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也即爱的实质)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的可能性。”
“大多数有心理疾病的人,都不能清醒而客观地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死亡,不妨把它当成‘永远的伴侣’,想象它始终与我们并肩而行。我们甚至应该像唐璜那样把死亡当成‘最忠实的朋友’。也许这听上去有些可怕,却可以丰富心灵,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理性和现实。在‘死亡’的指引下,我们会清醒地意识到: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不敢正视死亡,就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无法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万物永远处在变化中,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肯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永远无法体味生命宏大的意义。”
这段文字是《少有人走的路》中的一段,被这些文字触动,大概是因为自己是回避型人格。关于死亡的话题,我也很不想去深入思考。但是这又是一个永远不能回避的话题,每个人在地球上都有终点,而知道有终点却不知道具体位置,才让生命一直抱有希望。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感受每一个当下,珍惜身边遇到的每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
作为教师,也是如此,和善的对待每一位身边的学生,因为我们的生命交集就在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