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教育方式如今成了热门话题。我不否认这种教育方式的有效性,却不赞同这种方式的普适性。
科举制建立以来,成绩便成为考验学生的唯一标准。衡水中学无疑提高了通过标准的概率。学生是受益者,老师是受益者,学校也是受益者,可谓一举三得。可是这里面,有没有受害者?
当衡水教育方式遍布全国各地的时候,中国的教育就会成为真正的阶层互通独木桥,受害的是所有没有挤上桥的孩子。
那个时候,成绩背后不仅体现的学生的悟性高低,更包含了家庭的财力多少。当分数的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便会带动资源的竞争,最后教育的目的便会越来越明确,那就是分数,如同现在社会财富代表一切一样。这样真的好吗?
古人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如今老师分工细化,更多的是解惑,授业是大学的事情,传道能做到的已经是很少的比例了。而教育的目的其实是两个,一个是教,一个是育。如今的我们注重教的居多,注重育的几个?
每个人的 天分是有差别的,我认为我们更应该考虑对不同天分的孩子的导向,而不是一味夸赞某一种方式。更应该培养孩子的三观,而不是限制孩子的选择。
教育资源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教育理念却绝对重要,无论社会还是家庭,如何教育永远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