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一、焦点治疗的13种技术:
1、一般化:将来访者的问题描述为普遍性、一般性问题,来降低当事人对他问题的痛苦,让来访者得到宽慰。
2、关注咨询前的改变:来访者在咨询前已经有了一些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有效行为或改变,咨询师在短程治疗进行到2-3次以后利用他所谈到的这些有效行为去给他指导,或给他建立一个行为方案或有效方案。它的作用相当于例外的一种形式,开发当事人已有的力量和资源,增强当事人的自信和信心,利用当事人有意或无意做过的变化,去让当事人从自己的经验获得解决思路,强化方法。
3、预设性提问:询问他生活中的其他人对他的麻烦有什么看法,尝试把当事人引到别人的眼中去看自已。治疗师使用语言产生暗示,企图改变当事人的知觉,并使当事人向正向的、积极的方向去努力,预设性提问的目的就是要达成一个方案,去增强他正面的体验,并且通过言语的暗示技术、催眠技术让他觉得完全重现那些成功解决,这就改变了当事人的知觉。
4、量化提问:让来访者对问题产生一个清晰的看法。同样在引导他解决的时候,逐渐地进行稍稍地有些改变,增加来访者的关注比例,让他对这些细微变化敏感,通过量化的方式让他有一个判断。
5、赞许和鼓励:当来访者找到例外,治疗师会用略微夸张的方式为他喝彩,振奋性的鼓舞,进行正强化,推进一个正向力量的工作,用正面的情绪引导来访者的正面情绪。
6、关注问题改变的最初迹象:让来访者关注改变是逐渐发生的,焦点治疗的假设之一就是小的改变会引发大的改变,引导当事人从最初的改变入手,展开一个积极的行动。焦点治疗关心已经解决了什么,这也是咨询中的变化,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是要提醒来访者去关注的。
7、奇迹提问:问题的解决和原因没有必然的关系,奇迹提问重在引导当事人的问题导向未来理想状态的时机和目标确定。比如治疗师说当这个问题解决你会不一样吗,如果这次是你最后一次离开咨询室,你希望看到自己变成什么样子。假设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今天到了我们互相要告别的时候,按照你理想的想法,你现在会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此类提问把来访者推到一个理想状态,要让他产生正面的感受。
8、关系导向的提问:询问来访者生活中其他人可能对事情的看法,把别人的视线引进来,把来访者的行为和别人的感受连接起来。
9、例外提问:凡事都有例外,找寻求助者经验中成功的被自己忽视的解决方法。例外蕴涵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运用当事人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可以增进当事人的自信和自尊。
10、做改进计划:每次咨询以后根据情况给来访者布置一个改变方案,或叫家庭作业,让他去寻找例外,进行自我探索,对已经找到的有效行为进行强化,巩固我们在咨询中给他的信息刺激。
11、EARS的提问:第一次咨询结束后,第二来咨询时,会问E就是给出例外提问,问他这段时间有什么例外发生吗,在上一次到这一次有没有什么不一样呢。A就是要扩大他所说的不一样,分析这些情况产生的因素,R就是赞许增强他的正面感受力量和勇气。S就是再次提问再次探索,还有什么是更好的呢,假设在上一周你做了什么,会看起来更好呢。EARS的提问,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给他赞许并且鼓励他,增强他的正面体验,接下来问他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12、应用提问:人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引导当事人看到困境中的积极因素,因为困境不是真正的困境,只是变化太小没有被看到而已。从来访者内心去获得那些力量,要从他的提问里去问到,要从他的内在找到力量。
13、再次咨询的重点:在一次、两次、三次咨询后询问有什么变化吗,你怎么做到的,接下来你还会这样干吗,你怎么去面对可能的挑战呢。如果来访者的问题变得严重或者没有变化,那可以问你做了什么让问题看起来更糟。焦点治疗师不会把来访者的症状变得糟看成是不成功,而是要利用这样的一个提问技术让他意识到你做了什么让情况变得更糟。或者虽然他的情况没有改变,我们还是可以说你做了什么让情况看起来还没有变糟。同样,我们也要以用量化提问,上次我们打了几分,这次我们再来打一个分数,看会不会不一样。
二、焦点治疗的过程:
引导个案正面的思考,并且开发自己正向的资源,减低面对改变的恐惧,缓解负面情绪,使来访者带有希望与信心。
焦点治疗里有一个设置,在建构解决问题的对话里常常需要40分钟,透过建构解决途径的对话框架是要包括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和假设解决的架构以后,完成数据收集和确定目标,往往会用10分钟休息讨论和思考,这10分钟我们不去讨论他的问题,而是讨论一些因此而产生的思考和讨论,正面的回馈10分钟。在最后的咨询10分钟,我们可以给他一些我们讨论、思考过程的总结,包括我们前40分钟做到这些解决问题的对话系统,我们要给他一些正面的回馈,要抽离出我们看起来有效的信息给他强化,同时布置任务和作业,让来访者接下来的行为有一个具体的方案。
三、关于解决问题的咨询风格:
1、在一个整合式的家庭治疗里从来不认为症状是孤立意义的,一直认为症状在有力地改变着现实,所以症状具有它的功能,症状是有意义的,症状不是多余的,只有我们做一些变化让症状看起来多余,假如症状是一个补充是一个改译,是一个间接平衡的支撑,我们达成另一个支撑让这个问题变得多余,这就是在解决问题中如何让这个问题看得是不必要的。
2、问题导向思维的核心观念:
第一是因果关系,凡因必有果,就是创造它问题的一个原因。
第二是惯性,往往一个问题产生以后,这个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会发生重组,变成一个平衡,是以症状为中心达到了一个平衡,这就是由于问题的惯性、思维的惯性、感受的惯性造成的问题。惯性产生后假设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它就会永远存在。
第三是有害性,只要有问题,问题就会妨碍我们,这也是一个问题导向的习惯思维,假设我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就会受到问题的妨碍,这也是问题所构成的惯性思维。
第四是责任人,只要有问题,就一定有肇事者,一定要有人来承担责任。
3、问题对感官有什么功能呢?当我们建立了一个问题以后,我们都会突然重组了感官系统,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会改变,知觉会改变,它会给我们视觉带来狭窄性,缩窄为管状视觉,让我们被问题催眠,让我们觉得我们被问题控制了,或者我们有了问题以后我们对存在的感觉不一样了,实际上在问题导向的咨询里面就要来处理这种由问题构成的催眠系统。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让来访者在咨询的过程中赘述,因为赘述的结果就是我们被来访者催眠,我们陷入了跟来访者一样的困境,很多治疗师感觉到无力感,感觉到耗竭,其实就是由于过多的接受了来访者的负面信息,和他赘述的信息。不要过多地听某一种信息,哪怕是一种健康的信息,带来的感觉也是糟糕的。
4、问题导向的咨询师临床咨询的思维过程:第一假设我是足够够格的那我就一定能看到来访者的问题,第二如果我看到来访者的问题我就能够找到促进他改变的方法,第三如果来访者没有改变就说明在哪个地方我错了,第四如果来访者改变了说明我对来访者的引导是正确的。
5、问题取向的治疗师特征一一定对规则忠诚,刻板地追求所谓最准确的理解,按部就班的、一丝不苟的去按照心理学的设置去工作,不考虑当事人的需求和感受,只是关心他的理论是不是被证明是正确的,唯一的做法就是在当事人的内在找到符合理论的描述。
特征二对错误的允许性很小,所以他经常会被挫败,他经常会因为来访者的变化或不变化,或者变化没有按照他理想的方式去进行,而感觉到耗竭、沮丧、苦恼、焦虑。缺少灵活性,不敢变通,他的内心逻辑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如果我的治疗对来访者无效,那就证明我是错的。
特征三他需要强烈地去解释来访者为什么有问题,因为他需要知道这个来访者为什么会有创伤,为什么会有一个社会适应障碍,找不到原因他就会很焦虑,他比来访者还不能容忍症状,他总是背着抗着拉着来访者往前走,当他放下来访者的时候,来访者就发现他的问题变得更糟糕了,治疗师成了来访者的替代品,仿佛他经历了来访者的所有痛苦。
6、问题具有情景性、时间性,有它的自我构成。问题的自我构成是说当问题产生时候它可以自组织,要考虑到问题的自组织,回避信息、把因果逻辑这种线性关系思考转为一种非线的关系,
7、解决问题取向的咨询师不那么关心过去发生了什么,也不在意谁是问题的原因,而着眼于改变,什么样的改变可以让问题看起来不同,他把关键想法都归结到缩减问题,缩减到问题解决,这样的治疗师也不在意谁是问题的受害者,而关心谁在问题中获益,有了这个问题谁会更好呢。往往谁最先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人是最需要这个问题的。而往往受害者正是获益的那个人,那么如何把一个受害者变成肇事者就很重要了。
8、问题导向治疗师的咨询策略一: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问题导向的治疗师试探问题解决的深度,尝试否定它看看来访者的反应,看看能不能通过简单的方法把他从问题里面剥离出来,或者否定他的程度他的深度,试图在浅的方面去讨论它。或者有些时候故意看不到问题在哪,或者故意削减当事人的意识,故意改译它、激发当事人产生新的构想,这就是在对问题做处理,消退来访者问题的观念和意识。
策略二破坏来访者的合理化,破坏来访者的内在合理化、破坏他的逻辑、瓦解他的结构、破坏他的叙事,破坏他的内在合理性,是问题解决治疗师的一个惯常做法,一定要让来访者带来的故事变得不完整,变得纯粹是个人的决定,不是被问题控制下的决定。这就是我们要来索引当事人的责任,一定要让来访者承担责任。要把受害者变成肇事者,要抽离重要的观念。
9、问题解决的治疗师重视的就是信息的力量,咨询中完全抽离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的那些假定和解释,在交谈中小心地去寻找到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通过均衡信息的方式去工作。
10、引入多重信息去平衡来访者内心的知觉
,去影响他的知觉体系,利用信息去干扰他。对治疗师来说掌握更多的解释系统、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系统、尽量回避心理学的解释系统,要重建解释系统。
11、对任何问题的解决只是需要有一个最有效的解释,一个聪明人就是擅长选择最佳解释的那个人,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会有一个合理化有一个解释支持着他保持着快乐和幸福。
12、要重新合理化,放弃过去问题导向的合理化和解释,而是要创造全新的解释,即改译技术。问题解决的治疗师是针对语言和结构的工作,是试图去改正来访者固有思维方式,他不关心内容,关心来访者内在逻辑,引导来访者采用新的逻辑去思考问题,并且研究行为背后的动机。
13、问题解决的理论:一是钟摆理论,钟摆的摆动它是一个正旋波,就像易经这样它是起伏不停的,生命就是像易经这样起伏不定的过程。所以钟摆理论就是讲当钟摆摆过来的时候一切看起来就好,摆过去的时候看起来就不好,它不是说有什么原因或者需要解决什么。二是时间序列,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关于时间序列的渐变过程。三是系统组织,讨论当一个事情、一个问题被确定以后这个系统组织是怎么被重建的。
14、短程治疗师注重的是资源取向,当一个来访者来了我要跟他共同创建一个话题,去推进这样的咨询。当知道来访者有了问题以后,并不急着解决,而是建议他把问题看成是资源。当一个问题并没有改善的时候,我们可能愿意等待,鼓励来访者可以继续保留他的问题,当来访者的问题有些改变的时候,治疗师会视情景而定,每次都会创造一个新话题去维持一个治疗关系,去解决一个新问题。只关心有效,不关心对错。
15、所有问题都是重要的;所有经历过的经验不管好的坏的,都是有价值的,;所有经历过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在短程治疗里把这些观念悄悄地移植给来访者,这是一个促进来访者正面感受,资源取向、更有效地做法。这三个方面是改变了来访者的一种思维逻辑,是处理了他的一种非此即彼的结构。在咨询中我们悄悄地把这些信息偷渡过去,让它成为他内心升起来的信息,这样他就改变了他的症状,改变了他的内在逻辑,就对他的症状、问题有更大的容许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