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提出了今明两年“三农”领域必须完成的多项硬核任务,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作稳固保障。
乡村振兴首先离不开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前提是以大数据+物联网+SaaS等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实现。中央一号文件里指出实施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时,首次强调要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
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为何被特意提上日程?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小满发现其对夯实农业基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大有裨益。
优化农业结构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包括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有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等。
农业物联网能发挥的作用主要分2个方面。
一是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作物种植从依靠人工经验,到根据物联网传感器在田间地头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后得出农作物精准种植方案的转变,促进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农眼全景、虫感知、农眼智能监测基站应用场景
二是建立完整可视化的追溯体系,让农产品从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的所有信息都可基于物联网客观记录特性而透明化呈现。
广东郁南无核黄皮是借助农业物联网优化农业结构的典型例子。
2016年,郁南县的无核黄皮种植户开始使用农眼智能监测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种植与监管。通过精细化管理,当年无核黄皮的产量就从13万斤增产至16万斤;由于贴上可视化溯源二维码,无核黄皮线上销售价格突破了16元1斤,远远高出传统收购商收购价。
农眼在郁南黄皮果园
郁南县由此形成了无核黄皮特色产业带,成功打造出了区域农产品品牌,当地农户也顺利脱贫致富。
促进数字农业进程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实施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除了促进各项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等层面,推进数字农业进程也是重点任务。
在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的探索道路上,大气候农业除了在种植端发力,还践行出了2种特色模式。
一个是在监管层面,为农企、政府涉农部门量身打造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除了农业全域监管,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层面均有相应的落地运用。
江西省种植业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监测下的湖口早熟梨
另一个是在产销对接层面,创建国内首个F2B物联网电商平台。将数字化农场与采购商对接,依托物联网设备全程监控,让农产品全程可追溯。为采购商提供可信任的品质把控依据,为农户提供高效的产销对接渠道,打造订单农业。
隐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到2020年确保高标准农田达到8亿亩,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背景下的硬性需要,是保证国家粮食产量、质量的基础。要构建高标准农田,现代化设施完善、智能化是标配。
农业物联网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并即时分析,可指导农户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进行农业生产,达到现代化管理的目的,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
大气候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物联网硬件+SaaS+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农业大数据企业,以“建立人与地的数据连接”为使命,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农业大数据服务商。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气候自主研发农眼、虫感知、农眼全景、智能灌溉系统等物联网智能硬件,与气候云AOS、农眼APP、农眼溯源、物联网电商平台、政府三农大数据服务平台等软件系统。为精准种植、虫情预警、数字农场、可视化溯源、品牌农业、产销对接、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提供技术和一二三产服务。
大气候研发占比超过65%,已申请知识产权共计197项,获得各知识产权证书73项。公司以广州总部为中心,在全国5个省份设有分公司,海外澳大利亚、阿联酋设有运营中心。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6个国家,国内23个省份、88个地级市、1272个种植基地,监管216种作物,265万亩土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