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昂纳多有分享
首次撰稿读书笔记,颇有感触,也有压力,开篇前斟酌数句,实事求是,做一个分享者与读者的沟通。
笔者曾经是一个思想较为粗糙的男生,年阅读页数(没开玩笑,不是本数-。-)不过千,除了教科书与技能书,涉猎甚少,可谓书没看两本,游戏倒是时常在线,好在坚持健身一段时间,倒也没长成肥宅(当然,我不喝快乐水,对身体不好男同胞你懂得-。-)。直到遇到Flora,和她牵手漫步在满是奇花异草的园子,才发现,目光所及之处,百花齐放、绚丽动人。
古人云“事以秘成”,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篇分享。
今天给大家分享莫提斯·J·艾德勒与查尔斯·范多伦所著《如何阅读一本书》,如题,这就是一本教人如何读书的一本实用型著作。
本书著作背景
本书第一版出版于二战期间,上世纪七十年代,基于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艾德勒有感于“快咨询时代,大众传媒经过包装的观点,容易被读者直接装进脑海而非消化后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这种现象的普遍发生,结合时代特色与好友范多伦重新编撰《如何阅读一本书》(1970年版),也就是我们今天作分享的书籍。作者旨在让读者在本书的引导下,主动阅读、有目的地阅读、学习型阅读。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开篇,通过一个章节的内容来阐述主动阅读的重要性,并由此引述出本书的方法论:想要增进阅读技巧→了解阅读的层次(渐进性)
作者认为阅读共有四种层次,读者应该掌握每个层次相应的方法,方可提升主动阅读的质量并增加自己的阅读收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2e0d421a36236a8e.png)
四个层次的阅读,均有其相对应的内容:(下文会展开详述)
1. 基础阅读:摆脱文盲状态后即可掌握的,最基础的阅读。
2. 检视阅读:系统化略读、短时间内找出重点
3. 分析阅读:无限的时间内,全盘阅读
4. 主题阅读:涉猎众多后,找出书与书之间的主题关联
本书的方法论
本书作为实用性读书,目的还是希望读者掌握特定的阅读技巧(四个层次的阅读),以下详述四个层次的阅读,其对应的方法论: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作为最基础的部分,且普遍读者均能掌握的层次,作者仅做了简要阐述。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a7b5b7f7cf698a29.png)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是一种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了解一本书的阅读艺术。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f0779d8b7efe172c.png)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旨在避免浮面地阅读大量的书,很多书只需要浏览一下即可。要做一个好读者,应该挑本好书,按照它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34444226d15a0b9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e1dd2a0df48fa79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eb5083899c72d9e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51fcc3e3b014f75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024b84e8b6626d8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d9c7b8b3e10fc9ce.png)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上文内容较多,且均以PPT形式展示,难免视觉疲劳(相信我,大家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更累-。-)、容易遗忘,这里简要回顾一下前面三个层次的内容:(口头表述,大家别忘了四个层次是递进式的,打怪通关了解一下……没掌握上一层次的阅读是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阅读哒~)
基础层次:字词积累到一定程度,能看书,能理解书中字句表达
检视阅读:会看书了,可是书很多,肿么办,掌握检视阅读的方法,快速浏览大量书籍→找出有用的(对自己有真正帮助作用)好书,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书本框架。笔者觉得本方法挺适合那些在书店逗留许久,并伴随着选择困难症的读者,可以帮助大家快速地选到适合自己的好书,而且相比第三层次,检视阅读的很多方法颇具实用主义。
分析阅读:书也相好了,书中框架也掌握了,书是好书,时间也够,细读之。作者恨不得读者把这本书大卸八块再组装,夸张了啊,不过这个方法笔者认为对于书迷热衷的作者所编撰的、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的著作,可以尝试。多读书那是了解资讯,细细品味才能提升灵魂深度。
主题阅读:说到主题阅读啦!最后一层啦!听笔者碎碎念一整天,快到头啦,体谅下班后深夜码字的我,也是蛮困的,刚跟Flora说晚安。
主题阅读:作者如果混政坛绝对是个野心家,能够掌握分析阅读已经快超神了,作者最后还提出一个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让历史上相关著作的作者“列席一坛”,为您答疑解惑,笔者想说:
“构思一个中二的场景:看过的书,作者齐聚一堂,为我设置的论题,而去争论。 ——主题阅读法”
开个玩笑,当下社会可谓“善整合资源者,为能人”,作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没有个人电脑更别说big data的情况下,博览群书,总结出阅读书籍的整合资源法则“主题阅读”,可谓学富五车,真·读书破万卷,实属难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1a9371d5e4a10b1a.jpg)
辅修内容
主要内容至此已经分享完毕了,呼~加个鸡腿行么,肚子真的饿!
前文提过,本书既为实用性书籍,笔者把文中一些阅读技巧摘选出来,作为大家的辅修内容(马上下自修啦,敲黑板)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3f33ba077d652be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db92bab0c9baf06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1d5bfa83941a21ff.png)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eb6aa1ded5a9f98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5b084256ae2215f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508cab8794955bf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44659bf273358b6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8510905316b1a569.jpg)
通篇的读书笔记分享到此结束啦,第一次发布读书笔记,经验有限,在排版、内容设置等诸多方面笔者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但真心希望自己努力撰写的内容能够给众多书迷在阅读书籍之前,贡献厚薄之力——借以参考、略有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著作,里面提及的一些方法值得我们斟酌、发思。大数据时代,一台手机、一个APP便可掌握天下资讯的今天,快餐文化泛滥,人心浮躁,能否静下心来认真品读一本书,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品质。社区很多书迷评价本书“啰嗦至极”、“对同一观点反复论证”、“作者也许是个很会读书的人,但是肯定不会写书”等等——本书读起来确属吃力,尤其部分涉及文法的内容更是让笔者一个非中文系毕业生感到头疼,但正如书中所言,书本即老师,我们作为学生也有必要训练自己受教的能力。在评价一本书或者其作者前,您必须深刻理解通篇内涵,哪怕针对书中观点,在您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您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感谢读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2737/bc7b2d899ad41f55.gi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