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可爱的诅咒》,里面很多关于无法拒绝别人(“可爱”的行为)的例子太多了,也写出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大篇幅用来写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着拒绝别人,但其实我对每一个受此困扰的人这种行为形成的原因更加感兴趣。但里面的原因追根溯源其实本质上我个人觉得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或者是在自己还没有能力自我保护、自我满足的时候,必须依仗、依赖别人,所以形成了“可爱”的性格,直到长大之后,心理上依旧认为自己不行,在心理上还是那个需要依靠别人才能实现自我肯定的孩子。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事情的影响,导致自身过于注重他人的看法,从而不自觉的就去满足他人的期待,把令他人满意放到了首位,自身的需求永远被排在后面。人在婴儿阶段,虽然不会说话,但是表达方式确实最直接的,婴儿如果有什么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开始大哭。但是随着人年岁渐长,开始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大多数人一般情况下生活中有开心的事也有不开心的事,但是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即使当时不表达出自己的不满,之后也会向周围的较为密切的人抱怨,将内心的不满发泄出来。但是可爱的人“需要”保持“可爱”的形象,所以即使有所不满,也不太可能会向任何人表露出自己的不满,即使是较为亲近的人。其实如果不能和别人达到有效的、深入的沟通的话,很难说两个人算得上是亲密的人,我个人觉得从这个角度上讲,“可爱”的人其实应该很少有特别亲近的人(家人以外的人),因为他们并不敢在这些人面前将自己真正的感情表露出来,更遑论分享秘密、分享烦恼。对于他人的请求或者商量总是没有回绝的能力,感觉对于“可爱”的人来说真的相当符合萨特的那一句“他人即地狱”了。忘记之前在哪里看到过,一般来讲人有两种奖励机制,一种是外在的,即通过他人的反应还有外部的肯定和反馈,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还有一种内在的奖励机制,即不管事情完成的如何,他人的反应如何,我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即内在的奖励机制。我个人觉得“可爱”的人其实总是在下意识的迎合别人,满足别人的需求,即将自己的情绪与外界的反馈挂钩,外在的奖励机制占大多数。而且,如果内在的情绪得不到一个好的纾解,长时间积累下去,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果总是在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意识和潜意识就会产生冲突,最后出问题。也许可以尝试着将视线转向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等到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了,才去想着解决问题。我觉得就像《无声告白》写的一样,“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