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这几天持续持续高温的原因,我发现这几天在复习行测成语填空的过程中,会频繁的出现心浮气躁的现象。
我猜测这很可能是自己对当前复习的章节比较陌生的原因,毕竟我从小到大就比较排斥纯记忆方面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成语方面的基础自然薄弱,所以只要稍微觉得自己复习的进度有点慢了,便会心烦意乱。
晚上在进行成语填空的笔记总结时,我居然发现自己对刚做过的笔记,没有丝毫的印象,这不得不让自己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我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吗?难道我就学不明白成语填空了吗?
其实在复习的材料里面,已经提到过这种情况了:复习成语填空,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可我在复习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我只想简单地记忆好解题知识点,就能毫无障碍的攻克这部分考点,完全不想关于成语积累的事情,因此即使我把成语填空所有的相关解题技巧弄懂了,在解答问题的时候,还是很容易就被新出现的成语弄懵了,进而失去了对这部分学习的信心。
积累这件事情有多重要,可能很多人都没能体会过,因为这样的人总是喜欢追忆过去,认为自己已经错过了学习的时间,现在过得不如意,都是因为当时没有努力,现在即使再努力也已经晚了,所以这样的人会经常性地沉浸在自怨自艾中,根本不知道积累会让他发生多大的改变。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似乎都是这个样子,看到优美的文章,有价值的资料,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把它们收藏进文件夹,想着自己有时间可以去研究研究,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好像那些越快进入收藏的文章资料,就会在收藏夹中吃越多的灰,我们几乎从来不会想起来,去阅读这样有价值的内容。
为什么明明知道,阅读这样的内容对自己是有价值的,但自己就是不去做呢?这就不得不提大脑的惰性了,越是自己不擅长的内容,越是牵扯自己自己精力的模块,越是可以让自己快速成长的事情,越是需要我们动脑去进行理解、分析、整理、归纳、记忆、复习以及应用等复杂过程,大脑会认为这个过程太麻烦了,因此宁愿选择自己没有进步,也不想这样耗费精力。
难道真的就这样放纵自己吗?我觉得我们可以放平心态,从小处着手。假如我想掌握成语填空,我可以一天记忆一到两个成语,一天学习一个和成语填空相关的知识点,时间长了,我不相信这部分内容还能难住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