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在改变,每一年都会变成新的一天,在这个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面,成功和失败都有一点。--题记
他们说,在这里,没有人会骂你,也没有人会来烦你。当你心情不好时,有一种叫香烟的东西,吸上两口会很舒服。在这里,任何事情慢点想也没有关系,就这样,我离开了那个没有任何值得我留恋的故乡,一个人,漂漂泊泊来到了这个大都市。没有梦想,也没有计划,只是觉得自己好像突然拥有了一双翅膀,用力一掷,就能飞向月亮所在的远方。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大都市,当时的马路还不是很平整,路上来来往往的也就是几辆稀稀拉拉的汽车。但这一切还是很令我感到新奇,很不明白的是,他们是如何让这个铁皮盒子开动的?
当夜幕悄悄降临时,路边的灯就会亮起,各种颜色搭配在一起非常好看。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找到了一份餐馆的工作,老板说,自己当初也是从乡下来的,只要肯干活,就总有出头的一天。来吃饭的人都是开着小汽车的。在当时,汽车的类型就那两种,开车的人,也就两种。第一种人,穿着很好看的外套,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老板说,那种很好看的衣服叫做西装。第二种人,胸前前三个纽扣永远不扣,脖子上戴着又粗又晃眼的金项链,身边时常会有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
而这两种人说话的时候也不一样,穿着西装的人,他们说话总是让人感到很舒服,也会说很多礼貌用语,比如谢谢,不好意思等等。而身边有着漂亮女孩子的人确实比较难伺候的,因为他们随时可能朝你吹胡子瞪眼,甚至拍桌子。对此我很不了解,这么凶的人,为什么还会有女孩子愿意跟着他?而且两个人的年龄相差还很大。
老板说让我在这里好好干,招呼好客人就行了,不要想这些没用的,把店里当做自己的家就好。晚上下了班,就多出去逛逛,看看街上的霓虹灯。
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日子一天一天过,路上的汽车渐渐多了起来,不再像从前那样稀稀拉拉的。而开车的人更多的穿起了西装,说起了礼貌用语,脖子上的金链子不戴了,身边的年轻女孩子也不见了。马路上竖起了红绿灯,路面上画起了一条一条的斑马线。
老板说,现在是和谐社会,都讲起了文明。
可是每天晚上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却发现没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不知老板看到心里作何感想?
后记:
当有感动、有感触的时候自然是文思如泉涌,但如果是任务观点的写作确实味同嚼蜡。老师说多去写写文章对自己有好处,感觉他们说的很对,而且这种说法也很实在。所以昨天写了一篇,今天又写了一篇,明天准备在写一篇,后天接着写。本来今天想些一些煽情的东西,名字叫做《梦的河流》,写着写着就变成了任务观点一般的味同嚼蜡。 于是突然有了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何不把历年来江苏高考作文题都写一遍。说干就干,今年的作文题目就是如上所述。不知道如果我是我今年高考学生,老师看到这篇文章后作何感想,反正我自己觉得能够贯通整篇文章的评论就一个字:烂。一句句如同行尸走肉的句子居然还如此神奇的让我编出了一篇文字过百的文章,这可真是要靠某些伟大的朋友来搞搞新意思了。当然,无论文章中出现的任何潜在意思,都不是真的意思,它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能够完成任务。所以说,后记往往比正文来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