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不仅生性野蛮,喜欢攻击他人,还时常劫掠人口进行奴隶叛卖以获取利益,即使是洗夫人的哥哥也经常恃强凌弱
对于兄长的行为,她没有纵容,而是时常规谏劝导。同时对于人相互间的攻击,她也没有一味采取军事高压,而是恩威并用,在民族内部昭示公正和信义,
社会因此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和解。
洗夫人的举措深深打动了罗州刺史冯融,他是北燕皇族后裔,王朝灭亡后,逃往南朝的刘宋政权。之后来到岭南,家族三代为官,但在少数民族众多的岭南,他们是外乡人,发出的号令难以到达每个地方。
因此他希望能把洗夫人聘为自己的儿媳,借助洗夫人的家族影响力,冯氏家族在岭南就会有一番新的作为。而洗夫人同样也希望借助汉人文化和中央政权来
改革人部落,壮大家族。
冯洗两家可谓一拍即合,公元535年,在冯融的安排下,其子冯宝与洗英结为夫妇。
冯宝时任高凉郡太守,而洗夫人是人首领,因此冯洗联姻不仅催生了岭南第一豪门"冯洗家族",也让岭南这个原本偏安一隅的地理单元,从此和中央王权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嫁入冯家后,洗夫人全力协助丈夫冯宝处理政事,并约束本族民众,自觉遵守朝廷法令。有违法者
亲疏、不狗私情,即使是本族的部落首领,也按国法处置。
陈霸先一直把洗氏当作安定岭南的保障,如果洗夫人起兵谋反,那他与其势必会发生一场恶战,而大陈初建不到一年,可能又要狼烟再起,这是他极不情愿看到的
结果。
对于陈霸先的这份担忧,远在岭南的洗夫人心知肚明。她深知岭南安定对于政权稳固的意义,更明白自己此时的表态事关重大。
于是洗夫人一方面晓之以理,安抚当地百姓,同时还宣布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
她表示,当今圣上乃英明之主,天下归心。我等岭南豪,理应入京朝勤。然后她安排自己9岁的独子冯仆率领百入朝,同时将一枚兵符和一根扶南国的犀杖献给陈武帝,以表冯洗家族归顺朝廷的诚心。
洗夫人此举,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去充当人质,以此向陈霸先表明自己没有异心。在家族亲情与国家大义面前,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这也最终为她赢得了朝廷的信任。
很快,陈武帝沼命冯仆为阳春太守,并将其送了回去。并册封洗氏为高崖二州助防,都督高崖二州诸军事,同时也不再任命高州刺史,将该州一切事宜均交由洗氏处理。
任命一个9岁的孩子为郡守,这在古今官场上实屋空见。陈霸先这么做,实则是将郡县的实权交给
人,这不仅是对她遣子入朝主动释疑的表彰,更定对洗夫人继续统辖岭南、号令百越的信任。
而洗夫人率众归陈的行为,也使得岭南重新归于稳定,免遭生灵涂炭。
上个世纪,周总理在谈到洗夫人时,称赞她是"中国巾帽英雄第一人"。
的确,在那个战乱四起、政权频繁更替的年代,为了让岭南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不必遭受战乱的威胁,她义无反顾地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为了改革但人部落,她积极接触和了解汉文化,并与汉人结合。当侯景叛变后,她勇敢地同反贼做斗争。最后为了让岭南百姓继续生活在和平的天空下,她毫不犹豫地带领岭南人民归附中央政权,甚至不惜遣子入朝。
这些举动,都体现了她的远见卓识和胸怀天下的大格局。而她顺应历史潮流的行为,以及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正确抉择,都将被后世所铭记和传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