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自同事处借来的周汝昌讲唐诗宋词之《千秋一存心》已经二月有余,中间几度停读,实在惭愧。决定自今日起,每天读一首、抄一首、赏一首。
今天读周老赏析的《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9453266/f79630466d0aa630.jpg)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宋·张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沈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又是一年,寒秋至,重阳近。秋之萧索,因了人的思念,更添情景。
老侵潘鬓,意在感叹年华易逝。“菊花须插满头归”,黄菊是重阳节的典俗,作者用“花也应羞”感叹岁月不居,年老已至,令人悲凄。
没有人能阻挡岁月的流逝,没有人能阻挡容貌的老去,一年又一年,当青春不在,年华不复,怎能不令人感慨。
倚西楼,看雁横南浦,然芳草有情,却夕阳无语,万千情绪,涌上头来。
全诗秋索、愁绪弥漫,当读到“香笺共锦书,两处悠悠”时,心情才稍稍舒展。两处悠悠,而不是一处,有人想你,有人念你,而你也想他,念他,二人一起,于香笺之上,尽心书写,互相品阅。此等幸福,惹人羡煞。
全诗最后再次回归离愁别绪,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许是秋的萧索和寒意,让人的心也紧了起来吧。
很赞同周老“细玩自得,岂待一一说破耶!”读诗,特别是古诗词,要读,要品,但不要试图用现代的语言去解释,一定要含在嘴里,念在心里,想在脑里,去勾勒那些画境、情境,才不枉诗人词人一片情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