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万历十五年,当看到张居正的章节时,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参照古代的出自他人的典籍传记,是否是真正的客观性,倘若所作传者为生平不睦者,则此历史根据所做出的评判即为一个盲点。
张居正,生于一个以道德为治国之基的明朝,身居高位,生前万般荣宠,死后却不得一荣。书中所述,他身为皇帝成长过程中最信任亲近的老师,对皇帝的教导至俭至严,约束皇帝一言一行都要合乎道德规范,至少在他生前,万历皇帝一丝不苟地展现着身为天子的励精图治。也因如此,他也成为朝中极权的首辅,虽屡有参劾,却终是无力之波,但廷臣的嫉妒与不平早已深深烙下了口子。于他死后,这笔清账便是要大动干戈了。群臣掀起反张热潮,从他的骄奢到对反对者的排挤再是贪赃枉法的纵容与培植亲信,让皇帝不得不认清这位教他以极俭宽容的态度执政的老师虚伪的一面。人设已崩,最后饶是再怎么受皇帝偏袒也终归是要起底治罪的,何况皇帝心中的尊敬早就被实证的虚伪乱政冲刷得寥寥无几了。历史便是这般的叙述,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首辅并不是多么廉洁自律无私。而王世贞为他所作的传记中也是嘲讽了张公的虚伪。然而此传又掺杂了王世贞与他的纠葛矛盾,并不客观。而他也并非无所作为,至少在那个腐朽的年代,他有革新的想法也深知施行的不易。也是因为位极人臣的至高权力他才能顺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尽量不声不响,以合乎文官集团接受力的方法企图对这个国家注入一丝生机。他支持戚继光的军事整改,施行土地丈量制度,可终究因为他的逝世和压抑已久的文官集团的不满,他的革新最终没有成功,尽管其中还有不少的未及因素,他终究是失败了。因为这个朝代已经无法承受任何冲击平衡的方案,尽管那可能是真知灼见的高瞻远瞩的有利方案。
历史对一个人物的评判有其资料典籍,但是否客观而真实,有时无从知晓。从他人之手看人固然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又无法探知是否还有纠葛的偏见。若是以一篇偏见性传记为眼去窥探重塑人物,史官借鉴前朝典籍,而前朝典籍又是借鉴前人之著,或许历史人物的评判总会在心理探求中辐射出一个盲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