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日历,这是收到你来信过后的十多天。本来我也想尽快回复你,可是想到写信是一件严肃、难得的事情,不免有些心理压力,让我紧张期待,又拖延逃避了。于是过了并不平静的十多天,除夕、过年、年酒…不平静的心情在某一刻突然安静了下来,然后我坐在沙发上开始心平气和地给你写信。
我经历了和你很相似的留校生活,一个人,上网课、做PPT、写论文、吃饭、睡觉、胡思乱想。不同之处可能在于,他们走后,我经历了两三天的混乱期,昼夜颠倒,报复性地放纵。后来迫于ddl压力开始调节作息,便喜欢上了一个人的寝室生活。在阳台上蹲着吃螺蛳粉、起床时打开手机外放喜欢的播客和音乐、趴在阳台上发呆不用思考如何跟室友聊天…后来害怕一个人在寝室阳了没有人照顾,匆匆买了机票就回家了,离开时非常不舍。但是幸好广州只有一点点冷,不然我也会受不了(笑)
你把回家乡的感受形容为“萧条”,而不是亲切、温暖、放松,让我很难过。因为这是现实。 也许是我太过懦弱,看见“现实”两个字就浮想联翩,陷入悲观的漩涡。家乡的萧条,不怎么容易赚的钱,难以预测的就业趋势,还没有酝酿的毕业选题,俄乌局势和世界第三次大战,核武器…现实,外在事实,我,此刻内在的沉思,两者之间的距离忽远又忽近。我把这种感觉归结为:现实感的缺失。
很高兴你喜欢广州,我还未去过佛山,也许有机会可以一起再去探索广州这个奇妙的城市。我在武汉度过了四年的宝贵时光,在我的意识里,它是一个保守、沉稳的城市,容纳着众多的大学生以及还算自然的山、湖、江,不那么炫目出彩地讨每一个人喜欢,也不那么单调、庸俗。重庆是我每次去武汉都会经过的城市,总是匆匆过客般撇了它一眼。也许我也该读读你写到的何伟的书,继续拓展了解一个城市的方式。
回家的日子是无聊的孤独的空虚的。也许在学校也一样,课程、发表、同门、导师、论文这些因素交杂在一起,令人暴躁烦闷,回家后好不容易摆脱了这些痛苦,却发现自己变得赤裸裸地面对着“自己”,得闲质疑存在的虚无。
我靠着囫囵吞枣的读书和观影来逃避这种空虚感、逃避自己没有朋友社交的失落感、逃避没有什么长处得以消磨时间且又满足虚荣心的失败感…安静下来面对自己的这些负面感受,虚弱地寻找一些慰藉,同时又有一种幽灵般若隐若现的信念:我会在自我否定中获得新的力量,让自己更强大。
最近的生活忙碌、痛苦、又富有意义。其实在自己身上花的时间很少,我终于开始试着和弟弟深入聊天,帮忙准备年夜饭、年饭、年酒,更加大方地和亲戚交谈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沉默地保持距离。
和家人亲戚们拉进距离唯一最令我痛苦的是,让我如此真切地观察到了所谓每个家庭的“一地鸡毛”。视而不见、或者保持距离就不用承受这种过于真实而让我心碎的痛苦,这是我以前的选择。今年的我好像更加勇敢了,不因为可能会受伤而逃避,也许我能有所分担和弥补,也许我也会享受参与的快乐。但说实话,我最享受的还是一个人的生活,这些改变也许是被迫承担家庭责任罢了(笑)。
前几天钓鱼发现了一只可爱乐观的小土狗,把他分享给你好啦~我喜欢狗狗,很多时候也想像他们一样单纯快乐地相信人类,忠于人类,爱人类。但愿你不讨厌他,照片并没有现实中的他可爱。
祝你今天也要开心。
弟弟和狗=“两只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