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567同学散步,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我的脾气好了很多?”
他说“是的,没怎么发脾气了。”
“我也这样认为。”
“怎么做到的?”
“性格色彩,还有心理学书籍的帮助。”
这阵子是不断调整心态的过程,面对人和事,学会了不以情绪首当其冲,这个过程,收获了更多自由,这种自由,是内心上的。
我们总容易受情绪左右,而这种情绪,往往从他人而来。
比如我并不想发脾气,可是对方就是要做一些激怒我的事情。我努力在修炼不要干涉别人了,可是父母总是要干涉我的生活。我努力在认可我的另一半,可是我的另一半依然只会批判我。
这样的剧情,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也就是我改变了,别人不改变怎么办。
这几天在看一本书,李雪的《走出剧情》,可以很好地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会有剧情,这种剧情也许是你的父母为你设计的,也许是你的另一半为你设计的,而有些人,设计好了他们世界的所有剧情,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他们的剧情里,孩子应该成为怎样的孩子,另一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所遇之人应该如何对自己,都已经设定好了。
如果对方按照他们的剧情走,那么皆大欢喜,可是一旦对方没有按剧情走,便会引起冲突。
冲突的结果,要么就是他们会拼命地打压对方,拽住对方,折磨对方,不允许对方离开自己的剧情。要么就是他们通过自我折磨的方式,来惩罚对方。
无论哪一种,都是报复性的。
因为,他们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剧情。
如何走出剧情?走出这种痛苦?重获自由?
书籍也给到了答案,那就是学好一门功课:允许。
活在真相中,承认真相,允许每个人如他所是。
当我们有了这种允许,就会明白,设计那些剧情,是他们自己的权利,但与我无关。
“这便是界限,界限即自由。”
李雪这句话点破人心。我们不允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界限,总觉得对方的人生就是我们的,对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由我们说了算。
可我们真正能做的,不是拽着对方活出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学会尊重对方,如他所是,然后活好自己。
正如书中所写:“允许父母按照他们的意愿过一生,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过一生,就是对父母、对自己最大的慈悲。”
面对父母如此,面对伴侣如此,面对人生中遇见的每一位,都应如此。
学会允许,如他所是,活好自己,便可自由。
亲爱的,周六早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