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在旅行途中循环的歌,之后带着旅行的故事收藏进喜欢的歌单?我有。随着年岁成长,那些珍贵的旅行变得忽远忽近,远是因为那的确是几年以前的事情了,近是因为它们常常闪现在我的生活中,影响着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借此机会写写我的旅行,致那些梦一般的远方、自由的心灵和生命中要记住的人,我想你们了。
“谁画下着天地,又画下我和你”——《旅行》2014.10额济纳旗
2014年10月,我和爸爸妈妈相聚在兰州,去往那个藏在沙漠深处的边境之地额济纳旗。第一次前往西北,领略到河西走廊广袤的天空和土地;第一次到达张掖、敦煌、嘉峪关,看到汉代长城、烽燧、壁画,历史带给人的震撼无可比拟,常常从心底泛起那句“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前往西北的行程就是在大片大片的戈壁颠簸,无边的戈壁仿佛没有尽头,远处是隐隐约约的祁连山,中午的阳光会炙热而焦灼的烤着大地,时光就如尘沙,从指缝一点点流走散在身后的戈壁里。第一天从甘肃出发来到张掖,河西走廊的腹地,从未想过自己会那么近的触碰到历史,两千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便从此处经过。
达到敦煌那天充满虔诚,内心很平静,我认识敦煌很久,久到已经不记得,以致别人说我有敦煌情结,但我却没有办法讲清楚我和敦煌的缘分。它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此之前我从未涉足;它是一个熟悉的地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敦煌是这次行程的意外和惊喜,我后来常说“去到一个地方是需要机缘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有了,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便源于此次的敦煌之行。鸣沙山的沙很细、会窜进衣服鞋子、会窜进鼻子嘴巴、会窜进相机手机,沙漠中行走有着满满的无力感,对古代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的行者表示赞叹,如此艰辛的环境,丝绸之路驼队绵连,行者们得有多么坚毅的品格,才能以驼铃伴风沙长途跋涉。精致的月牙泉是造物者送给这片沙漠的钻石,放眼所及沙漠腹地,惟有此处清泉,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夜宿敦煌城,满街的路灯都是飞天的造型,时光转换,仿佛还能窥见盛唐时的繁华。这座城,用它千年的文化轻易地把人心俘获。行程第三天,我们到了莫高窟,至今记得进窟时讲解员说“佛已等待千年”,这句话就像敲在人心的木鱼,也敲开了这座艺术殿堂的大门,我站在千年的壁画面前觉得自己无比渺小,只想流泪。
西北太大了,大到只剩下天地;西北太厚重了,厚重到每一步都会听到历史的声音。那些读过的诗句,一句句真实地出现在眼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长河,就是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河,后来我们到了酒泉、黑水城、金塔、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居延海、阿拉善盟……这一个个名字,在五年后的今天,依然能熟悉地从我脑海里蹦出来。
想起在居延看日出的那个早晨,日出前极致的寒冷,日出时炫彩的朝霞,太阳初升时万丈的红光,这场日出在我看过的所有日出里是最壮丽、最华彩的一场,又震撼到湿了眼眶,那几天真是太容易哭了。还要说说额济纳旗的胡杨林,此行本为胡杨而来,生命能有多坚毅,去看看胡杨吧。胡杨,被誉为“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三千年的胡杨树,而那时那刻,我和我最亲的人在时光的轮回里站在树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