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的双重人格

作者: 墨上秋 | 来源:发表于2017-05-07 09:40 被阅读25次

    《西游记》里有一回是真假猴王,最初的时候我也只把这一回当普通的妖精作乱记看,后来有人告诉我真假猴王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有一种敌人是自己”,这点拨了不得,我回头再仔细看了几遍,这下真的看出一些东西来了,我看出了悟空的双重人格,好像也真的隐隐约约看出了那么点“有一种敌人是自己”的意思。

    悟空打死歹人,唐僧愤而赶走他只是个表象,事实可能是唐僧早已看行者不顺眼了。功高震主是其一,仗着有功桀骜不驯、难于管理是其二,唐僧真正想做的是立威。

    唐僧一立威,行者就看出自己处境的尴尬了,因为他不再是五百多年前空有一身本事却毫无阅历的猴子了,被如来压在两界山下五百年成了他的包袱,到哪去都有点讪讪的,所以此时的行者也没有太多选择。只有两条路:要么忍辱负重,在唐僧面前摇尾乞怜、低头认错;要么一了百了,杀死唐僧,自己去取经。行者的内心在交战。

    忍辱负重人格下的行者委委屈屈来到唐僧马前说:“师父,恕弟子这遭,向后再不敢行凶,一一受师父教诲,千万还得我保你西天去也。”行者心也痛,言也哀,唐僧却偏偏不依不饶,他把那《紧箍儿咒》颠来倒去念了二十多遍,直念得箍陷在肉里一寸来深浅方才住口,唐僧的心真硬啊!猴子就是把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也得不到他的疼惜,说不定猴子满地翻滚的狼狈样子反而让他觉得心里更舒服。

    猴子无法,真正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无可奈何之际蓦然想起观音菩萨,我满腔的愤懑和委屈谁能知晓呢?难道让我带着这一身委屈隐遁世间吗?不,猴子不甘心,他一个筋斗来到南海落珈山。“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

    想行者这一生,无拘无束,放荡恣肆,上能笑傲九天,与群仙把盏,下可五洋遨游,使龙王布筷,何时受过这样的气?悟空这一哭,虽能叫顽石流泪,却也真正是低到了尘埃里。

    菩萨让悟空等,等唐僧给他一个机会,等别人来鉴定这确实是那敛去了锋芒的大圣。既得其名享其实,又不会被盖过风头,唐僧真是高明的领导。可行者能忍吗?那做小伏低,一味求全的悟空还是悟空吗?快意恩仇人格下的悟空终于横空出世了。

    到底不忍心不管唐僧,还是先去了唐僧那里,想着送他一杯水,再去给他化顿斋饭,谁料想,唐僧竟这般狠意绝情,“泼猢狲”之声贱骂不止,老虎不发威,你真当是纸做的吗?被轻被贱的行者终于爆发了,他“轮铁棒,丢了磁杯,往长老脊背上砑了一下”,你既如此狠心,我又何必将你放在心上?

    夺了包袱,行者径直往花果山奔去。一不做,二不休,既然都要取经,何必保护一个背义忘恩的糊涂蛋呢,与其这样,不如我自己去取罢了。

    于是等沙和尚前去讨要行李时,行者说得很清楚:“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实是唐僧逼人太甚,让一个骄傲的人低头,何异于杀他?

    沙和尚没有慧根,他听不懂悟空的话。他逃走,悟空也不追他,因为怨也好,怒也好,都是头脑之中一个人的战争。

    是忍辱低头还是一了百了?悟空在跟自己激烈交战,所以菩萨、唐僧、阎罗王又怎能勘破,看清楚谁是真谁是假呢?只有那谛听有灵听得出行者胸中激烈交战的声音,但不可说,不可说,谁心中的阴暗愿意被摊在阳光下呢?

    交战再久,终究要做决定,因为人不能同时踏上两条船,所以人总是要杀死一个自己的。行者也这么做了。杀死了那个自大高傲、我行我素的孙悟空,留下了一个低眉垂眼、任劳任怨的孙行者。如此,唐僧满意了,再不提“不要你”的话,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师徒依旧向西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空的双重人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ku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