火锅的诱惑下,我把格拉条绿了。在浙江工作后,机智的我心想,浙江安徽人多,说不定会有格拉条子呢?一搜,好家伙,还真有!于是相约一个阜阳小老乡一同前往,他驱车,我导航,两人眼里发射出久违的光芒,整整二十多公里,终于在一个街道的犄角旮旯找到了阜阳格拉条五个大字,那天下午我俩都很撑,也很激动,以致回程时差点出了车祸。
现在我在合肥工作了,吃格拉条不再是障碍,随手打开外卖就能点,但是我却不敢多吃了,可能是我年纪大了(依然很帅),吃完一碗一天都不饿,用我们老家的话来说就是太实在了。另外一点,可能是现在外卖也方便,搞得我懒得去门店吃,缺少了仪式感。但不管怎么说,格拉条依然是我的最爱。
最后,关于格拉条的典故和来由,感兴趣的可以去百度一下,这里就不说了,因为我觉得很扯,也不想拾百度词条的牙慧。
不说了,外卖到了。
文章用图:网络
本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