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第六章:雍也篇〈6.3〉

读《论语》第六章:雍也篇〈6.3〉

作者: 衣者郭郭 | 来源:发表于2022-07-04 22:57 被阅读0次

读《论语》第六章:雍也篇〈6.3〉

衣者郭郭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颜回即颜渊,死于鲁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岁时。他比孔子小三十岁,得年四十一岁。

【翻译】

鲁哀公问孔子说:“你的学生里面,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也从不重复犯同学的过错。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已经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没有听说有爱好学习的人了。”(傅佩荣《人能弘道》)

【心得】

据说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但在颜渊死后,当有人问起他的学生中谁最好学的时候,他在赞扬颜回的同时还夸赞了他两个优点: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就是不把怒气发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譬如,家长在单位里受了气,回到家里心里不太舒坦,把怨气撒到了家人的身上,甚至责怪起社会或国家来,这就叫迁怒。

想拥有一颗超然的心,离不开实际的修养或德行方面的自我要求。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让情绪打乱了我们的智慧,不要做情绪的奴隶,要用我们的智慧去控制它。

不贰过,就更难了。因为人的缺点往往来自本身的性格。颜渊能做到不贰过,等于针对天生的性格,在自己的生命里面加以改造。

不迁怒,重在待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贰过,则重在克己,所谓“日新又新”。一个是对人,一个是对己,两者都是德行的高度修养。可见孔子心目中的“好学”,是以德行为首要目标,而不只是学习各种典籍,学习之后还须不断努力实践以改变自己为自己所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第六章:雍也篇〈6.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uj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