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写关于对中医的理解的读书作业时,脑中猛然闪过一句话:时常标榜喜欢中医和文学的自己,这个所谓的喜欢,到底是浅尝辄止的喜欢,亦或深入骨髓的爱恋?是嘴上说说的所谓假喜欢,还是能够付诸行动的真热爱?
我对中医是一知半解,算不上有多了解。
总的来说,中医注重整体机能的调理和辩证施治,所谓千人千面,千人千方,这也就注定了中医不能像西医那样迅速发展,学习中医不能速成,中医治疗不能像西医那样,借助于机器和设备,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 发展,将医院办成一个可以复制的机构。
中医对于医师的要求更高一些,不可急燥冒进,在现代化的当今社会,中医的发扬光大,显得犹为急切和重要。
以上答案都是很笼统的说法,然并卵。
由是而知,对中医只是那种浅尝辄止的喜欢,只是嘴上说说,耳朵听听,未曾有过付诸实践的行动,未曾研究过相关文献和书籍,唯一一本与之相关的《黄帝内经》也只曾草草翻过几页,便束之高阁。
对于文学,虽说一直在坚持写文字,然而对于家中堆满书架的文学巨著却是一本也看不进去,因此文字写了几十万,进步却十分有限,一直处于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状态,有时还为此沾沾自喜,细想委实汗颜。
因此,对于写作的喜欢,虽非浅尝辄止的假喜欢,亦非深入骨髓非他不可的真爱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既没有全力以赴,亦没有非他不可,只是自以为热爱自以为努力,仅此而已。
爱好是如此,人生其他方面又何尝不是这样?
到底是浅尝辄止的喜欢,亦或深入骨髓的爱恋?
又有几人能看得分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