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又一次刷手机,流连于微信公众号的故事。
12:31分。
很多次了,睡前不是看脱口秀视频,就是看情感故事。似乎没有手机,就很难入睡。睡前阅读,很难静心。
在清晨6点早起,准备早餐,送娃上学。上班的精神头也不差。有时,眯会眼。有时,继续刷。很难想象没有手机的日子。工作、学习、联系……
忙碌的日子,刷手机偶尔是放松。
连着两周加班之后,终于正常休假了。昨日,用一天的时间捣鼓完厨房、卧室。多余的玻璃碗、火锅底料等小件赠同事。冰箱里有袋鸭骨头,冷冻了两年,将TA解冻下面条,很美味。

帆布包有10个,挑了两个新的送了老妹,外带一个八成新的行李包。
衣橱整理之后, 终于狠心将已经打包的娃的旧衣进行赠送或丢弃。我的一条连衣裙,4年未穿,一直不舍得处理。雅诗兰黛的小棕瓶、安利的香水瓶,空置多年,拿到门口要处理了,又收回来。看着衣服想起娃的娟秀样子,看着裙子想起自己以前的曼妙身姿,看着灵巧的化妆品空瓶想起赠送者的心意,以及我可以到享受的尊贵感。不舍的不是物品,是留着记忆里的美好印象,曾经拥有的念想。
书房,是我最难抉择的处所。前一周,下决心要把一袋书捐赠,已经带进图书馆。但在交付前,我变卦了,把书又拎回来。袋子里的书好像有魔法,在提醒我:
书还有用呀,你难道不想再读读?
这么捐了,你一定会后悔得?
……
我无法抵制,所以落荒而逃。
因为难啃,所以更要慎重对待。打算五一期间,好好与书进行对话。当然,书房里也有很多小物件,四处淘宝而来。
这样计划着,有些小瘀堵的心境舒畅许多。因为要整理的物品很多,很想一下子把所有事情处理完成的急性子容易滋生焦躁。
实行“消费限制”,我的购物欲望寡淡,发现家里囤积的物品很多。或许擅于收拾/收纳,数量超过自己的心理假想。无法想象,十余年前,我仅仅拎着两个行李箱入住新房子。当时,还觉得衣物不够,挂不满一格衣橱。而在2018年入住第二套新房时,觉得4个柜子肯定够用了。昨日才惊觉,除了柜子,榻榻米的暗格,外添的简易衣架,都塞得满满当当。先生很想做的酒柜子,因被我嫌弃而未安置,但不知不觉间,也添了十余瓶各色的酒——啤酒、白酒、黄酒、葡萄酒、自酿果酒。
我曾经劝婆婆不要囤积袋子/报纸/纸板箱,我自个何尝不是囤积衣服/书/小物件……或许,囤积物品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有一位老太大囤积着到国外办展了。

另,生活往往有突发的状况——孩子补牙、爱人旅行等,这又逼迫着我去实践“手有余粮,心中不慌”。
应对生活无常,是有底气的准备,还是自我安慰,有时也是陷入自我斗争、自我阿Q中。
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