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余欢水》热播以来,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人性的阴暗、女权主义、忍让与反击……
我总在想,余欢水怎么就这么怂这么爱撒谎呢?
1
他也知道自己撒的谎根本不管用,可是就是忍不住要去隐瞒真相;他也无数次脑补痛击谩骂自己的上司、暴打扰民邻居等画面,可在某一个瞬间他就“压制”住了这些冲动。十年了,他一直被这种“压抑感”控制和折磨着。
在剧中,他偶尔的表现让我们有一种他似乎就是一个正常人的错觉,可是就是某一个瞬间他又弱了下去。
十年前,他一个人从农村来到这个城市,单打独斗事业略有小成,甚至还带了徒弟;买了房子,比老丈人家的还大;十年前的某一天,他即将更加飞黄腾达了,只是不幸出了车祸……
十年前似乎是一个节点,我隐隐觉得他的改变跟那场车祸有关。起初我猜想,他大概是撞伤了脑袋引起了这种特殊的应激反应,或者是车祸的恐惧让他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看到电视剧的后半段,我才算明白了。那场车祸中,好哥们儿大壮去世了。他们俩的摩托车闯了红灯,才引发的车祸,他们俩要负全责。而当警察问起,是谁开的车,余欢水撒了谎。他想,反正大壮已经死了,不如就把责任推到大壮的身上,这样自己就可以免于责难了。
这一个谎跟了他十年,对大壮的愧疚感也跟了他十年。这十年,他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他害怕被揭露。所以他处处压抑并隐藏着自己,他没有朋友,他不敢有,万一那个丑陋的自己被发现了呢?他尽可能地对身边的人忍让和付出,因为他觉得自己有错,他需要对这个世界进行弥补。补到什么时候?他不知道,他只知道都是他的错,他不能一错再错。
直到知道自己胰腺癌晚期,将不久于人世,那个压抑的阀门才“轰”的一下打开了,管他呢,反正也快死了,我好也罢丑也罢,不在乎了!至此,他才开始释放甚至是放纵自我,我们才看到一个真实的余欢水,脑袋灵活、性感刚硬,这才让我相信了他就是那个能在这城市混得风生水起的人。
无疑,余欢水的愧疚表眀,他不是一个良心丧失的人,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是个好人,他甚至希望三个丧尽天良的领导能够去自首,可惜了,这三个人自始至终都对自己做的事情毫不羞愧。
愧疚感虽是良心的证明,但过重饭愧疚感却会让一个人“压制”真实的自己。
2
“良心”这种东西,在小孩子的身上尤其突出。
生活里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孩子:爸爸,我想要这个玩具。
爸爸:我和爸爸辛辛苦苦工作,每个月工资才够吃饭和房贷,你上学也要花钱……
孩子:那我不要了,我要懂事一点。
妈妈:孩子,来吃水果!你看妈妈工作这么忙,还帮你把水果都洗好切好,等妈妈老了,你可不能扔下妈妈不管啊!
孩子:嗯,我不会对不起你的。
爸爸:我昨天晚上算账算了很久,总算能腾出一点钱来给你报补习班了。
孩子:不用浪费钱了,我自己加倍努力,一定可以学好。
老师:这是你爸爸在工地上辛苦搬砖的照片,你看着没感觉吗?他这么辛苦为了谁?你竟然连作业都不写!你对得起他吗?
学生:……
父母、老师都知道,小孩子是最善良的,所以他们懂得利用他们的善良,通过某些渲染来让孩子对自己真实但“过分”的行为和要求产生愧疚感,这种愧疚感使得小孩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变得“乖巧懂事”。
这种“懂事”只是暂时的,小孩他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并且做一些“乖巧”的事情来迎合大人,以弥补自己之前的“过分”。
一旦他们像余欢水那样,突然开了窍(大概12~14岁左右),从前乖巧懂事的孩子会突然变得叛逆,他们渴望释放自我,做真实的自己。
这个时候,父母如果继续主张用“愧疚感”来进行感恩教育,那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他越来越不会感恩,因为他们压抑够了,终于快成人能自己当家作主了,谁还想迎合你呢?
如果孩子的三观是正的,他会为了做更好的自己而继续按自己的规划努力着;如果孩子早期缺乏三观的教育,那么他会过度放纵自己,最终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谁都说不好。
那些看似懂事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放肆越来越冷漠,之前有多压抑,之后就有多放纵。
3
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一个朋友小时候爱吃炸鸡腿,他妈妈说,炸鸡腿不在家庭预算之内,是额外花的钱,所以每个星期只能吃一次。这个学生就很懂事地同意了,因为妈妈这样说让他觉得自己想吃鸡腿的愿望是不合理的是过分的。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吃鸡腿,他边吃边说:鸡腿太好了,等我长大了赚到钱,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炸鸡腿吃个够!妈妈一听,就生气了:我为了你能每周吃上鸡腿精打细算,你赚到钱的第一时间竟然是想着自己!
他说,他后来再也不敢在妈妈面前说真话了。在拿到工资的第一时间给妈妈买了一个养生泡脚桶。快结婚的时候,把自己婚前工作的积蓄都拿给了妈妈。看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他根本开心不起来,因为他觉得是在弥补当时那句话的过错弥补这些年对父母辛劳的亏欠。他讨厌这种欠着父母的愧疚感,有时压得他喘不过气,于是越来越少跟妈妈交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抗拒看见父母的辛劳,有了困难也不想找他们帮忙,因为他不想再亏欠他们 。
这种愧疚感让他在这个城市里过得非常孤独,他对朋友从来都只是付出,有困难从不找朋友帮忙,只是一个人默默支撑着,估计是害怕亏欠吧。后来发现自己不太对劲,查出患有中度抑郁症,又经历了工作和生活上的打击,他渐渐开始隐藏自己,后来与我们都断了联系。
如果当初他的妈妈说:你喜欢吃炸鸡腿,妈妈愿意给你买一桶,但是它很不健康,所以我们一周只能吃一次。如果他的妈妈每次都让他感受妈妈是无条件爱我的,我的内心她是尊重的,并且是为我的健康着想的,我想他也不会养成这种抑郁的性格,他那样聪明的人,应该会活得更加潇洒吧!
哪个孩子不爱自己的父母呢?哪个孩子不懂得感恩呢?只是有的父母自己缺乏安全感,并把自己的焦虑化成这种“愧疚感”加注在孩子的身上,逼迫他们补偿性“感恩”罢了。也许,还会换来孩子的报复性“不感恩”。
最愚蠢的父母,应该就是用“愧疚感”交换亲子情吧!
每个人都没有丧失掉自己的良心,每个人都懂得愧疚。只是一个人一旦被这种愧疚感控制,那么他就是一个压抑自我的人,最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