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0次和10000次

读书‖0次和10000次

作者: 匆匆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1-12-20 23:42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匆匆,每天分享一点点,希望每天的分享可以带给你收获,带给你成长~

今天想和大家推荐的是《0次和10000次》这本书

这是一本书中来反观当下的自己得书,感同身受的书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些人一些事~

提到0次和无数次,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家暴有没有?这段时间一直被网络疯传?所谓,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千万不要原谅~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很多时候,习惯成力量,很多时候是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来做主,这个根在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底层逻辑不变,同样的事情很大的概率会不断发生~

其实,这也只是一个事情,实际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存在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比如,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但是他的家庭往往应付不来

一个遇到渣男的女生,后来会连续的遇到很多渣男

虽然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却会无数次的在同一个问题上载跟头。

大部分时候我们能搞得定生活,只是在某一类问题上没有掌控感,其实我们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01 明明那么好,为什么总是遇人不淑?

小李是一位20多岁的都市白领,工作出色,还弹得一手好钢琴,但却总是被自我怀疑困扰。虽然在朋友和同事看来,她聪明、漂亮、善解人意,但她总是说“不不不,连我爸妈都说我很丑、又不是很灵光呢?”

她的父母对她要求很严,为了不让她骄傲自满,也几乎不会表扬她。学习好是应该的,钢琴弹得好也是应该的,至于漂亮,那是影响学习的东西,不该过分关注。

极少有时候,小李在重大的考试、高规格的比赛中拿到了不错的名次,父母有了笑容,也偶尔能从父母跟别人谈及自己时,会有一丝肯定。这些都让小李特别珍惜,那些时候,她会感到很幸福。

为了这为数不多的幸福时光,她练得一身善于体会别人心情和愿望的本领,很乐于关心别人,很在意别人的想法。直到一次又一次的伤心,她才意识到,有人可能不值得她的付出,她的好。

02 走不出的怪圈,原来是顺从在作祟

小李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顺从,完全以他人的需要为自我导向,以此让自己不感到内疚的倾向。

如果小李的父母和男朋友没有对她发火,小李就不会有情绪问题。但小李真的没有情感需求么,实际上她也是期待父母和男朋友的肯定,但她从未表达过这种诉求,以至于让别人认为她并不需要。

很少得到认可和赞赏的童年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它可能会使人无法成长出一个快乐的、自我决定的、自信的人格。

如果你对自己的过往经历有同样的怀疑,但却不能十分肯定,可以看看是否有这些情况:

别人说什么,虽然我不一定认可,但我都不会反对。——努力的讨好别人,避免一切冲突和争论。

好孩子,不生气。——如果对别人发脾气,我肯定会后悔,算了算了。

其实多做一点没关系。——强迫自己有更多的责任感。

身为老好人身边的人,未必会觉得受用,反而会觉得很累。

付出型人格会做很多感动自己的事情,得不到回应会不断的抱怨:

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却一点都不敢动,真是没良心。

但身边的人可能会觉得:

并没有要求你做这么多呀,你可以不用做这么多。

然后,可能会陷入死循环。

最后,付出的人会独自伤心,感叹没人懂自己;身边的人明明很累,但是却不敢再说。

03 如何打破,找到新的生活状态

是不是想从这种困境中走出来,仅仅是有这种想法也是好的,连想法都没有,谈何改变呢?

是不是害怕一旦做出改变就矫枉过正了?作者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改变并不是从卷入冲突开始,她也并不是提倡用冲突解决问题,大多数问题用冲突根本解决不了。

首先,放松心情,在脑子里面想一想。想象平时虽然自己不情愿,但实际却不会拒绝的场景。

想象对方会说什么,自己又会怎么应答,把细节都设计出来,在脑子里面排练一次,如果一次不行,就多排练几次,直到能够娴熟应对。

等到那个场景到来,把设计好的一切演出来。

也许你会说,我曾经这么干过,不管事先想的多好,临场就是发挥不出来。

04 结语

也许你会说,是的,我会一次又一次走进同一个怪圈,但我的表现并不是顺从,怎么办?

吉塔博士用她数十年的研究给出了各种不同的情况:

我们的表现可能是:顺从,回避,亦或是过度补偿。

内心住着审判者可能是:对我们提出过高要求的,对我们在情感上过度索取的,对我们实施惩罚的。

虽然我们已经成年,但在内心深处,还住着小孩:也许是受伤的,也许是被宠坏的,也许是幸福的。

吉塔博士用案例为我们展现,有这些问题的,并不是个例,把这些负面的心理模式向着成人自我转变,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幸福,是一种能力,每个人都可以习得。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所有内容啦,我是匆匆,陪你匆匆成长。

相关文章

  • 读书和读书

    读书只是我的爱好,没想到看的越多心里就越没底,畅销书一箩筐却没有一本读进去的,看到书籍的文案就好像读完这本书就可以...

  • 读书和不读书

    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1月15日,湖南大学学子的朋友圈被一张照片刷了屏,他就是是湖南大学法学院新聘任的...

  • 读书和不读书

    杨绛先生说过: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读书不一定让你功成名就,变成马云爸爸。但...

  • 读书和不读书

    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今天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

  • 读书和不读书

    一直以来,在思考一个问题。 读书到底能改变我们什么?为什么不读书的人和读书的人,他们过的是不一样的生活,好像是两种...

  • 读书和不读书

    中午在饭店吃米线,对面来了一位妈妈,带着一位看着七八岁的小女孩,很懂礼貌。她打开一瓶汽水,不小心洒在地上,溅到我的...

  • 2021-07-16读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之:读书与交友

    读书是和古人对话,交友是和活人对话 学习,除了读书,最重要的就是交友。读书是和古人对话,交友是和活人对话。和古人对...

  • 读书日,和读书无关

    有没有想一起写文章进步的朋友?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还有两天,还有两天后,我还日更不呢?这是个问题。 昨晚下了雨,...

  • 2020目标

    读书, 可以分为纸质书和电子书。 可以分为看书和听书。 可以分为精读书和泛读书。 可以分为为自己读的书,和为孩儿读...

  • 「十万个支持吗?| 兴趣真的没有高下之分」

    读书和玩游戏 先来说说辩题里提到的读书和游戏,为游戏正正名。 有人说读书是正事,游戏是消遣,所以读书高,游戏下读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0次和10000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st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