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单位不远的小胡同里,有一家小小的凉皮店,每到中午饭点的时候,门口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穿过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的门脸,迎面看到三四张坐的满满的,却总是清清爽爽的桌子。
每次看到有人进来,老板娘大姐一边手头不停地忙乎着,一边偏着头,用那浓浓的陕西口音问道:“吃啥咧,在这吃还是带走?”她总是表情很严肃,人多人少都是一副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的样子。凉皮切半张,面筋拈三块、黄瓜丝抓一把,再淋上白的蒜汁、黑的醋水、黄的麻酱,最后放半勺红红的辣子,各种各样的调料有十几种,手里的每一道工序、每一种调料都不含糊。
老板娘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每次来都看到她站在门口玻璃橱柜那忙碌的背影。客人多的时候调凉皮,没有客人了就切凉皮、洗香菜、刮黄瓜丝、配调料,再不然就擦柜台、洗碗筷,没有一句废话,基本不唠磕。去的多了,渐渐地熟悉起来,有时也会说几句。她告诉我:“不放辣子不好吃,给你多放点。”“调的放久了味道不好,我把调料给你单放着。”“你要的炒好了,少放油、少放盐,多放青菜的。”
后来慢慢地也会聊聊天,他们两口子来北京好多年了,儿子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儿子实习了、工作了、订婚了。只有当说起儿子,她才能放下手里的活计,兴奋地搓着手,眼睛眯起来,亮亮的、弯弯的,像天上的月牙。
每年他们一家子都会回老家过年,照例会在门上贴出一张告示:“回家过年,正月十五后开业”。老板娘说:“每天都是一大早起来自己蒸凉皮、洗菜、配调料,辛苦一整年了,过年就给自己放个假好好休息一下吧。”有一回过了年二十他们还没开张,打电话一问,原来是儿子结婚了,要等过了二月才能回来,请大家耐心多等几天。听到这个消息,真为他们高兴。
去年秋天,他们租的门脸房要治理,不能续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凉皮店就要关张了。再去的时候,老板娘还在不停地忙碌着,只不过打招呼的方式变了:“你们知道附近有什么合适的地方吗?我们还没找到房子呢。”虽然很着急,但老板板娘还是和往常一样,一丝不苟地调凉皮,一勺一勺地浇上那白的、黑的、黄的、红的调料,凉皮和以前的味道一样,汤清料足、香辣爽口。常来的老吃客们都觉的很惋惜,担心他们在附近找不到合适的房子,以后再也吃不上这么好吃的凉皮了。从我到单位工作,这家店就在,它总是安安安静静地待在巷子的深处,这么一家开了十年的小店,已经成了我们很多人记忆中的一部分,觉得它一开始就在那里,也应该一直就在那里。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到外地待了三个多月,再回来已经快过年了,在我想来,这家凉皮店应该已经迁走了吧,那个总是一丝不苟的老板娘应该很难再见到了,一直不愿去看,怕那里现在变成了别的样子。
开春后的一天中午,我偶尔从小巷子路过,突然发现凉皮店竟然还在那里,之前的房屋经过加固改装,粉刷一新,而且从一间扩成了两间,小小的门脸上依然挂着以前的招牌“杨家凉皮”。
穿过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的门脸,迎面看到六七张坐的满满的,却清清爽爽的桌子,旁边是老板娘正站在玻璃橱柜那忙碌的背影。听到有人来,她转过头,用那浓浓的陕西口音问我:“你可是好久没来了。吃啥咧?我们现在新上了砂锅面、砂锅米线,你要不要尝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