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贾岛: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小动态,却流传千年

贾岛: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小动态,却流传千年

作者: 莫摘花的诗词情怀 | 来源:发表于2020-12-28 21:50 被阅读0次

贾岛是个半僧半俗的诗人,身份还能在俗人和僧人之间切换。

他早年家贫,文场诗意后又迫于生计,就落发为僧,法名无本。无本,就是无根无蒂、空虚寂灭的意思。本来以为他要一辈子侍奉佛祖了,哪知他为僧思俗,后来与韩愈相识后,在韩愈的劝说下,又还了俗,还去参加科考,最终应举。

贾岛的诗,其实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观赏性不强。怎么说呢,我们经常说“生活在别处”,唐诗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别处,我们读起唐诗来,总觉得他们的生活没有我们此刻平庸。那里草长莺飞、桃花笑春风,即使遇上黄梅时节,那同池水一起涨起来的,也是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逸致。

所以很多人幻想书穿,都想回到大唐盛世,踏踏早春的小草,嗅嗅初绽的杏花,逛逛长安大街的里坊,感受“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骄傲。但是读贾岛的诗,找不到这种情思——他总是那么多“牢骚”和不得志,那么多的“进退两难”。

他的诗,用词新鲜但岑寂,没有那么婉转婀娜,也不能引起我们旖旎的情思。一句话,他身上没有那么多神圣光环,满足不了我们普通人对大唐盛世的热望,所以总会被放在一边,不到考试复习的时候,都不会拿出来看一眼。

但是有一首小诗,却流传很广——有赖于小学语文书的宣传加持——可能是贾岛诗作中,最为人熟知的,这首诗就是《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目中的“寻”,是“寻访”的意思;“隐者”就是隐士,指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我小的时候,对“隐士”这种身份比较敬畏,感觉他们都很超然。这种人在历史上有很多,尤其是《三国演义》里讲得比较神奇,诸葛亮没出山辅佐刘备之前,就隐居在南阳卧龙岗。

这里贾岛要寻访的是一位隐士,具体是何人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贾岛去寻访隐士,结果是“不遇”,就是没有见到。去寻访隐士,没有看到,他心里有点遗憾,回头写了一首诗,来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前两句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童子,本来是指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这是诗中判断出来的,“言师采药去”,“师”字就说明了。在苍松下,贾岛询问年少的学童他师父在哪里。学童说,师父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答中含问、有问有答。第一句“松下问童子”,肯定是要有问的内容,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能从童子所回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我们来推断出,贾岛当时在松下所问的问题是“师往何处去”。

想一下这个画面,贾岛想要找一位隐士(具体找他干什么我们就不管了),然后好不容易来到隐士在山中的住处,但是却没有见到人。正不知怎么办,忽然看到隐士的学生在松树下,就过去问:“你师父去哪儿啦?”

学童看着贾岛,认真地回答:“我师父采药去了。”

诗的后面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两句我们一看,就能明白也这是童子说的话。他对贾岛说,师父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的行踪。

其实品一品,就会发现,在这里又省略了一个问句,那就是贾岛问童子,你师父“采药在何处”。贾岛在诗中省掉问句,直接用“只在此山中”作答;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又省略一个问句。

这首诗看起来短小,其实写得非常精彩。它省略了诗人贾岛的问句,而全部用童子的回答,但是我们读的时候,又能猜得出问话。就类似这样的形式——

贾岛问:“你师父做什么去了?”

童子说:“我师父采药去了。”

贾岛接着问:“是去哪里采药呢?”

童子说:“就在这座山里采药。”

贾岛不死心,接着又问:“在山里的哪个地方呢?”

童子只好无奈地说:“山上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师傅具体是在哪个地方,也不清楚是在半山腰还是在山顶。”

这就很有意思,我们用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想一下,一般访友,到了之后得知对方不在家,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贾岛为人非常执着,在这首诗中,贾岛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而且这几番答问,诗人的心情、情感也是有变化的。

贾岛第一次“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期待从童子口中得知这位隐者就在附近散步,很快就回来;然而童子“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开始失望;接着童子说“只在此山中”,诗人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说不定就在山脚采药呢,一找就找到;结果最后童子的回答是“云深不知处”,这就无可奈何,希望彻底破灭了,反正今天是见不到了。

这短短的20个字,既写出了贾岛寻隐者不遇时起起伏伏的心情,也间接写出了一个采药为生、济世活人的隐士,还有一个礼貌待人、说话条理清晰的童子。

不得不说,贾岛写诗的技法还是很高的,只是,技,永远没有真情动人。

相关文章

  • 贾岛: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小动态,却流传千年

    贾岛是个半僧半俗的诗人,身份还能在俗人和僧人之间切换。 他早年家贫,文场诗意后又迫于生计,就落发为僧,法名无本。无...

  • 人生真正的成功,是活得有趣

    01 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动态,她说:“自己总是在忙碌,却发觉人生总是那个样子,...

  • 疫情过后,谈恋爱也不找不戴口罩的人

    01 看到朋友小琳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动态,自己和男友分手了。 动态下面的评论不少,大家不是想问个...

  • 经过一次疫情,你打算换了男朋友么

    看到朋友小琳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动态,自己和男友分手了。 动态下面的评论不少,大家不是想问个清楚,就是在替她加油打气...

  • 大学的遗憾

    1 好友小C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大学,最让你遗憾的是什么。” 看她难得的一本正经,下面的评论却全是下水道,污的...

  • 与什么有关?

    昨天晚上,我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动态,并在发朋友圈之前,给28位朋友私下发了链接,《2017年的小目...

  • 丸子头妹妹

    前两天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个动态 “生活中的每一个插曲都是调味剂”,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连配图都没有,却...

  • 小牧童救了小白蛇

    一段家喻户晓、流传千年的美丽爱情传说, 千年之前,他善心施救, 千年之后,她前来报恩。 一个小牧童在山间放牧时,遇...

  • 戏说贾岛:空门、入仕、苦吟三个词概括一生!

    贾岛,唐代诗人,又被称为贾阆仙,在星光熠熠的唐代诗人中,贾岛是一颗苦吟奇葩。 说起贾岛,可能很多人对他的诗作不是很...

  • 微波炉为什么都是右开门?

    因为朋友前几天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动态,引发了一些思考: 朋友在设计一个空间,在一个台子上想摆放一个微波炉,但空间局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贾岛: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小动态,却流传千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so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