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去年上半年孩子的外婆在照顾孩子的时间里,孩子与外婆的情感愈来愈亲密,甚至有时亲密到让我想要吃醋。然而外婆有事回老家以后,孩子通过视频、电话与外婆的沟通却好像一下子又冷却了,视频不专心,时不时都想逃离要去玩耍,以至于外婆有的时候会私下略带伤感地和我说,孩子都不和我亲了,和我聊天没说几句话就不说了。
而当我把这个问题放到孩子奶奶、爸爸抑或其他亲人身上,发现其实也是一样的状态。奶奶、爸爸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对他们的爱和依赖显而易见,时不时就要和对方玩耍,拍皮球、比赛跑步,有好吃的也想着奶奶和爸爸,而当他们不在娃身边的时候,娃也呈现出了同样的聊视频爱搭不理的现象。
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娃,当亲人不在孩子身边时,视频中孩子的表现真的是不和对方亲近,不爱对方的意思了吗?轻易给孩子下这样的定义,必然是太过草率了,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隐藏在这个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当你在孩子身边时,你对孩子一点一滴的付出和爱,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孩子都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种对爱的感受让他们小小的心灵也饱受着滋润;而当你不在孩子身边时,想要孩子仅仅通过你的语言去感受爱,这太难了。
事实上,对于成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真正强大的爱的信号更多都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通过表情、姿态和动作来传递的。隔着屏幕传递爱,总是缺少了点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轻松松隔着屏幕来感受被爱。
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大多可以沐浴在爱之中,但往往有些人爱的接收器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仿佛与世界的联结一下子被切断了。生活看上去填得很满,与周围的世界联系很紧密,然而,我们对情感的满意程度却越来越低。就像在我们口渴难耐时喝着不能解渴的饮料一样,当我们沉浸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却忽略了我们需要感受的东西。
感受被爱,这也是一种能力。
下面我描述的这个场景很多人应该并不陌生:
祖父和孙女在一次散步中,被这样的“风景”吸引了:面对面,眼对眼。小婴儿把手指放在了老人的鼻子上,老人跟着也把自己的手指放在了孩子的鼻子上,孩子报以微笑。紧接着,她开始用手指探索他的嘴巴,当老人把自己的一根大手指放在孩子的嘴唇上时,她开心地咯咯直笑。老人做了一个张大嘴的高兴表情,也哈哈哈笑了起来。小婴儿变得更加兴奋,并且开始拍起手来,先是拍自己的手,然后又拍爷爷的脸……
当我们感受被爱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些激素,这种激素就叫催产素或叫爱的激素,它会抵消压力激素的作用,让我们参与到社交和情绪之中,令我们和孩子、父母、朋友甚至宠物产生强力的情感联结。这就是,人类更高级别的生理反应——社会参与。
事实上,真正带给人们幸福的就是这种愉悦的人际交往关系。
感受被爱发生在每一个当下,发生在面对面的时刻,而不应过度依赖虚拟世界。
在面对面的时刻里,我们看待另一个人的眼神、倾听的方式以及动作、反应都会透露出我们的感受,尤其是我们对对方的感受。如果我们没有感觉到被爱,就很难让对方感觉被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的忙碌和复杂,我们脑中那些喋喋不休的话语变得越来越大声,以至于让我们错过了当下,错过了那些让人由衷感到快乐的体验,甚至我经常还会听到有人说“感觉再也不会有爱了”。
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从不缺少爱,我们缺的是感受被爱的能力。
践行感受被爱,这是一门科学,不妨给大家几点参考,让我们一起更好地活在当下,感受被爱。
01 评估自己和他人
评估自己的压力、情绪意识和环境;评估他人在当前环境中的压力水平和舒适程度。
评估可以让我们有效避免面临压力时所做出的本能反应,阻止事态演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02 沟通和联结
通过倾听情绪、情感,带着问题去沟通;在不脱离他人感受的情况下,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建立联结。
建立安全的交流环境,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
03 重塑和反应
重塑我们对情境的认知;根据调整过的认知,以行动做出反应。
感受被爱,走出自己的世界,或许我们可以给这个世界、给自己、给身边人更多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