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人生的智慧》里面说,礼貌好比是假币,如果你连假币都吝于花费,就不聪明了;当某人表现的相当粗野无礼,相当于脱光了身上的衣服,赤裸着站在公众面前。读到这里,忍不住要笑,平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真的挺多见的。
为了检验一下礼貌的合理性和效果,我尝试打了一个电话,想解决小朋友参加少年宫乐器决赛的事情。
在打电话期间,我一直盯着屏幕上第一段关于“礼貌”的这句话,尽可能的保持住礼貌状态。电话到最后,个人感觉是,会有那么一点作用,至少可以用这些话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在被生硬拒绝后。
对方几乎用吵的方式讲话的,除了抱怨,还有不耐烦,估计很多人没有打电话就可以想象到对话的难度。
在有了这两行字的协助后,我坚持听完了她的抱怨和发泄,将自己的意图进行了表述,在对方耐心尽失的情况下,分3次有理有据的表明了自己的意图。结果仍旧以失败告终。
但是我却得到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想要不被别人带动情绪,是可以做到的。这不是孔乙己式的自我安慰,这实实在在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
爱比克泰德认为,外面的世界一直都是那样的,是折射或者反射到我们眼睛里、心灵上,才产生了不同的世界;外界如何对待我们,我们是不能左右的,如果把自己的幸福构筑在外界的眼光、评价和物质(体)上,那是不聪明的。叔本华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将人们的主观要求定义为意欲,意欲的满足需要依靠外界时,人们会感到被制约、束缚和不幸。
电话的对方,是决然的否定态度,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我想,如果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因而失去了耐心,又失去了礼貌,是比较得不偿失的。在这样一个良好的认知辅助下,我打完了电话,并且对自己能始终如一保持温和和礼貌感到满意。同时能感觉到,自己的温和对电话对方也起到了一定的安抚作用,至少她没有直接挂掉我的电话,最后也能够放低音量分贝,并能够完整听完我的三遍陈述。
通话最后,随着一声礼貌的谢谢,我还是听到了对方快速摔砰一声挂掉座机的声音,我想,能将这样一位怒气冲冲的通话者骚扰一番,并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也算是收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