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美诗美文汇历史解谜暮潇潇诗文
古代八百里加急信件因何不被打劫?

古代八百里加急信件因何不被打劫?

作者: 周言昨日 | 来源:发表于2019-12-06 19:42 被阅读0次

在古代信息交流不便的情况下,人们要想和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联系是靠书信往来的。所以一些普通人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远离家乡的。而一些达官显贵如果需要和异地的人交流也是靠书信来往,然后将书信绑在自家专门培养的信鸽上,由信鸽代为传递,称之为“飞鸽传书”。普通老百姓则是靠驿站来传递书信,速度很慢。

图片发自网络 自春秋时期开始,统治者为了方便传递消息,纷纷在各自的国家设立了驿站,相互之间的间隔为25里;到了战国时期,又进一步调整为20里,更加方便传递信息。 图片发自网络 驿站传递公文的速度分为300里、400里、600里、800里。一般驿站传递信息只采用300里,除非遇到紧急的军国大事(如自然灾害,前线战报等)就是采用800里加急。一里的距离如果是在唐朝时期就是454.2公尺,500里就是227公里,800里也就是420多公里。在唐朝,全国有几千家驿站,而从事驿站工作的有几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实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才来干这个的。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闯王李自成在未造反前,就是在驿站工作的驿卒。

从唐朝开始,驿站制度变得完善起来了。在传递过程中,如果出了任何差错,致使信件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轻则流放,重则抄家。

图片发自网络 大家都知道,即便是盛世大唐也会有土匪强盗,那么他们为何不去向800里加急的传信者(驿站工作人员)下手呢? 图片发自网络

第一:但凡是800里加急文件多是军国大事,肯定是多人持相同信件分路传送,如此避免因一人被劫而送信不及时或失败;第二:按清朝以前的法律,胆敢强拦传递急件的人马,死罪不赦,家产充公,妻妾子女充为苦役或奴婢。试问,何人敢为了一纸无用书信拦截传信之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八百里加急信件因何不被打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oe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