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潮音寺”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9-04-30 09:42 被阅读13次

        潮音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西部,海河的西岸,庙宇坐西朝东,由復建的古寺和新建的大殿组成,目前是滨海新区最大的佛教寺庙。

        潮音寺始建于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与天津卫同年。潮音寺原名“南海大寺”,明嘉靖皇帝发帑重修和,朝廷赐额“潮音寺”,其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道光诸帝曾拨官银重修,民国大总统曹锟也曾出资重修。潮音寺字创建后的六百多年来,香火鼎盛,灵应遐迩,福佑一方,被誉为“海河第一道场”。

       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因年久失修,潮音寺在滨海新区的高楼大厦之间更显得狭小简陋。在新区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13年潮音寺正式启动改、扩建工程。本次工程是潮音寺建寺600多年以来的第八次大修,扩建的殿堂是按照明代皇家寺院的格局进行规划设计的。规划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23733平方米。目前,主要殿堂的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但资金尚有缺口,致使装饰工程拖后,殿堂所需佛像以及贴金彩绘仍待社会各界集资襄助。

       全部建成后的潮音寺,将是一座禅教并重的十方丛林。目前,因开放殿堂不多,门票为5元/人。

       下图、潮音寺外的三面观音塑像,这是正面的“滴水观音”。下铭十个隶书大字:千秋甘雨露    万古海潮音

下图、“送子观音”     下铭十二个隶书大字:願結慈雲香霧    德載桂子蘭蓀

下图、“宝珠观音”,下铭十四个隶书大字:潮音普觉声闻界     水观中涵智慧珠

下图、近拍“宝珠观音

下图、这是位于潮音寺西北方横跨海河的安阳桥

下图、潮音寺对面(东面)的海河

下图、向东南方向望海河下游

下图、在三面观音塑像西望“潮音寺”

下图、三面观音塑像北面的滨河步行街

下图、这是潮音寺新建的山门(此门不开),坐西朝东、面朝海河。要进入寺内,需从右侧边门购票,票价5元/人,无优惠门票。

下图、这是第一进院落中北侧新建的“钟楼”

下图、南侧的“鼓楼”

下图、这是还没有供奉佛像的山门殿内左侧,只有红纸黑字的二位天王位置和简易供桌。

下图、殿内右侧的供桌和书架。

下图、这是在山门殿内向西拍摄的潮音寺第一进院落中的復建的三座殿堂。中为坐西朝东的主殿“观音殿”,左侧(南)配殿是“王三奶奶”殿,右侧(北)配殿是“龙王殿”。

下图、主殿“观音殿”全貌。前廊楹柱对联:長使蒼生脫苦海     永教赤子有慈航

             后排楹柱对联:芙蓉花面春風暖      楊柳枝頭甘露香

下图、“观音殿”内居中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坐像

下图、“观音殿”内右侧供奉的“文殊菩萨”坐像

下图、“观音殿”内左侧供奉的“普贤菩萨”坐像

下图、观音殿两侧山墙上的壁画

下图、观音殿两侧山墙上的壁画 

下图、北配殿“龙王殿”全貌。对联:日催雲翳諸帆平安出沽口      月湧波濤魚龍載益入津門

下图、殿内居中供奉的“东海龙王”。

下图、这是立于龙王右侧的“龙王三太子”像。

下图、这是立于龙王左侧的“探海夜叉”

下图、这是与“龙王殿”位置相对的南配殿“王三奶奶”殿。对联:妙手慈心宏澤九河民眾     廣結善緣惠施百沽人家

下图、殿内的“王三奶奶”坐像

        传说“王三奶奶”是清代嘉庆年间京东香河县人(也有说是河北河间县或天津郊区人),少时习医,后嫁与天津大沽王家三子为妻,称“王三奶奶”。夫因病故去,她此后志研医道。沿海河两岸行医,治愈民间疾病,所得酬报施舍于人、修建庙宇,保障一方百姓远离病魔苦境,深得两岸百姓敬仰。

        王三奶奶十分信奉碧霞元君,在她78岁那年骑着毛驴到北京妙峰山给碧霞元君进香,一不小心跌入山涧摔死。朝山的善男信女说她是让碧霞元君收徒,成仙变佛了。为了纪念王三奶奶悬壶济世、解救百姓的恩情,信徒们在妙峰山大觉寺旁为她修了一座坟墓。因为王三奶奶生前虔诚信仰碧霞元君,是碧霞元君的忠实信徒,忠诚地实践着碧霞元君的美德,人们称她是碧霞元君的影子和化身,并在妙峰山碧霞元君殿西面盖了间殿堂,塑上她的像,供信徒们朝拜。

        因王三奶奶在世时多施于天津民众,后来天津信徒们先后为她在天津修建了20余处行宫,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天津古文化街娘娘庙的天后宫天津塘沽海河入海口的潮音寺的南配殿、天津西郊的药王庙等,供香客们朝拜。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摸摸王三奶奶的手,百病全没有;摸摸王三奶奶的脚,百病全都消。

        为此,王三奶奶的供像前常年香火不断。直到现在,每到王三奶奶忌日之时,王三奶奶的后人仍会从外地赶到天后宫,为她老人家上香扫墓。

下图、“王三奶奶”殿东山墙外的《復修潮音寺碑记》,碑文详见本文“附录”。

下图、“柳仙亭”位于“王三奶奶”殿东山墙外,对联:精修研佛法     善舉積功德

下图、柳仙亭内供奉的三尊神仙坐像。“柳仙”即传说中的“柳四爷”,为民间供奉的“五大仙”之一:“蛇仙”。详见本文“附录二

下图、这是在潮音寺第二进院落中拍摄的“观音殿”后门,

下图、观音殿后门内的护法神韦驮菩萨立像,这座韦驮像与众不同,手中没有握着他的兵器“金刚杵”。如果潮音寺建成后成为禅教并重的“十方丛林”,这尊韦驮塑像必然会重塑。

下图、第二进院落中的北配殿为三开间的“地藏殿”,前廊有铜钟一口。

            对联:地藏大士※弘深明珠照破鐵圍城       金仙振幽冥化雨繽紛大地燿港春   (此联不对仗,不知何人撰)

下图、殿内的“南无地藏王菩萨”坐像,左为地藏王胁侍闵公、右为道明立像

下图、南配殿是“送子观音”殿,匾额:有求必應  对联:善應願結因緣弘法利生     廣佈施得果報葺換鄉顏

下图、佛龛中的“送子观音

下图、第二进院落的后面,是新建的“大雄宝殿”。油漆彩画尚未完成。

下图、“大雄宝殿”的东配殿,殿内尚未供奉佛像

下图、“大雄宝殿”的西配殿(中),也没有供奉佛像。

下图、“大雄宝殿”中简易的供桌和无背光的“西方三圣”塑像

下图、这是居中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坐像

下图、这是在大雄宝殿月台上拍摄的观音殿(中)后面和东西配殿。

下图、“大雄宝殿”的后面,是主体结构刚刚完成的一座大殿,据说是为供奉观音菩萨而新建的“观音殿”。

下图、回看“大雄宝殿”后门

下图、换个角度拍摄的“观音殿”全貌

下图、“观音殿”内的混凝土结构外观和质量看来很好。

下图、在“观音殿”内拍摄潮音寺新建的最后一座大殿:藏经阁

下图、藏经阁西侧的附属建筑

下图、藏经阁东侧的附属建筑

下图、这是潮音寺西路的僧舍和管理用房

下图、潮音寺规划效果图和简介

下图、离开潮音寺后,在路边拍摄的沿途在建高层建筑

附录:

        復修潮音寺碑記

 潮音寺地處九河下稍始名南海大寺鄉民傳為明永樂二年沽口劉氏海難化險乃

南海觀音靈驗故集民資建土廟供觀音民心感奮米嘉靖帝撥庫銀擴建寺為三層大

殿並御筆更名潮音寺寓敬仰扵潮音中殿經康熙庚午年雍正五年嘉慶丙戌年道光

廿二年及民國初逐次增修和康熙乾隆皇帝的親臨拜謁而蜚聲海內外遂成沽口佛

教民俗活動之聖地歷時數百年矣 一九五零年後佛事偃息時值一九八九年春華

夏昌盛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沽籍香港同胞首倡及地方百姓同諫遂成立修復潮音寺

集資處集民心民意民資成效卓然塘沽區人民政府順民心定修寺大策並為之撥以

專款修寺工程於一九九二年二月動工同年十一月竣工 復修後的潮音寺占地五

千一百廿四平方米基高地擴雄姿再現明清格局古樸典雅並增置彌勒菩薩西方三

聖及南北園林蔚然壯觀修復工程經塘沽園林局西大沽街辦事處天津畫院通力合

作並集鄉老卓議各界財力謝萬眾心願玉成善舉 盛世修廟眾望所歸立碑紀念

塘沽民間修復潮音寺集資處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卅日撰文並立碑 沽人郭思福書 河北曲陽精心雕刻廠刻製

         全文完

原题:(原创)天津滨海新区:潮音寺     2017-02-26 09:43    发表

2018.12.31    阅读(177)| 评论(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津:滨海新区“潮音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ir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