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读完《怎样选择成长股》。
先分享一篇整体的读书笔记。
之后陆续分享我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一、了解股票的一大方式——闲聊。
1、竞争对手:如果找出一个行业中的五家公司,对每一家公司都巧妙地询问一下另外四家公司的强项与弱项各在哪里,十次有九次你都会惊奇地看到,全部五家公司的强项与弱项都详细而准确地暴露在你的眼前。
2、供应商和客户
3、公司前雇员
二、选择股票的十五大原则:
(一)具有市场潜力的好产品,和不断研发好的新产品。
原则1:这家公司是否拥有一种具备良好市场潜力的产品或服务,使得公司的销售额至少在几年之内能够大幅成长?
原则2:当公司现有的最佳产品的增长潜力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时,管理层是不是有决心继续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以便进一步提高总销售额,制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原则3:考虑到公司的规模,这家公司在研究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取得了多大的效果?
投入产出比。
(二)强大的销售团队或者销售模式。
原则4:这家公司有没有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销售团队?
在任何生意中,最基本的业务行为就是销售,离开了销售,企业不可能生存。
公司如果想要长期稳定地成长,一支强大的销售团队时不可或缺的。
(三)高利润率是否可以持续,或者眼前的低利润率是不是为了未来的高?
原则5:这家公司有没有足够高的利润率?
利润率并非越高越好。
1、是否可持续的高。
2、现在的低,是不是为了未来的高。
有些公司会选择将所有本来可以放进口袋的利润,或是其中相当一大部分利润用在更多的研究项目或是更多的促销活动上,试图加速公司的成长。
比如:分众传媒:建新的广告点;伊利股份:营销广告投入,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但是净利润增长有限;
原则6:这家公司做了哪些举措以维持或提高利润率?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将来的利润率,而不是过去的利润率。
降低成本;先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知名度,然后努力改变产品结构,通过提高高毛利的产品销量。
例如:伊利股份,优化产品结果,提高高端产品的销量。
原则12:这家公司对利润有没有短期或长期的展望?
放弃短期利润,追求长期利润。
就像个人做生意一样,眼前吃点亏,为了更长远的利润。
(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良好的人事关系。
原则7:这家公司是否具备良好的劳动人事关系?
1、看年报中的管理激励机制,是否足够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是否能够高效管理员工。
2、一家公司相对于同一个地区的另一家同类公司的员工流动率的更低。
3、一家公司的应聘人数相对于同一个地区另一家公司应聘人数更多。
4、公司支付的工资在其所处地区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公司利润也高于平均水平,那么这家公司的劳动关系可能不错。
相反,高利润,低工资就要注意了。
原则8:这家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之间关系很好嘛?
注意高管离职。
原则9:公司管理是否很有层次?
1、放权。让更多的想法自由发挥。
2、高级管理者是否乐于倾听意见。
原则14:管理层是不是向投资者报喜不报忧?业务顺利时口若悬河,而在出现问题或发生令人失望的事情时三缄其口?
市场经常在某家公司公开说下季度增长可能不及预期,预期增长30%,实际增长可能是25%时,就会先给一个跌停为敬!
没有一家公司可以一直一帆风顺,如果一家公司在自己遇到问题时可以坦诚承认问题,我们反而可以去关注,看他是否已经在处理问题了。
而对于那种碰到坏事三缄其口的,可能是:提不出解决眼下突如其来的难题的办法;
或时管理层可能已经产生恐慌情绪;也可能是他们不觉得自己需要对持股者负责任,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向持股者报告真实的情况。不管哪种,避开为好!
原则15: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是否具备毋庸置疑的诚信、正直态度?
查看关联交易,是否有大笔交易,可能侵吞公司资产的情况。
对于所有的15个原则,即使其他都满足,但是管理层对股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都要远离。
原则10: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记录做的如何?
清晰的记录可以帮助管理者判断公司经营状况,以及制定合理的战略计划。什么卖的好,卖的不好,盈利点主要在哪里,哪里的成本高等等。
(四)竞争力
原则11:
公司相对于行业内的其他公司而言,在业务的其他方面是否具备竞争力,以便让投资者找出了解该公司相对于竞争者具备何种显著优势的线索?
三、配置方法。
1、大部分钱投资于大型成长股,少部分钱投资于小规模的公司。
2、精挑细选几家公司,运气好坏大致可以相互抵消。
3、对于成长型公司,高股息率并不重要。
在过去35年里,各种金融机构通过无数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购买提供高股利公司的普通股远不及购买低股利但注重增长和资产再投资公司股票的收益。
成长股不仅在资本增值方面体现出优势,而且在一定时间段内,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股利回报同样也有着优异的表现。
例如:同样市值100万,股息率1%的a公司和股息率2%的b公司,
3年后,a公司增长为600万,b公司增长为200万,股息率都没变,a公司股息6万,b公司股息4万。
四、何时买入?
1、利润即将大幅改善,但还没有体现在股票价格上。
比如:苏宁易购。与阿里合作,商业逻辑改变,利润即将改善。
2、在他不顺利的时候,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陪在他身边。
比如:毒奶粉事件时的伊利、蒙牛。
大家觉着所有人以后都不会喝牛奶了,牛奶没有市场了。
业绩不达预期,大跌!
3、如果以上的事情暂时不会发生,但只要买入的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投资者从长线而言仍能赚到利润。
即使遇到下跌,未来的成长,也会带来可观的利润。
格价费司,费价费司,格价格司。
茅台在2014年下跌了
分批买入就好,有更低的价格也不难受。
搞清楚一家公司的未来发展,要比搞清楚经济和整个股市未来的方向要容易得多。
当你认为一家公司值得投资时就放手去做,不要因为猜测而出现恐惧或贪婪的情绪。
总想买的更低,本身就是贪婪,是想要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的表现。估值不变,公司成长本身就可以带来利润,公司每年20%,你每年也可以获得20%的利润。
安全边际足够就可以下手,安全边际是指你对公司的利润估算可能出现误差,以防估的高了,所以给他打个折。
也不是说越悲观就越好。
盈亏同源,你的估值不但要支持买入还要支持卖出,如果估值太低,即使跌到了你的买入价,让你误以为自己估值是对的,也会导致在便宜的时候卖出。
例如:很多人把茅台卖飞。
五、何时卖出?
什么时候都不要卖出。
1、一开始就看错了。
一定要忽略沉默成本,果断卖出。不然你又将错失机会成本。
2、基本面改变,不再成长了。
(1)管理层变坏。(2)市场潜力枯竭。
3、别人更好了。
极少出现,只有在非常有把握的情况下才能执行卖出。
不要抱着随时准备卖出持仓的某只普通股,希望把资金投向更好的股票。
错误的卖出理由:
1、在可预见的将来,整体股市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某种幅度的下跌。
(1)股市的短期涨跌(半年,甚至一两年内的)难以判断。
如果由于担心大盘出现整体性下跌而推迟购买有吸引力的股票,那么从长期的情况来看,这种做法将会损失惨重,因为投资者忽视了影响走势的诸多力量中的较强因素,反而担心其中较弱的因素;而其中较强因素是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做出明确判断的,较弱因素大致上却只能依赖于猜测。
格力电器,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在熊市时虽然下跌,但是经历过熊市之后,又重新成长。
(2)如果熊市真的来临,我几乎没发现过多少投资者能够在当初的卖价一下买回当初卖出的股票,这样的投资者不足1/10。
2、因为股价涨幅已经很大,而且在短期内股价过高而卖出。
怎样算太高,难以判断,只要成长性继续。现在贵不贵难以判断,未来继续成长,就会抹平现在的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