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西安的骆驼巷位于西门内西大街以南,北起西大街,南到菜坑岸,长150多米。
据说,古时候骆驼巷曾名‘骆驼店’,因为其紧邻西门,很多从西部来的商队都在这里停脚,巷子里有很多旅店、客栈,而那时骆驼又是西北地区的主要货运工具,商人们休息时,也要给骆驼提供歇脚的地方,因此这条巷子里可能常常停有骆驼,从而得名。
鹧鸪天·西安的骆驼巷怀古
巷在西门内南端,骆驼歇脚意悠然。路头于北起城右,巷子南伸菜岸缘。
骆驼店,靠西垣,如今街道拓更宽。昔时驼队风光秀,溢彩流光新幻天。
西安的骆驼巷的前世今生———
在古老的西门内南侧,有一条短小的巷子名为“骆驼巷”,一眼就能看见尽头是多数人对它的第一印象,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靠近它,去探寻悠悠岁月中的美妙故事。
骆驼巷,北到西大街,南至菜坑岸与夏家什字交会的路口,全长不足200米。据《西安市地名志》记载,1966年,骆驼巷曾改名反帝八巷,1972年恢复“骆驼巷”的叫法。
“听长辈说,骆驼巷的得名可能是因为其形状从地图上看,就像一匹骆驼。”土生土长的老住户卫小平告诉记者,过去的骆驼巷并不像现在这样笔直,而是在路中段拐了一个弯,向西延伸,再拐向西大街,本世纪初街道拓宽取直,才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而有地名研究者则认为这种“因形状得名”的说法可能性并不大,他们认为,更有可能是因此处曾常有骆驼停歇而得名。据说,古时候,骆驼巷曾被称为“骆驼店”,其紧邻西门,且巷子里有很多旅店、客栈,很多从西部来的商队都在这里停脚,而骆驼又是当时西北地区主要的货运工具,自然也要有喂食休息的地方。长此以来,成群的骆驼就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线,也影响了街道的命名。《西安市地名志》中就记载为:有驼队客栈而得名。
有80多岁的老住户回忆,儿时曾在巷子中段的拐弯处见过或站或卧的骆驼,抗日战争时日本人轰炸西安,骆驼就逐渐少了,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骆驼就渐渐没有了踪迹。
今年59岁的卫小平并没有关于骆驼的记忆,但他也见证了多年来骆驼巷的发展变迁。“以前的路只有现在的一半宽,都是石子路,也不好走。往南走是一片菜园子,地势也低,现在也能看出来,骆驼巷北边高、南边低。”卫小平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左右,只在现在骆驼巷、菜坑岸、夏家什字的交会处以南,有一处公共厕所,8个位置,为3条街道几百户人服务,基本上每次去厕所都要排队,让他觉得甚是闹心。
相较于骆驼巷,在人们心中,坐落于骆驼巷1号的西安市第七十中学似乎更能代表这一方土地。由于独占骆驼巷一侧,市七十中已经成为骆驼巷的地标性单位,不少人也是因市七十中才知道了骆驼巷。可以看到,如今,骆驼巷西侧的文具店、饮品店、饭店、打印店等,顾客也都是以学生为主要顾客群体。
通过翻阅资料可以了解到,市七十中的校址以前是建于西岳庙内的夏家什字小学。而关于这座西岳庙,卫小平说他也只是听长辈说起过,自己并没有什么印象。从《元奉元城图》中可以看到,元代此地已有这座西岳庙,清康熙《陕西通志》中记载,明正统年间,重修了西岳庙。至于后来西岳庙什么时候,因为什么而消失,我们不得而知。
卫小平现在和老伴儿住的骆驼巷2号建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从低矮阴暗的平房到水电齐全的单元楼,从在拐着弯儿的街道上和小伙伴滚铁环、打沙包,到如今坐在路边看车来车往、学子嬉笑而过,翻天覆地的生活让他时常感到不可思议。
2022.02.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