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朝花夕拾》之社会

《朝花夕拾》之社会

作者: 红_342c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12:17 被阅读0次

社会

北航实验学校初一1班  郑一杨

小作者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早年时期往事的一部散文集,本书中夹叙夹议,通过早年时期的往事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朝花夕拾》中,作者赞叹了具有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阿长,严谨认真的藤野先生,热诚正直的范爱农等人物;也讽刺了以欺骗病人来赚钱的“名医”,虚伪做作的衍太太,以肉麻为有趣的《二十四孝图》编者等。

        以《二十四孝图》为例,这里面写了许多孝子的故事,但这些孝顺是愚孝。其中,鲁迅先生最讨厌“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听着都让人有些恐惧,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儿童,命运是那样的悲惨。而这些事还被大力鼓吹,可想而知封建社会的黑暗。

        《五猖会》也讽刺了封建社会。鲁迅先生眼里的父亲形象是很复杂的,鲁迅先生爱他的父亲,想必他的父亲也是爱鲁迅先生的,但父亲很严厉。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儿,但在要去五猖会之前,父亲却要求鲁迅先生必须背过《鉴略》。其实《鉴略》这本书是很好的,看懂《鉴略》就能了解从古至今发生的事,但那时的鲁迅先生,并不懂这些,他只知道要把《鉴略》背过。是谁造就了这些?父亲。仅仅父亲一人就能造就了这些么?不是。是整个封建社会造就了这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虽然对学生相对较温和,但当鲁迅先生提出问题后,他却很不高兴,脸上还起了怒色。后来鲁迅先生才知道,学生是不能问这些的。旧时的封建社会,不懂却不能问,只能死记硬背,学习也是够枯燥的,生在封建社会的儿童是多么可怜啊。

        封建社会中的学生,从小就没有受到好的教育,长大之后呢?《琐记》结尾处提到鲁迅先生和几个同学想去日本时,向一个留学生讨教经验,留学生就用袜子和日元骗了鲁迅先生的钱。为了一点钱,留学生放弃了自己应有的道德。而到了东京之后,那些学生就开始寻欢作乐,他们对于民资的麻木,也是使得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封建社会除了教育的可悲,医学也是可悲的。封建社会巫医不分,“名医”陈莲河先是找一些偏方来赚钱,之后直到鲁迅先生父亲快去世时还神色不改,他拿着病人家属的钱却胡治乱治,更可悲的是还没有人去反对他们,可见封建的思想已经深入到人民的脑海里了。

        正是因为这些鲁迅先生才写出文章,《朝花夕拾》不仅仅是回忆早年时光,还写出了社会现状,这才是鲁迅先生想表达的。他希望,可以没有那些封建的条条框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相关文章

  • 《朝花夕拾》之社会

    社会 北航实验学校初一1班 郑一杨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早年时期往事的一部散...

  • 2018-02-26

    朝 花 夕 拾 全 书 读 后 感 读了《朝花夕拾》之...

  • 《朝花夕拾》1

    《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 《朝花夕拾》是鲁迅...

  • 【名著导读】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填空题50道

    朝花夕拾 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 ___________ 。 2.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______ 人称...

  • 《朝花夕拾》—读后感—名言

    《朝花夕拾》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清末明初的生活图卷—封建的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囚禁。全书语言简洁柔和,正是鲁迅先生...

  • 朝花夕拾之孔乙己

    小伙计是本文的线索人物,他见证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面对别人的不断示问,他表现得迂腐不堪,对功名十分渴求,他...

  • 《朝花夕拾》之《后记》

    《后记》是鲁迅先生对《朝花夕拾》的全部总结,有以前一些故事中错误理解的更正,有更多的内容拓展。 在...

  • 朝花夕拾之白光

    陈士成一连十六回都没有中举,心中十分渺茫,恨官们有眼无珠,可无济于事,因为没有地位,没有金钱,他的前程被无...

  • 朝花夕拾之明天

    单四嫂子的孩子染了病,她心中急得很,因为家里不景气,兴许到明天,可明天不见好,又加重了,后死在了她怀里。她...

  • 朝花夕拾之社戏

    讲了唯一看过的两次中国戏,难忘的是故乡看过的社戏,乘着船去看戏,别有一番风味,很远声音朦朦胧胧,以为歌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朝花夕拾》之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zq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