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功迟迟没有降临,你想过要如何度过此生吗?
文/刘思远
1
《太平广记》里记载了一个名为《人虎传》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位名叫李徵的人化作老虎,拜托友人袁傪照顾妻儿的故事。
李徵是唐朝天宝年间的一个博学俊才,年仅20岁就高中进士并因此步入官场。然而他个性狷介,自恃甚高,不愿与官场人事同流合污,不久便辞官归隐故乡,绝交息游,潜心于诗作。
然而天赋不足勤奋不够,稀薄的才华不足以支撑他成为声名远播的诗人,反而迫于生计,不得不再度返回官场,在自己曾经不屑为伍的人手下当差。理想的破碎与现实的冰冷,使他内心深陷于痛苦焦灼的矛盾之中。直至有一天,他突然在暗夜中发足狂奔,步入丛林,变成了一只老虎。
日本作家中岛敦将这个故事改写并收录在了他的作品集《山月记》中。他没有详细描述李徵变老虎的过程,却将他变虎后才深谙人性的遗憾,以及对过去椎心泣血般的自省,纤毫毕现的描刻了出来。
李徵在旷野中,以老虎之身对好友袁傪的剖白: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梳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
如此奇谈怪志,在中岛敦的笔下,成为了一部极好的探究人性幽暗与自我存在的作品。
2
这个简短的故事带给我内心很强烈的冲击。
这些年来,突出的心理问题成为了这个科技飞速发展时代的通病,甚至由此产生了不确定的论调,科技最终将人类引领向重生还是毁灭?
所以当《从前慢》被推崇的时候,人们普遍起了慕古之情,几千年来文人雅士建立起的内心宁静,前所未有的需要再度被建构。
可是李徵是古人啊,他是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他对成功的极致渴望,最终被反噬成虎的寓言,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一点儿也不陌生,他的心理历程与一千多年后的我们何其相似,简直如出一辙。
由此可见,成功学不仅仅是当今社会的特产,自古以来,社会主流价值观几乎从未改变过。任何时代,都有一大批李徵的存在,他们有才华没机遇,有机遇没情商,有情商没定力,有定力没学识,有学识没远见,有远见没运气,人性之痼,实难摆脱。最终,经历几次生活的风浪磨砺,很快便被覆盖在尘埃之下,面目模糊难辨。
所以,没有所谓最好的时代,追求成功,追求财富,追求名声,自古就是社会的主流和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生存的意义。而这一切,如果竭尽所能去追寻,最终成就、财富和名望也没有到来,该如何自洽?
李徵在与他的朋友袁傪告别的时候说,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对我而言,猛兽就是这自大的羞耻心。老虎正是它。我折损自己,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末了,我变成了这副与内心一致的模样。
他使我再度想起美国知名大法官和作家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在《霍姆斯读本》中所言:他灵魂的欲望就是他命运的先知。
从古至今,摆在人类心灵面前的终极难题只有一个:认知自我。
3
曾经在传统媒体做记者的时候,我采访过许多各领域的成功人士,不论最终在报道中是否会呈现这部分内容,我都无一例外的会向受访者问出一个问题:在你最绝望无助的时刻,是如何令自己度过去的?
我问出这个问题,并不是要知道答案本身,而是经由这个问题,我会在他们被放大的成功的特质之下,发现许多潜藏的驳杂人性。
成功者被不断放大的成功标签背后,也与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一样,有着相同的懦弱、胆怯、自私、贪婪、冲动、拖延、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等一切被定义为负面的性格元素。不过是媒体放大了成功者的优秀特质,而削弱或忽略了其它,也是大多数人将成功者投射到了自身,选择性的相信了自己愿意相信的。
但成功从来没有标准,真正成功者,并非仅仅靠着某些优秀的品质走得更远,而是他们同时还战胜了人性中共通的弱点。
自媒体时代,每天打开手机,扑面而来的永远不乏底层逆袭的魔幻财富神话。这给了手机背后同样深处底层又不甘平庸的每一个人,不大不小的希望和隐隐的刺激,他们在心里或许都会暗暗对自己说一句:也许下一个是我呢!
是这样看似向上够一够或许我也可以的心态,使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使每天想要岁月静好的内心因为没有做出一些有用的事情而充满矛盾焦虑。
《人虎传》中的李徵,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当他变身老虎,在荒野中遇见好友时,他原本首先是想向好友托付妻儿,请求他照顾他们,不使妻儿陷入饥寒。但他脱口而出的,却是让好友记录下他仅存记忆中的诗作,希望它们能够永久流传后世。
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的畏惧和厌恶钻研刻苦的惰怠,使李徵在成为老虎后,不停的悔恨。多么熟悉的心理状态,近乎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内心活动。
4
阻碍自我认知的原因很多,从心理学上来分析,我们的原生家庭,教育背景,成长环境,亲密关系等带来的综合影响,形成了自我的原始认知积累。而成年以后的我们,最根本的自我认知路径,依然只有不断去学习。
这听上去像极了一个乏味而无用的建议,但这是必须的。良好的认知是需要知识体系支撑的。以读书为例,很多人常常抱怨,读过的书根本记不住,即便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考过以后,也全然还给了书本,那么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还去读书,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这是一个明显的将读书的目的和读书的手段相互混淆的说法。除了上学时,为了通过考试而目标明确的去读书,成年以后,我们读书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为了提升自己的素养和为了兴趣。
既然是为了提升自己,那么阅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自我得到成长,而成长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成长很复杂,它无法通过量化和简单的标准来定义。
当我们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去拓展阅读面的时候,并不能在当下就一定可以解决什么、记住什么、理解什么。广泛的阅读,是为了形成一个类似于运动时肌肉记忆的状态,它会累积或分布在体内的某个地方。
有一天,你读到另外的东西,是能够形成联想的,它经由某一个记忆激活了你当下的阅读认知,加深了当下的阅读理解,从而帮助人在面临问题时生成解决方案,甚至在关键时刻,形成顿悟,迈入更高境界。
而更重要的是,知识与知识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不是单一割裂开的,是彼此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能够串联成一个自我知识体系链的。
可是如果你不具备从前的肌肉记忆,就无法在陌生的知识面前形成联想,就只能将当下发生的看到的当作单一和割裂信息对待,会不自觉的就以为这就是看到的全部,形成片面的狭隘认知。
这就是上述所说,读书的目的是提升自我,而阅读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同理,自我认知的错位,也常常是没有真正明白自我价值和内心渴望,在喧嚣的外界刺激之下,就盲目制订目标,盲目开展行动,最后头破血流却依然感到自我价值没有真正实现。
5
如果将认知的层级进行排序,由低到高依次是:
1、环境认知:身处的现实境地和拥有的资源。
2、行为认知:开展行动的方向、计划与实施步骤。
3、能力认知:需具备和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套路。
4、价值认知:秉持的信念和价值观,相信什么,不信什么,坚持什么,放弃什么。
5、身份认知:你是谁?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去的重要抉择倾向都是为了更好的成为这样的人吗?
6、精神认知:人生使命是什么?世界是否因我而变得更好?
那么普通人通常是从1-6,由低到高的维度进行思考的,即我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有什么人和资源可以帮助我实现目标?我通过什么行为,做什么计划能够达成目标,我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方法或技能才能够达成。
一般进行到这一步,就是一个巨大的瓶颈了。因为通常要做成一件事情太难了,只要去投入做一件事,必定会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和打击,这就迫使人陷入强烈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之中,因此人会迷茫,会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做什么,找不到身份认同。
可是优秀的人,通常怎么思考问题呢?他们有一个优秀的认知思维,就是顶层思维。同样是1-6这六个认知层级,如果倒过来,从6开始,由高到低往下思考,结果会大不一样。
先确定自己人生的使命,确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通过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信念、能力、行为、资源去达成。
这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想明白的,需要反反复复不断去固化这样的思维模式,在大大小小的决策中去反复应证,也许才会感受到认知提升带来的差异体验。
6
不论哪个时代,人们探寻内心、认知自我、确认自我的执着都未曾改变过。科技的发展带给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过去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科技的进步,不代表人类心智的进步。确切来说,在和几千年前的人们相比,今天的我们在内心的版图上,只向前走了那么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所以自古以来,人类的悲欢都大致相同,一千多年前李徵心里的猛虎,今天依然盘桓在我们内心。终身学习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准备,说到底,我们终其一生抵抗与臣服的,不过是内心反复沉浮的意识。意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拿它如何是好呢?
这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