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在他背后也有许多为人不知的小秘密。
每一个皇帝,都会编很多事情在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也不例外。史书上说他出生的时候。满地放红光。导致邻居都以为着火了。就这样,朱元璋的爸爸朱五四,为朱元璋起名叫做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做朱八八。但是,纵使这样,也改变不了朱元璋小时候悲惨的历史。
元末的时候。老天已经为元朝挖好了坟墓。甚至也写下了墓碑上该写的话。石人一只眼。黄河挑动天下反。政府发了很多粮食救灾。但是官员们一次再一次的,减少粮食的数量。实际上发到朱元璋家里的粮食。也只有三粒米而已。过不了多久,朱元璋的哥哥饿死,朱元璋的妈妈饿死,朱元璋的爸爸饿死。而朱元璋却没有任何的钱可以安葬这些亲人。他找到了以前,他爸爸经常给人家干活的刘地主家。希望刘地主可以借他一块地使用。刘地主却把他赶走了:他给我干活,我也给他吃饭了。朱元璋只好用门板装着自己父亲的尸体到处走,天下之大,却没有一块地属于他。最后终于有人可怜他,于是给了他一块可以安葬他父亲的地。安葬好父亲后朱元璋决定去当和尚。在元朝的时候和尚可以做自己的生意,和尚可以吃酒喝肉,和尚甚至可以结婚。每一个和尚都在获取快乐。寺庙中的佛祖上的灰,根本没有人去擦。朱元璋的到来,仿佛是承担了这些苦活。朱元璋每天都是干这些又苦又累的活,挑水,擦地,擦灰。换来的却只有一些吃剩的饭菜。终于寺庙也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每一个和尚都要出去化斋。朱元璋在寺庙里面呆了三年,终于决定出去闯荡一番。
当他好不容易拥有2万人的手下的时候。他遇到了以前的领导。他只挑了38个人走。其余的人都给了他以前的领导。后来,朱元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常遇春,徐达,李善长,刘伯温,朱文正,汤和,李文忠。并且朱元璋也占领了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地方——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但是这里并不好。左右受敌。张士诚,陈友谅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反叛者都在这一带附近。朱元璋就用自己精准的判断力,判断出了要先攻打谁。张士诚只不过是一个小角色。并且不懂得发展,只想守住当下就好。而陈友谅却具有军事实力。所以说如果先攻打陈友谅的话,那么张士诚一定不会去营救陈友谅。如果先攻打张士诚的话。陈友谅就算砸锅卖铁也一定会去营救的。已经做好判断了,就剩一件事了。打。
陈友谅率先发动了进攻。他的目标是洪都。洪都的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当朱文正到达洪都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纨绔子弟。整天只想喝酒。但当陈友谅60万大军到达洪都的时候。朱文政收起了,那副酒鬼的脸。而换成了一张让陈友谅,一辈子都难忘的一张脸面。洪都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勉强够用。但朱文正竟然还分配完之后,还能余下2000多人。这2000多人将在以后有重大用处。当一扇门马上就要被打开的时候。这2000多人迅速投入战斗。保住了洪都。最后迎来了总决战。陈友谅擅长的水战。在最后一时刻也失去了效果。他的船只迅速就被朱元璋打垮。
正如朱元璋所想的那样。一直到陈友谅的灭亡。张士诚也没有派一兵一卒来投入战斗。陈友谅都解决了,还怕张士诚吗?很快朱元璋也把张士诚收拾了。就这样,朱元璋成功建国。
但是在建国之后,朱元璋的种种举动,却让后人很难理解他。他将所有的名将基本上全部杀光了。他还废除了大臣。他认为大臣就是将所有皇帝的权力,集中起来的东西。我打下的江山,但权力却是你的。这可能吗?所以胡惟庸案,蓝玉案。都是朱元璋废除大臣的一种手段。而且朱元璋是一个机器严谨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写给他的后人看。里面的事情都是跟他有关的事情。比如说吃饭吃多少?吃完饭走路走多少步到哪里?要怎样处理问题等等等等。就这样一本书给后代看,我想是个普通人看都看不下去。但是他虽然废除了大臣。但历史给他安排了一个更恶心的角色。内阁。那个可以说是活皇帝。皇帝根本没有自己的权力。甚至有的人直接摄政。所以其实朱元璋根本什么都没干。
这就是朱元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