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领土和人民的幸福——汉朝与匈奴的和战
一
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帝国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古代史的一大主题,也是对中原帝国的一大考验。搞不好这层关系的帝国,轻则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重则直接被侵略灭亡。中国历史上的西晋、宋朝和明朝,都直接亡于北方民族的入侵。
为什么在几千年里,游牧民族和农业文明一直都在征战不休呢?
这是因为在军事上,双方保持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长城以北地势平坦,是骑兵的天下。前面说过,畜牧农耕的本质是把生物动能转化为粮食。而骑兵的优势,相当于把生物动能引入到战争领域。
马匹的速度、冲击力、负重和耐力都是人类的数倍,马匹还拥有一定的智力,可以在奔跑中自动寻找合适的路径。在万不得已的时候,还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更妙的是,马匹吃草就可以维生,在北方的草原上,相当于拥有了取之不竭的能量来源。
所以在北方,马匹就是一台不需要加油的战车,还能成倍提高战士的速度和力量,简直就相当于网络游戏里的神级装备。
面对农耕民族,游牧民族的骑兵拥有绝对的优势。一者北方到处是牧草,是马儿的家乡,马匹数量和质量都很高。游牧民族人人从小都生活在马匹上,骑射技术是农耕民族比不了的。
二者游牧民族不需要种地生活,他们不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可以轻易地举家迁移。在对农耕民族的战斗中,游牧民族可以把全族的战斗力集中在一点上,任意袭击农耕民族的薄弱环节。在得手或者失利的时候,可以随时撤退,不留恋一城一地的得失。在敌人穷追不舍的情况下,游牧民族可以深入北方腹地,在广阔的原野上和追击者玩起捉迷藏,等到追击者人疲马乏、粮草绝尽的时候再杀一个回马枪,占尽地利的便宜。
面对这样的强敌,农耕民族有什么优势呢?
只有数倍的金钱与人口。
这就好比在免费的网络游戏里,对手是一个级别比你高、装备比你好、操作比你娴熟的老玩家,而你是一个低等级的新手,唯一的优势是你是人民币玩家,你手里钱多。
如果你是这个人民币玩家,你该采取什么办法应战?
什么地方比不过别人,咱就拿钱砸啊!
汉武帝就是这么做的。农耕民族的步兵军团打不过游牧民族的骑兵,汉武帝就砸钱,花了七八年时间养了四十五万匹马,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
你有啥我就拿钱买啥。骑兵比步兵厉害?那我花钱也养一支骑兵,比你人数还多得多了,不就解决了吗?
凭着这支庞大的骑兵部队,再加上用人得当,汉朝军队在和匈奴的作战中获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这些胜利放到整个中国古代史里,都是耀眼的。
汉武帝还是不满足。斩草必须除根,武帝希望能把匈奴彻底消灭,保证北方边境的永久平安。于是他又组织了一支更为庞大的军队,决定深入北方,把游牧民族彻底剿灭。
匈奴也不是坐以待毙的傻子,他们知道汉朝远征军的劣势:远征军离本土越远,补给线就越长,中间只要有一个点被匈奴切断了,远征军就要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于是,匈奴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不给汉朝军队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物资,同时派出骑兵,准备随时骚扰汉军的补给线。
汉武帝是怎么应对这个困难的呢?
——咱人民币玩家啊!咱拿钱砸啊!
汉武帝大手一挥,给远征军配备了一支由几十万步兵组成的辎(zī)重军团,带着粮草一起走。相当于随身跟着一个庞大的军事基地。匈奴对于深入进攻的汉军,多采用游击、分割、包围的战术。但面对一个这么庞大的军团,上述战术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就靠着这种挥金如土的打法,汉武帝赢得了巨大的胜利。匈奴被赶入大漠深处,好几年不敢再入侵汉帝国。
我们说“汉武帝”,这个“武”是他的谥(shì)号。谥号是有身份的人死后,由后人给予的称号,用来评定他的一生。因为汉武帝在军事上的辉煌胜利,他才得到了谥号“武”,还被后人不断推崇,把他和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当作中华帝国史上的两座高峰。人们对汉武帝最常用的赞美是“雄才大略”。
然而就在汉武帝获得大胜的七年后,匈奴就再次大举入侵。此后汉朝多有败绩,匈奴并没有像汉武帝想象的那样被彻底打服。
汉武帝的谥号其实是“孝武”,其中“孝”字是汉朝每个皇帝的谥号里都有的,所以称呼汉朝皇帝的时候都省略掉。
二
一般人看打仗,就跟看足球比赛一样,只看输赢。赢了就高兴,输了就叹气。这种对战争的看法忽视了一件重要的事:
打仗是要花掉生命和金钱的。
我们说过,战争的本质是国力的比拼。注意,这种比拼不是你掏出钱包来给我看一眼,说你有一百块钱,我掏出钱包来给你看一眼,有二百块钱,然后就宣布我赢了,我们两个都把钱包各自揣回去。
战争的拼法是:你掏出十块钱来,当场掏出打火机点了,问我:“你服不?敢跟不?”我也掏出十块钱,也点了,然后又多点了十块,问你:“不服,咋地,你敢跟不?”直到有一方或者双方都服软了,觉得再拼下去都得崩溃的时候,大家才坐下来和谈,结束这场战争。
战争是一场互相毁灭的游戏。但是,不拼命又不行。战争事关国家存亡,一旦打败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被卷入战争的国家全都是骑虎难下,只能把全部的资源都掏出来填入这个毫无意义的大坑。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战争是一场互相毁灭的游戏,那为什么还会有人发动战争呢?
虽然从人类整体上来看,战争是一个负收益的行为,但是站在发动战争者的角度看,战争有可能是划算的。只要战争预计的成本小于预计的收益就行。换句话说,在战争的发动者面前有一个财务表,一边写着这场仗预计花多少钱,另一边写着万一咱赢了能赚到多少钱。只要后者比前者大,就有发动战争的理由。
汉武帝几次远征匈奴,打了几场彪炳史册的胜仗,这些战争的成本和收益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成本是惊人的。
前面说,汉武帝取胜的一个原因是组织了一支比匈奴人数还多的骑兵部队。那么疑问是,既然农业帝国这么有钱,为什么汉武帝之前的帝王们不这么做,不早点组织骑兵部队呢?
这是因为,农耕民族养马的成本太高了,高到号称很有钱的农业帝国也养不起。
还记得前面说过的动物在饮食过程中浪费的能量吗?食物被动物吃进去后,会浪费高达90%的能量。一匹马的体重是人的好几倍,每天需要的能量非常大。草里含有的能量非常有限,要喂养一匹马,需要数量极多的草料。“游牧民族”里有个“游”字,是因为这些民族经常四处迁徙。迁移的主要原因就是牲畜太能吃草了,一片草场无法供给牲畜所需要的草料,吃光后必须去寻找新的草场。换句话说,需要极广的土地,才能培养出数目有限的马匹。
这在农业帝国里是非常不划算的。
我们说过,中国古代帝国经济崩溃的一大原因是地少人多和土地兼并。对于古代帝国来说,土地是国家之本,土地不够,国家就要乱套甚至灭亡。这么珍贵的土地,怎么可能变成草场,用极低的效率养马呢?
有人说,草料的营养成分太少,那么改用营养成分高的精饲料可以不可以?比如豆类,马就喜欢吃。豆类的营养成分高,养一匹马需要的土地比草场要小很多,这回可以解决问题了吧?
问题是,豆类等作物是需要人种植的啊。在大牲畜中,牛吃饲料不太挑剔,但是马和羊都比较挑剔,农作物的副产品如麦秆、高粱杆,马都不吃。马匹喜欢吃的是豆类这种人也能吃的食物。换句话说,用精饲料养马,相当于从人的嘴里夺食。马吃的越多,人吃的越少。前面说过,马的体重是人的三倍到五倍,也就是说,一匹马要最少抢三到五个人的口粮。别忘了,这三到五个人的口粮还需要花人力去种植,这里外里,就是很大的一笔负担。
另外,马不是光给吃饱了就行。就像人要锻炼一样,战马每天需要大量时间的奔跑训练,这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需的粮食更多。
在长城以北的草原上,草场是自然生长的,等于饲料的成本是零。牧人骑马牧羊,马儿的奔跑是日常生产、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额外占用精力。
在长城以南的耕地上,马儿生长需要占用人的口粮。那些平时养在马厩里的马儿,要想锻炼奔跑,还需要开辟专门的跑马场,需要专人训练。
咱们可以这么说,在长城关外,马就相当于是人手一辆的自行车。在长城关内,马就成了只有土豪才养得起的宝马车。
总之,汉武帝那四十五万匹马花了许多钱。
而且战争中战马的消耗量十分惊人。汉武帝打败匈奴的那场最大的胜仗,汉军出动了约十四万匹战马,损失了约十一万匹。这还是一场大胜仗都损失成这样,那一般的战争还怎么打?打完仗,人家游牧民族回去随便找一个牧场,养几年,马匹又都出来了。你汉军回到长城内,还得花费巨资重新养马,你玩得起吗?
更可怕的是,汉军深入北方的代价太大了。
农耕地区经济富足,农民都被束缚在土地上,想跑也跑不到哪里去。所以游牧民族入侵的时候,一路劫掠就可以完成补给。甚至于打了败仗往回撤的时候,都可以一路抢着回去。
相反,游牧地区生产力低,人口非常稀少,一片极为广阔的草场也养不了多少家畜,人数庞大的农耕远征军到了草原上,光靠劫掠是没法支撑的。而且游牧民族还可以举家迁移,听到入侵者要来了,早早地躲远了就是。农耕远征军只能靠自己带的补给。前面说过,漫长的补给线也不现实,耗费极大,又极易被切断。最后,汉武帝选择了一个非常烧钱的办法:让远征军随身带着几十万人的补给兵团。
问题是,这几十万人也要吃饭啊。所以,汉武帝是靠多支出了几十万人的人力与口粮来解决补给问题。古代运输成本极高,按照司马迁的记录,汉朝给西南边境运送粮食,运输成本高达六十多倍。秦朝时从山东地区运粮到内蒙古,运输成本高达一百九十多倍。而汉武帝北征,距离更远、路途更艰苦,运输成本还会更高。哪怕就按六十倍计算,这也意味着汉武帝一下子就要往大漠里扔进去最少几千万人份的粮食。这个数字太恐怖了,当时全国的总人口也不过几千万人。
汉武帝花了那么一大笔钱打仗,那他收到想要的结果了吗?
汉武帝之所以要组织远征军深入大漠,为的是能彻底消灭匈奴,让游牧民族再也不来入侵,保持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假如真的能实现这个目标,花的这些钱倒是真值——比起修长城、派兵驻守的钱来说,远征的这点花费就不算什么了。
但是,就在汉武帝获得最大的那场胜利之后仅仅七年,匈奴就卷土重来了。
为什么汉军不能把匈奴彻底剿灭呢?
直接原因是北方太大,游牧民族善于迁徙,只要暂时避开汉军的刀锋,等到汉军退兵后再找一块肥美的草原,就可以恢复生机。
或许有人会问,那汉军为什么要退兵呢?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为什么不永久地占领呢?也不用到处都派兵,只派兵镇守住最好的草场不就可以了吗?
问题是,驻守草场的军队,吃什么呢?
游牧民族之所以放牧而不种田,是因为北方草原地区降水量小,只能生长牧草,根本就种不了田。
或许有人会说,种不了田没关系,也可以像游牧民族一样,靠吃牛羊为生啊!
别忘了我们说过,靠草场来饲养牛羊,需要的是极大一片草场。畜牧者在一个地方吃着吃着,草就不够了,必须迁移。所以,畜牧者要想在草原上建立一个定居点也是很难的。
或许有人会说,建立不了就建立不了呗,那我们干脆让北方的军队就像游牧民族那样,到处迁徙,逐草而居,养一支强大的骑兵来保卫南方的农耕帝国,这不是更厉害吗?
这里的问题是,假如你是这个负责保卫边疆的军队将领,你手下有一大群厉害的骑兵,有一大群牛羊,吃喝不求人,又远离朝廷,你为什么不独立造反?
前面说过,郡县制社会之所以不会像分封制社会那样容易让地方政权独立,是因为在郡县制下,朝廷直接管理基层百姓,掌握每一个百姓的户口,导致地方很难截留百姓的赋税。朝廷又亲自任免地方官,经常更换任命,还有多个系统的官员互相监督。有这些措施才能保证地方势力不能脱离朝廷的控制。
而一个游荡在外的游牧部落,朝廷连人家在哪儿都不一定知道,怎么去掌握每一个百姓的户口?怎么派官员监督?在历史上,中国古代有过一些北迁进入草原的军队,迁徙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变成了游牧民族,完全脱离中原朝廷的影响了。
类似的,当游牧民族长期占领农耕地区的时候,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自然会选择农耕的生产方式,结果是经济水平上涨,但军事战斗力下降,往往打不过北方后起的其他游牧民族。典型的例子如北魏、西夏、辽、金……
总之,汉武帝就算花钱再多,也不可能彻底消灭匈奴。
就在汉武帝大获全胜之后没几年,匈奴就卷土重来。汉武帝不得不重新组织昂贵的军队,又和匈奴发生了好几次大战。这几场战争汉军基本上没有占到便宜,几次因为找不到敌人无功而返,还有两次主力被彻底全歼,甚至统帅都投降了匈奴。
这场奢华的战争打成这个样子,决策者难辞其咎。这几次失败以后,汉武帝公开发表了《罪己诏》,检讨自己穷兵黩武的策略,停止了继续对匈奴用兵。
三
人无论做任何事,都会同时面临两个量:成本和收益。用收益减去成本的差值是净利润,就是我们做这件事所得到的好处。人的本性是逐利避害,在所有的选择中,理性的人总会选择净收益最大的方案。
国家和人一样,一个合格的国君,他的职责是要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去选择净收益最大的那一种国策。
比如领土问题,我们有些人可能觉得,领土的价值高于一切,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卫领土不计成本。但对于一个关心净收益的帝王,他考虑的问题则是:占有这块领土的收益是否大过成本?如果收益太小,成本太高,那还不如不占,否则就是在无谓地浪费民脂民膏了。
这就是汉匈和亲背后的逻辑。
如果匈奴有能力入侵汉帝国的话,谁愿意俯首称臣呢?如果汉帝国有能力剿灭匈奴的话,谁愿意把宫女白白送给人家呢?正因为匈奴和汉帝国都发现,在这场成本与收益的游戏中,和平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战争,所以大家才有机会坐下来和谈。
和谈的关键,也是为了钱。
匈奴之所以愿意坐下来谈,是因为他们南侵劫掠无非是为了财富。双方和谈以后,匈奴得到了大量的利益。每一次匈奴使团到访长安,汉帝国都会赐给他们包括黄金、铜钱、丝绸、粮食在内的丰厚礼物。而且一次比一次给得多,以至于有的汉朝大臣因为这事太过花钱而上书抗议。此外,和平后两国开放边境贸易,匈奴可以靠贸易得到自己想要的财富,更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南侵。
对于汉帝国来说,和平贸易阻止了入侵,节约了大笔军费,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通过边境贸易,对匈奴来说像自行车一样便宜的马匹牲畜卖到长城以南就成了宝马价。汉帝国相对很便宜的粮食和手工艺品过了长城以北,也成了珍贵的商品。所以双方在贸易中都得到了巨大的利润。
和谈是符合双方利益的选择。至于和亲,只是表面的形式问题。古代社会极端重男轻女,皇帝连自己的亲生闺女都可以当作政治筹码,更遑论王昭君那样的干闺女。匈奴单于也不会真的在乎一个女孩子。“和亲”只是在谈判谈妥以后追认的政治手续,用来和亲的女子只是一个没人关心的政治工具而已。
游牧民族有一种婚俗,女子的丈夫去世后,要嫁给亡夫的兄弟,甚至是亡夫的儿子、孙子(当然不能是该女子亲生的)。这个习俗称为“收继婚”或者“转房婚”。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女性地位低下,被视为用来生育的财产。在丈夫死后,女性要像财产一样被家族中的其他人“继承”,继续承担生育的任务。
王昭君在嫁给匈奴单于两年后,单于去世。单于的儿子根据“转房婚”的习俗,要求王昭君再嫁给自己。思念家乡的王昭君给汉朝皇帝写了一封信,恳求回国。结果她得到的是皇帝冷酷的拒绝。显然,作为政治工具,让王昭君继续留在北方要比让她回来更有价值。谁又会在乎一个工具的想法呢?
对于迷恋战争的人来说,汉武帝对匈奴的远征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胜利。如果按照“领土越大,国家就越了不起”的逻辑来看,汉武帝时代拥有在整个汉朝里最为广阔的领土,汉武帝无疑是个了不起的帝王。
但恰恰就是在汉武帝的手里,汉帝国由盛转衰,把文景之治积攒下来的家底全都败光,让无数小康之家进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更不用说,还把几十万个家庭的顶梁柱、几十万个年轻的梦想,全都葬送在了苦寒的大漠深处。
这一切值得吗?
如果站在后知后觉的角度来评判古人,汉武帝的远征实在是一次得不偿失的行动。不过我们也说过,以后人积累了几千年的经验去批评古人未免不够公平。
就像王莽失败的改革是历史的试错一样,汉武帝的远征也是一次试错。在汉武帝之后,中原帝王们明白了:用纯粹的武力解决北方游牧民族是行不通的。对于农耕地区,以及靠近农耕地区的草原(如河套地区),这些地方有极大的战略价值,只要有能力就尽量占下来。对于远离农耕地区的草原、大漠,深入远征是不划算的。
从长远来看,中原文明就算再强大,也只能把北方边境维持在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附近。这条分界线,就是气象学上的中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这条线以南的地区水量充足,可以种田;以北的地区只能生长牧草。这是中原帝国北部边境的极限,长城就正好建在这条降水线的附近。
汉武帝以后的中原政权意识到,彻底消灭游牧民族是不可能的。和游牧民族最理想的关系是:游牧民族退到远离农耕区的北方,双方保证互不侵犯。汉朝之后,中原帝国对北方的政策大体上都是按照这个目标来执行的。
汉武帝对匈奴发动过多次战役。在前两次战役中,汉武帝打下了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河套地区是中原帝国在北方的战略要地。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向西域的重要通道,是中原控制西域的前提。这两次战役对于中原帝国是非常有利的。
思考:你知道哪些汉朝名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