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三的时候遇到一个怪老师,他不讲课,硬是顶着压力讲《红楼梦》,讲完了红楼梦讲余杰,那个北大的才子,文字间尽是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又讲台湾的李敖,这对于我这么一个从小接受四好教育的青年来说简直像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门。我猜自己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不再人云亦云。
有了这么一个思考的基础,今年6月份我终于从大一繁重的课业里抽出时间开始了我的写作之路。这样的感觉就像突然想吃学校对面的好利来蛋糕一样随意,可是没有人知道我等了很久。作为一个资深的文艺青年,平时书看得不少也不多,没事写几句煽情的话,可是正式开始写东西,还是第一次。看了不少世界名著,也看了不少言情心理,包括心浮气躁时看的佛学,大多囫囵吞枣,时间久了淡忘的多,所以还是什么都没留下,只留下了感觉。我觉得自己的社会阅历不够,写不出响当当的干货,就写文艺短篇小说,微信公众号办的不温不火。
谈写作: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日子久了,我突然觉得失落,或许很多人都是这样,一件事做了些时日便想要看到成效,我也是如此:为什么我的文章看的人还是不多?我很差吗?我到底接下来要做什么?夜夜失眠,每天想的都是这些问题,可是想了一整晚,第二天发现自己还是深陷泥沼。
我那个时候也构思了两部长篇小说,第一篇小说是关于美人鱼的故事。胜负心让我变得有些刁钻,我觉得一般的故事,大家都写过,凸显不出我的特色。于是,我便想了写一个新奇故事。女子坠入大海,灵魂穿越到美人鱼的身上,扯出男主,以及前世今生。说做就做,我的故事根基还没稳,便急匆匆地写了起来,果然到五万字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故事走向天天有变化,已经到了我不能掌控的地步,于是我只能作罢,美其名曰过段时间再完善,结果就此搁置了三个月。最近韩剧《蓝色大海的传说》播出,我怀着好奇的心理去看了看,突然发现里面的某些情节和我的故事相似度极高,所以我很后悔当初没有顶住压力,一鼓作气地写完。现在看了别人的故事,往后的思路更容易受到对方的影响,这个故事基本上废了。第二个便是民国的小说,因为我对民国时代情结极重,当时就风风火火地构思起了民国的才子佳人,黑帮头目,以上海为背景,可是越写越没有感觉,最后我才知道写作是要有身临其境这回事的。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也没有对上海特别贴身的体验,又怎么写得出让人如临其境的作品。零零散散十多万字的写作让我明白了很多:
首先,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我总是太着急,看着别人怎么样,殊不知对方在实现辉煌的背后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苦。其次是关于写小说:第一,好的故事无需多么新奇,市面上情节老套的故事多了,可是只要写得够出彩,同样是个好作品,第二,要写自己经历过的,自己身边的故事,这样才有代入感。
谈写作: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当然我觉得除去小说写作的感悟,我最大的问题还是急于求成,我也相信这是很多写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为什么你会急?因为有对比。
人总是有点私心,偏向于自己。有时候你看了别人的文章,会觉得自己写得也不比对方差:为什么对方阅读量上万?而你就稀稀拉拉的几个读者?
长期如此,心里的不平衡日益加剧,你便陷入痛苦的泥沼:一方面,你的作品呢出问题,另一方面你的心态会出问题。
现在我也终于明白了: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坚强的心,要有那种即使自己的为文章一辈子不会被更多人看到也要坚持写下去的心。那些光鲜亮丽的成功者或许在几年前和你一样就是个埋头苦写,默默无闻的作者。所以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另外,不着急不是说无所谓,除了那些真的写文章是为了自己开心的人,哪个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不着急是一种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你多写一天就多一天的进步,但也不要埋头一味苦写,去和好的作品对比一下,你的文章到底和对方的差距在哪里?是文笔不好?那就想办法练。是思想深度不够?那就多思考。只要这样,日积月累,你才取得长足的进步。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但是更需要坚持和努力,我们很多人或许没有那个与生俱来的天赋,但是只要日日用心,天天下笔,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作者。所以?急什么,你所做的事情还没有达到让你成为一个作者的程度。还是那句话: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谈写作: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结尾的时候突然想起《双城记》里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各种各样的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这个看似矛盾的世界,看似不公平的世界,其实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维系着公平?认真想一想,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内,别人创造的价值比你多?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不够努力?
想明白了这些事,你就朝着认准的目标坚持下去吧,努力但别着急,最终成就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