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班里有个成绩特别好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一直名列前茅,从来没有跌出过前三甲。前几日期中考,这孩子有一门功课滑铁卢了,单科成绩跌到了后十名。
孩子回来说:XXX看到考卷后,就掩着脸,呜呜呜哭。
不几日,他妈妈就在朋友圈发状态,大致意思是“不要以为可以吃老本,等分数给你当头一棒,你就知道厉害了”。
唉,突然觉得这孩子也好不容易,“学霸”的烦恼一点都不比“后进生”少,甚至可能压力比“后进生”更大。
“分数”成为他们整个学生时代最大的追求。
记得我们在父母课堂上,曾问一个孩子,当你考试考得不好时,你最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什么?
他说,是安慰,是鼓励。
那你实际得到的是什么呢?
他不说话,看向父母。他母亲嗔怪地看他一眼,道,考砸了,不批评你,怎么帮你进步呢?
那孩子眼里的光黯淡下去,低头写自己的作业,不再搭话。
心理学上有句话叫做:feel better, do better。翻译过来就是,感觉好,才能做得好。但是,现在很多父母都走入了“做错时,要让孩子意识道情况有多糟,他才会反省”,希望孩子反省,希望他越来越好的初衷是对的,但问题是,我们想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却因为不恰当的语言模式,让孩子接收到了完全不同的信息——那就是,我很糟;只有我考得好,才有价值;如果我考得不好,父母就不会喜欢我。
我们曾经在一个企业家平台做“幸福型父母”项目时,做过一项关于“父母是否爱孩子,和孩子是否觉得父母爱自己”的调查,结果显示,98%的父母都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但却只有8%的孩子认为父母是爱自己的,而其他92%的孩子认为父母爱的是“分数”,是“隔壁家的孩子”,是“XXX”。
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但为什么我们觉得自己已经为孩子付出了全部,他们却觉得我们不爱他们呢?
因为“爱”,是要让对方真切地感受到,那才叫“爱”;对方感受不到,或许那只是父母的一场“自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