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思维图示法之气泡图---对比能力
双气泡图,思维能力:对比。
双气泡图可以看作由两个气泡图结合而成。它有两个中心词,分别是需比较的两个事物。在两个中心词之间的气泡中,书写这两种事物的相同点,在两个中心词两侧的气泡中,书写这两种事物的不同点(如图1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7001998/cf6a289f93f0ea63.jpg)
应用范围——对事物进行对比和比较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十分常见,当我们需要从两种事物中做出选择、需要更深刻地认识两种相似事物的时候,都可以借助双气泡图帮助我们完成对比,例如:在超市中遇到两个相似的商品、周末有两个出游方案、去电影院可以坐公交或地铁……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都需要进行对比才能得出结论。
双气泡图的绘制步骤:
1)画两个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圆圈。
2)两个圆圈内分别填入要做比较的事物。
3)在两个圆圈之间画圆圈并用线连接到这两个圆圈,新画的圆圈内填写相同点。
4)在两个圆圈的两侧分别画圆圈并用线连接到对应的圆圈,新画的圆圈内填写不同点。
可以使用Thinking Maps Software绘制关于公共汽车和地铁的双气泡图(如图2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7001998/a0fc552c2402d8b3.jpg)
可以使用知犀网绘制德尔塔病毒和早期新冠病毒的双气泡图,用于对比两者的相同和不同点(如图3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7001998/9076cc9b8407fe35.jpg)
我们也可以使用知犀网绘制Mind Map和Thinking Maps的双气泡图(如图4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7001998/6c6f02d9b9402ce4.jpg)
两种思维导图进行对比,Mind Map和Thinking Maps的相同点为:都叫思维导图,都是可视化工具,都使用图像和颜色,都应用于教育领域,都有拆分和联想两种思维。Mind Map和Thinking Maps也有很多不同点,Mind Map只有一种放射状形式,Thinking Maps有八种形式。Mind Map是东尼•博赞在1968年发明的,而Thinking Maps是大卫•海勒在1988年发明的。Mind Map还叫心智地图和脑图;Thinking Maps还叫思维地图和八大思维图示。Mind Map的关系不固定,而Thinking Maps的要素关系固定,每种图形代表一种关系。思维导图主要训练的是认知,而八大思维图示法主要训练的是元认知,所以长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你的表达、联想和记忆力;而长期使用八大思维图示法可以提高你的思维能力。联想的显因律为:原始的感觉越生动,记忆就越深刻。图像和颜色可以使得图解生动,所以更容易记忆。八大思维图示法侧重思维而不是记忆,所以八大思维图示法不像思维导图那么强调图像和颜色。
对比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的相同的可以进行归纳,对于两种事物的不同点,可以以弱补强或者寻求新解。
我们将使用双气泡图做一个稍微高级的应用,用它来分析《孙子兵法》和《战争论》两者的异同。《孙子兵法》是东方兵书的最高成就,而《战争论》是西方兵书的最高成就,我们通过对比两者来学习,对于两者的相同点,我们可以归纳成为一个军事学的通用核心原则,对于不同点,我们可以使用好的一方的理论来弥补差的一方,或者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理解。
《孙子兵法》中有很多原则,比如“胜兵若以镒称铢”,“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并敌一向”,这些都是讲集中兵力。“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讲的是出奇制胜。“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讲的是打击敌人弱点,还有兵以诈立,知己知彼,五事七计等理论。
德国军事大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总结了战争的核心四原则:
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们所可能动用的一切兵力。
2)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
3)不可浪费时间,行动快速可获得先机。奇袭,为获致胜利的最强力因素。
4)用最高的精力来追随已获的成功。追击已败的敌人实为获致胜果的唯一手段。
这四原则可以简化为:动员一切兵力,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弱点,奇袭和追击已败敌人。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孙子兵法》和《战争论》的共同点有:集中兵力、奇袭和打击敌人弱点。不同点对比中,《孙子兵法》有兵以诈立、知己知彼和五事七计等,而《战争论》有动员一切力量、追击已败敌人和战略五要素等。
我们通过求同归纳,可以得到两大兵书的核心原则包括:集中兵力、奇袭和打击敌人弱点,这三个原则可能就是军事学的核心原则,我们可以再通过战争史或者其他兵书进行对比求证。
对于不同点,比如《战争论》的动员一切力量,这个是不是通用原则,或者其他军事理论有介绍,通过寻找,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军事理论的“统一战线”和动员一切力量的内容相同,并且中国有国共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等成功史实来证明动员一切力量的正确性。《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写道:“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动员一切力量作为军事学的核心原则,理论上有《战争论》战略四原则和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支持,并且还有中国革命各种统一战线成功的史实支撑,那么动员一切兵力作为军事学的核心原则应该是合理的(如图5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7001998/71d5d005bcd2ebed.jpg)
对于五事七计,《战争论》提出了战略五要素,可以进一步对比五事和战略五要素有什么异同。
韦恩图也可以用于表示两种事物相同和不同点,它是十九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John Venn发明的。两个圆圈交叠的区域是两种事物都具有的特性,类似于双气泡图中间的相同部分;而两个圆没有交集的地方分别代表自己和另一个事物不同的特性,类似于双气泡图左右的气泡(如图6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7001998/9b2047a6080119f8.jpg)
《世界十大学习方法》帮你提高学习效率,降低时间成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