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
嘿!小学作文的地雷,别踩!——所有为孩子作文焦虑的家长都应该看看

嘿!小学作文的地雷,别踩!——所有为孩子作文焦虑的家长都应该看看

作者: 湘乡金笔作文 | 来源:发表于2016-10-12 13:40 被阅读504次

       每到开学季,总能闻到整个城市上空,环绕着浓浓的“焦虑味”。

      “老师,快帮帮我!!咋办!!学校每天布置一篇作文,孩子根本不会动笔!!我要疯了!”

      “老师,我孩子在家写作文,要磨一个上午还写不完!!”

       “哎,作文其实很简单啊!写清楚你在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就可以了!你倒是赶快动笔啊!!急死我了!!”

       是的,每天,我的耳边都会回荡起家长们这些充满焦虑的声音。

       每年秋季,对于刚升三年级的孩子和家长来说,是一种煎熬。因为,三年级的孩子,要面临他人生中一个巨大的挑战——写作文,而且是规定主题,规定字数的作文。许多的孩子咬着笔头,怎么也写不出来。到最后,干脆弃笔,无论家长怎么讲解,怎么压迫,反正就是不写,你拿我没辙。没办法,最后只能家长说一句,孩子写一句,然后把完成的任务交给老师。如果你正在这么做,那么恭喜你,孩子以后要写的每一篇作文,都会变成你的作业!

        作文,本应像说话一样,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为什么发展到今天,会是孩子们普遍的心病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让作文变得如此可怕?

    一、为什么孩子们对作文一筹莫展?

          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写作?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相信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 是——现在语文在高考中占的比例那么大,写好作文,对孩子升学有很大的帮助。

         是的,作文发展到现在,它已经完完全全的脱离了它的本质,生生的演变成了考试加分的工具,一个没有温暖与厚度的工具。试想,这样的“作文”,你喜欢吗?

         作文,究竟应该是什么呢?作文,其实就像说话一样,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交流的形式,把自己所知道的,想要让他人看到的内在思想,通过显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是作文。

         搞清楚了这个概念,我们就好探寻孩子对作文厌倦的根源了。试想一下,如果作文是一种交流,孩子会拒绝吗?我没见过哪个孩子天生就拒绝交流,拒绝传达自己的思想的,除非是被压迫,被禁言的。

        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欲望,写作,就是一种表达。这是人性。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会傻到泯灭自己的人性,抗拒表达,抗拒交流。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90%以上的学生,都抗拒写作,一谈作文就色变。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学阶段,作文,并没有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研究,它仅仅是附加在语文课程里的一部分,因此,也没有专门的作文教学书籍。这也就导致了作文教学的局限性。

        我们来回顾一下,小学生课本中的作文主题,大致如下“我最熟悉的一个人”“观察日记”“记一件有趣的事”“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趣的课余生活”“童话故事”“未来的世界”

        纵观所有这些标题,我们能看到,所有主题都偏向于需要从脑海中,从过往的经验中搜索素材的类型。这需要孩子运用大量的抽象思维。而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孩子在低年级阶段,重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到抽象思维的高度。中年级,是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到了高年级,抽象思维才真正到了强化巩固的阶段。

        作文的教学,应该要遵循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一、二年级,就应该从实物出发,大量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语言的组织运用能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二年级,教材并没有强调作文教学。所以,许多的老师,一二年级根本没有训练孩子对实物的观察,也并没有系统性的让孩子练习写作。这就导致了很多孩子,一到三年级,一开始接触作文,就受到严重的打击。因为一二年级没有过渡,直接跳到了三年级的抽象写作,并且还要求孩子一开始就能写得条理清晰,精彩生动。这就好比一个婴儿,母亲错过了他行走的训练期,但当她看到别的孩子都已经开始奔跑了,她也万分焦急地催促孩子,让孩子奔跑起来,跟上别人的节奏。可想而知,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会遭受怎样的打击。当你最初保证饱满的热情去练习一项新技能,却屡遭打击时,你会失去信心,失去动力。这也就是大部分孩子谈作文就色变的重大原因。

    二、作文引导应当遵循的正确规律。

          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真的搞错了顺序。孩子还从来没有好好表达过,没有好好把文字写通写顺,就要求孩子按照要求,要把文章写详细,写精彩。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啊。就像小孩子学骑自行车,它都孩子没能自主地坐稳,就要求孩子像别人那样,变着花样骑行,孩子是做不到的。

         当我们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时,我们就容易急躁。一旦看到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给出的高要求,就开始催促、抱怨,甚至责骂。

         接着,孩子最初对作文初印象就开始奠定。作文真难。我对作文真的不在行。一旦这种限制性的观  念播种在孩子的脑海,从此,孩子就写不出作文了。写不出,你教他,你逼她,越教越不会,越逼越不会。有的孩子,面对作文,直接三个字,我不会。

         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其前提是敢做,想做,并迫不及待想要去完成它,探索它,这样,他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战胜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并最终达到目标。

        因此,作文这件事,同样如此。我们必须把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提供给孩子不断向前的动力。因为,作为作文老师的我,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作文引导应当遵循的正确顺序。

        第一步:练习口头表达。(上学以前)

        在孩子还没有学会写字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多的给孩子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文章是由文字材料组合而成的,其实,孩子在3到4岁的时候,大脑中就已经储存了大量的词汇。足够支撑她简单的表达自我。这些词汇和材料,最初就像一盘散落的珠子,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孩子的大脑中。她每表达一次,就必须充分调动脑海中的材料,将那些散乱的材料重新编排组织,然后再脱口而出。这样,表达的机会越多,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就越迅速敏捷。此外,人的天性都是向善向美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更好的表达自己,表现自己,因此,当你给予孩子足够的机会去表达自我时,他会主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以支撑她不断向外输出的内容。因此,表达越多,越会表达。

         第二步:练习从口语向书面语过渡。(小学一二年级)

        有了第一阶段的铺垫,孩子们形成了良好的表达能力。接下来,我们要有意识的帮助孩子转化表达方式,从最开始的口头表达,逐步转化成书面表达。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这一阶段的孩子,处在形象思维的阶段,也就是说,这一阶段孩子,需要借助能够直观看到、听到或者触到的实质性物体,来进行写作的练习。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就经常带领孩子在野外,亲身体验和观察各种事物的变化,然后再将观察到的东西写成文字。这一点,不仅仅老师在学校需要这样做,家长在家也可以进行相应的练习。

         另外,完成口语向书面语的表达习惯,还可以灵活的变换形式。比如,规定在家某个时间段,只能用纸条交流,不能出声音。再比如,让孩子帮忙写购物清单,写物品使用说明书,写注意事项。写温馨提示。等等等。这样的游戏,孩子会乐此不彼。写着写着,就能找到乐趣了。

        第三步,有所要求,开始简单的搭建逻辑框架。(小学三四年级)

        按照正常的发展顺序,也就是说,前面一、二步都按部就班训练到位了的话,第三步实施起来是很简单的。

        三四年级,是孩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里,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但还需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最终稳定下来。所以,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形象作文和抽象作文相结合的。一部分带领孩子在课堂上,亲自创设情境,让孩子身临其境。另一部分,可以进行抽象思维训练,也就是写回忆或畅想性质的作文。

        三年级是孩子长篇作文的开端。因此,我们不能一蹴而就。一开篇就让孩子能够写出条理清晰,细致入微的文章。这一阶段的孩子,还无法观察到事物的细节。因此,千万不要在这个阶段说孩子写文章就是记流水账,毫无生动性可言。对于初学作文的孩子,能够记流水账,就是很好的开端。唯有经历这样顺畅的开端,才能建立起孩子表达的流畅性。倘若,这一阶段,你不断地打断孩子,不断去纠正孩子,孩子的表达就会受阻,写作的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也就随之消失。慢慢的,孩子就连写出一句完整话,都觉得困难。因此,不要用你成人的经验,去切断孩子自由输出的路径。

        第四步,真正开始关注文章细节,关注遣词造句。(五六年级)

       有了第三步,孩子大量的练习顺畅写作,他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已经能够驾轻就熟,灵活自如,再也不会去纠结该如何组织语言了。在这种熟练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要求了,完善细节,为文章添枝加叶。

       这一步,孩子已经对文字表达灵活自如了,他才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 局。这时候,就是真正要发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精神了。

       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够像这样按部就班的进行,我想,写作,再也不会是孩子们得难题了。

         然而,现实生活却是,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都不了解这样的规律。他们忽视了一二三阶段的积累,要求孩子直接跳到第四阶段。这样的跳跃,造就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焦虑和不安。

    三、你是如何抹杀孩子的写作天赋的?

    (1)总觉得自己写得比孩子好。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用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和习惯去要求孩子。

    好好回想一下,孩子最初尝试用文字来表达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他写得毫无逻辑,狗屁不通?看到孩子稚嫩的文字,你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这句话应该这样写。于是,你拿起孩子的笔,来孩子,妈妈教你,这里这样写是不是更好?

    孩子第一次尝试用文字来表达,第一次勇敢地尝试学习一项新技能,他满怀欣喜跟你分享,期待你对他的作品有一个满意的肯定。结果,一句“妈妈教你”立马掐灭了孩子所有欣喜地火花。哦,原来,我写得不好。哦,原来,妈妈很厉害。

    孩子又勇敢地尝试了第二次,同样满怀着期待来到你的面前。结果,你开心地说:“嗯,比上次有进步了。这个地方可以改得更好。”这时,孩子生气了,为什么总是让我修改。难道我又没写好吗?

    第三次,孩子开始气馁,为什么我总是写不好呢?但是他还是不愿意放弃,他还想再努力一把。第四次,算了吧,反正我写不好,干脆不写了。就让妈妈来写吧。反正妈妈比我厉害,妈妈说的都是对的。反正我写了,妈妈还要让我修改。我干脆不写,直接让妈妈教,按照妈妈的意思写,这样我就不用修改了。

    不少家长跟我说孩子根本不愿动笔写,你让他写,他就只有三个字“我不会”。如果你家孩子存在这样的情况,希望上述文字能给你一点启发。

    我们总是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写的比孩子好,真的如此吗?现在给你一个标题,一件有趣的事,你能保证,你写的一定比孩子好吗?未必,对吗。

    孩子写的东西真不如大人的好吗?其实不是,只是我们习惯了使用成人语言,习惯了成人的思维模式,因此,会看孩子的表达不顺眼。

    (2)总替孩子焦虑。

    因为不懂得孩子学习的规律,不能站在孩子立场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于是,每当孩子写出的东西不如你意时,你便开始焦虑不安。天啦,这怎么交差啊。天啦,怎么写成这样。

    孩子的感受能力比大人要强许多倍,他能感受到母亲的每一丝焦虑和担忧。当你为他焦虑时,孩子会有两种不同的回应。要么,他自己也变得焦虑无比。想想,当孩子焦虑时,他能发挥最好的水水平吗?第二种回应就是,不回应,但回避。既然,我写不好作文,有妈妈替我着急,她会帮我想法办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就不必操心了。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孩子,最后懒得动笔,妈妈说一句,她写一句。长此以往,到后面,孩子根本就不愿自己思考,因为,他早已放弃挣扎。

    四、为什么越教他,作文写得越不好?

    相信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不管她,她反倒还能写点有意思的东西出来。到了三四年级,我一字一句的教,天天给他分析,他反倒什么都不会了,越写越差。问题出在哪里?

    我想说,过多的指导,只会让孩子丧失主动的思考能力,丧失内在的写作驱动力。

    试想一下,你在一旁写工作报告,你老公坐在旁边,一下告诉你,这个字写错了,那句话语句不通顺,某个地方表达有误。想想,这样的体验会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你是不是很想甩开手,你厉害你来写。是的,可能孩子的心中也无数次这样呐喊过,但,你是强者,他是弱者,他不能。

    教了这么多年的作文,会遇到几种家庭,几种孩子。

    一种是很独立的,妈妈从来不教他,充分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最开始,这样的孩子基础比别的孩子要弱,但是,他保留着对作文的兴趣,对表达的内在动力。坚持着,坚持着,这种孩子在作文上慢慢地就上道了,完全不需家长操心了。

    还有一种家长很操心,从小就希望孩子能在作文上有所突破。从孩子拿起笔,从孩子皱眉的第一刻开始,就守在孩子旁边,指指点点,生怕孩子哪一点写得不好。

    这种孩子,最初的半年,会在语言上有一点点优势,因为,他记住了很多妈妈教给他的语言,看清楚,是“记住”,就像你在一台电脑上键入那一句话,然后储存在那里。要用的时候,无需过多思考,只要原封不动搬出来就行。

    很多的老师和家长,让孩子摘抄好词好句,跟这个原理是一样的。家长们,切记,一个人的脑袋里,装的别人的东西越多,留给自己的创造的空间就越小。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他形成了去背诵的思维模式,他就会自动依赖这种模式,以后,无论做什么,他都只是去背诵,去记忆。因为,他懒得动脑去思考。

    五、为什么很多孩子学习任何东西都能迅速超越他人?

    有一类孩子,学什么都很快,很灵泛。是的,这类孩子就是学会了思考的孩子。他从来不需要背诵,因为,他会思考,他懂得背后的规律。他看过的东西,无需背诵,他通过自己的大脑运作,重新组织新的语言,对所看过的东西进行再创造。这样,今后,即使什么都不给他,他也能凭借自己的大脑,去创造。这样的孩子,学会的是思考的思维模式,他今后遇到任何的问题,都会主动去想办法,去创造。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生命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让你上台讲话,有的人很认真,在台下就准备了详尽的发言稿。然后拼命的背诵。到台上,讲到一半,一紧张,哎呀,忘词了。死都想不起来下一句该怎么说。关键是,越是准备得详细,越是容易忘词。为什么呢?因为,你此刻开启的是背诵模式,而非创造模式。有的人上台,从来不细写每句话。他罗列大的点。中间的细节,在台上再去填充发挥。这样,他形成的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台上的他,不是一架背诵的机器,而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物。他会根据当下的情况,灵活的去组织语言,而非背诵。

    这也就是高中。为什么有的人,学习起来很轻松,根本无需过多的题海战术,就能轻松应考。而有的人,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可成绩就是不好。就是因为,有的人只会死记硬背,结果,高中的知识无限多,而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你的大脑装的东西越多,它就运转得越慢。所以,只会背诵的人,永远只会做前面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题,因为只需调取记忆就能照搬的。一点碰到稍微转了个弯的题,他就不会做了。考试还只是小事,人一旦形成这种思维,会把他带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想想这样一个人,在工作中会是怎样的?

    记住,背诵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思考,才是提高效率的阳光大道。

    我的课堂上,基本上是我在问问题,孩子在绞尽脑汁,去脑海中搜罗,组织,然后再表达出来。我的作文课,从来不给孩子例文,从来不让孩子背诵好词好句,因为,我相信,一个会自我思考的孩子,无需模仿别人,也能自己创造。

    六、孩子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家长该注意些什么?

    孩子学习任何一门技能,都需要经历从陌生,从最初的错误百出,到后面的渐入佳境。更何况,是作文,这样一种关乎人类思维的高难度技能呢?

    家长要注意:

    1、了解孩子写作的规律,解除自己的焦虑。

    2、别代替孩子焦虑和着急。你焦虑,你着急了,孩子就不着急了。你帮他把本应该由他来承担的东西都自己承担了,最后,成长的,学会了写作文的,是你,而不是孩子。

    3、和孩子做朋友,而非上下级的关系。永远不要对孩子写的东西指指点点。你并不比孩子写得更好。因为,孩子至少在写作上真实。不会像大人,通篇都是技巧,都是假大空的话。

    4、真诚沟通。

    很多家长会说,老师我可以让孩子轻松点,但学校老师会给孩子压力,给家长压力。

    是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真诚的沟通。老师不是不近人情,老师不可能比你还了解孩子。他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孩子,总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有伤害,他会拿最好的标准去要求你的孩子。所以,真诚的沟通很重要。

    你完全可以告诉老师你的孩子面对作文的真实情况。孩子现在看到作文就害怕,一篇作文纠结半天还写不出,因为他害怕写不好。

    现在,我正在陪伴宝贝一起度过这个难关,因此,也希望老师能理解,他的每一篇作文,都是尽了自己眼前最大的努力了。我想,每一个善意的老师,都会理解你的举动。

    作文,是孩子这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本领,如果,我们能够更加智慧地去引导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好这项本领,将会是孩子一生的幸运。愿每一个我们,都能有这份耐心去陪伴孩子,度过这个难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嘿!小学作文的地雷,别踩!——所有为孩子作文焦虑的家长都应该看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ji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