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知识系统能够以国家的意志在社会中传播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件极为偶然的事情,尤其当它没有实际的用途时。然而,是否具有实际用途并不是知识能否在社群中传播的必要条件。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没有实际用途的知识大肆传播,而有实际用途的知识却胎死腹中。例如,纳粹统治时期,量子物理学被称为犹太物理学而禁止在德国传播教授;在六十年代苏联,李森科生物学被大肆宣扬而摩尔根的遗传生物学被当成资本主义的知识毒瘤而被驱逐出去。
虽然极端情况时有发生,但我们还是需要注意到知识在国家意志的作用下能够获得自发传播更有效、更保真且更具有创造力的效果。首先,国家能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充足的资源,包括传播知识的个体、用于传播的平台和资金,以及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国家力量能够让复杂的知识系统不因参与者人数的不稳定波动而产生退化。
一直以来,我们忽视了人口数量在知识传播、维续和创新上的重要性,而仅仅将人口数量当成是消费力量。这种观念留有精英主义的色彩。因为,在精英主义者看来,知识生产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而维续知识和消费知识则是普通民众的任务。而这通常可以从大学的层级中就可以表露出来,也就是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然而,维续和消费知识难道对知识创新无所裨益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