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然后臣之

学然后臣之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9-17 13:53 被阅读0次

蚔鼃原是齐国灵丘邑的大夫,却辞去了地方大员的职务,在朝中做了一名士师,就是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员,这样一晃就几个月过去了。

孟子于是对他说,您辞去了地方官的职务,来到京城做了士师,这应该是对的,因为这样就有机会向齐王进言了。可是现在都几个月过去了,没见您向齐宣王进言,难道没什么可说的吗?

蚔鼃被孟子一激,就去向齐宣王进谏了,可是齐宣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于是他就辞职离开了都城。

齐国人于是就说起了风凉话:”孟子对蚔鼃说的,让蚔鼃去做的,都很好,但是他自己做的怎么样,我们就不知道了。“ 言下之意,孟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服齐宣王推行王政,但齐宣王始终没有采纳,可你孟子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呢?这显然是说,孟子对蚔鼃太苛刻了,用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去要求别人。

他的学生公都子就把外面的这些风言风语传给孟子听。

孟子说:”我只懂得这样的道理,一个在位的行政官员,如果不能有效的履职,他一定会离开;一个负有进言责任的谏官,如果他无法进言,他一定会离开。我孟轲一无行政权,二不是谏官,因此我的进退空间难道不是绰绰有余的吗?“

孟子没有选择马上离开,是因为他对齐宣王还是抱有齐王,希望进一步做通齐宣王的思想工作,实现王政的理想,而不是贪恋客卿的丰厚待遇,齐王曾经要额外送他2000两金钱,他就没有接受,这就是反证。大家也知道,孟子最后还是选择离开了齐国,那是因为他对齐宣王彻底绝望了,所以断然地选择辞去客卿身份,无论待遇有多么的丰厚。

圣人是为理想奋斗的,不是为了实际的利益,因此孟子来到齐国,是希望成为王师,如果齐宣王能够听从他的教导,他就能出来执政,那么齐国王天下就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既是齐国的希望,更是全天下百姓发福祉。成汤对于伊尹,齐桓公对于管仲,都是先学而后臣之,孟子的理念就是这样。如果不能成为王师,他一定不会做齐王的臣子。

因为作为臣子,如果不能为百姓谋福利,那就失去了做臣子的意义,就应该辞职;作为言官,如果不能纠正君王的错误,那就失去了做言官的意义,就应该辞职。这才是真正的臣子、真正的言官。

【《孟子》简读之公孙丑篇17

相关文章

  • 尊师重道,中华之美德——《学记》有感之三十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

  • 《礼记》浅读(二)

    学记篇6.14 凡学之道,严师之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

  • 《学记》第十四章 尊师重教

    【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

  • 深入《学记》(八)——严师为难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

  • Scratch编程案例-a分之b累加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

  • 杰出庖人之商元圣 伊尹

    《孟子》里有这么一句话: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商汤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使伊尹为臣,不费力就称王了)。...

  • 读书笔记:资治通鉴(22)

    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

  • 《通鉴》的另类读法(37)‖抓住要害,玩弄君王于口舌间

    文/澧之谣 《资治通鉴》原文: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

  • 小甜妻,有点萌!

    遇见,是心动的开始。 我愿做你的裙下之臣。 臣之上为君。 ——钟楚君,韩谦臣 安陆大学。 “叮铃铃。” 清脆的下课...

  • 《邹忌讽齐王纳谏》口罩(3)

    【原文】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然后臣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kw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