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阿米尔汗又一部佳作,想想他之前的每一部电影都没让我失望,这一部更是惊喜。最近也被这部影评刷屏,从豆瓣到知乎,总体上都是扬大于抑,而也是因为这部电影,我也开始与自己和解,不幸的身世,悲伤的童年,以及以往被逼迫去学习的无奈,勇敢的面对,坦然的接受。
以前的我,爱钻牛角尖,为什么是我?偏偏是我?要遭受这些磨难?为什么我要接受这样枯燥,折磨人又漫长的高中生活?为什么我要浪费四年呆在对我家庭毫无帮助的大学里?
然而命运没有另一种选择,家人为了我以后的生活,也只能选择读书,这唯一的出路,就如同年轻的女孩,爸爸让她选择摔跤的职业,既有现实的无可奈何,也有对阶层固化的突破。
以下有剧透,慎点。
《摔跤吧,爸爸》讲述一个国家摔跤冠军为了生存回到小镇谋生,但是心里一直有个国际金牌的梦未圆,后来他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上,准确的说是自己的儿子,但是上天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连续生了四个女儿……
一次大女儿和二女儿和男同学打架,结果还打赢了,让这位老父亲将要破灭的梦想又点燃了,后来不顾家人和女儿的反对,开始魔鬼般的训练,女儿们从开始的厌恶到后来的努力拼搏,最终为她的父亲,她的国家,她自己赢得了国际金牌。
似乎是一个老套的成功励志故事,但是2个多小时里的电源说的远远不止这些,再结合印度的背景,深思一下,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爸爸。
一、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内心强大
印度的重男轻女思想一直很严重,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这里就不赘述了,查查资料便知。其实爸爸能有让女儿继承他衣钵想法已经是打破了当地的传统,还要面对众人的嘲笑,爸爸依然坚定自己的决定。
还记的影片中,看到女孩们早上跑步的时候,很多男性在笑,女孩们穿上短裤跑步的时候,又有男性在笑,女孩们剪了短发,他们笑的更大声了。当妈妈说,以后谁敢选我的女儿时,爸爸却说,等她们优秀时,是我的女儿选别人,不是别人选她们(现实中大女儿也确实嫁给了一名国家摔跤运动员,自己的选择)。当带着女儿去训练参加比赛,被大家当笑话看又被拒绝,依然无视这些人的存在,继续训练参加比赛,努力的践行自己的方法。
在此刻,我想起了马云,在阿里巴巴创建初期时,上门拜访吃闭门羹,被他人嘲笑,但是依然坚持下去,最后创造了淘宝帝国。还记得有句话“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叫梦想”,虽然有揶揄的成分,但是也道出几份实情,想想如果大家现在都在吃稀饭,有一天你说你能让所有人都吃上鲍鱼,旁边的人会如何看你呢,所以不要怪被人嘲笑,也不要被嘲笑左右,也不要和他们争辩,记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默默的去做就好。
二、坚定目标,不忘初心
在大女儿成为全国冠军后,爸爸和女儿来到国家训练馆,这里的一切对于一个从小镇出来的女孩来说,无疑是新鲜、兴奋、开心的,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去商场买衣服,第一次吃好吃的冰激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让人沉醉其中,新鲜的生活也冲淡了来这里的目的。妹妹对她说,记得你第一次输的时候,一夜没睡,现在输了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姐姐若无其事的说她会赢的,但是现实残酷的向她泼盆冷水,也终于让她清醒了。
老子曾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多少人开始了,却没有了结果,初心是开始的理由,却也是失败的原因,被人忘记。幸运的是还有爸爸,爸爸一直铭记着为什么开始,目标是什么,同时爸爸也是女儿背后坚实的后盾。
三、遇到挫折,少抱怨多想办法
让女孩学习摔跤,问题一大堆,但是爸爸都一一克服:开始没有场地,于是自己开天辟地搭建了一块场地;女孩没有力气,需要补充蛋白质,买鸡的价格高,妈妈又不愿做,于是自己找商贩砍价,自己学习烹饪;参加全国比赛,要用专业的练习垫子,找负责人却被拒,最后想到用床垫代替摔跤垫;女儿国际比赛训练前,想方设法去指导……这些虽然在影片中都是小小的片段,却真实的反应了爸爸教女儿摔跤的困难程度。
影片中的困难可以数的过来,但是现实的困难的数量却无法显示。在网上看多了网络喷子,却看不到有人理智的给出解决方案;生活中遇到太多失意者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却看不到他们弯下腰挪动脚下的绊脚石;也见过很多人对这个社会、国家、政府的不满,却看不到他们为社会问题做过任何丁点的努力,依然是“中国式”过马路,扶不扶的辩论,随手丢垃圾的中国游客……
四、好电影是要更多的投入
有个俗话“一幅画画三年一天就能卖出,一幅画画一天三年才能卖出”,而这部电影恰好验证了这句话,摔跤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扮演者阿米尔·汗为了演好角色,一个月内让体重暴增50多斤,从“魔鬼身材”变成“蛋白质大叔”。在拍完胖大叔戏份后,又花了五个月时间疯狂减脂变回型男,拍摄剩余戏份。而影片中扮演女摔跤手吉塔(法缇玛·萨那·纱卡 饰)和巴比塔(桑亚·玛荷塔 饰)的演员同样够拼,为了演好摔跤手的角色,她们花费了近半年时间去学习摔跤技。此片上映后票房火爆,口碑爆棚,也证实了这句磨刀不误砍柴工。
相比国内的电影市场,很少有影片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也是这句话的反面例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