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彼岸思倾 | 来源:发表于2018-04-29 21:28 被阅读15次

    “不管后来我们有没有一起

    我们记得的是那些美好的共同经历的事情”

                                            ——《后来的我们》

    我不知道前去观看这部电影的人们是不是为了缅怀过去的爱情和放下?一个爱情史为零的我,同样泪点不停,我看到了现实和成长磨炼出了两个永远不会在一起的爱人……

    2007年的绿皮火车上老乡见老乡两眼一如故,成为两肋插刀、损嘴患难的朋友。其实当见清在在座位上举着火车票解尴尬的时候,就已经看到后来的恋爱。

    不甘愿回小城的决心,让他们觉得在北京这座残酷却能实现梦想的城里,拼搏、相互取暖是可以坚持下去的支撑。于是有了见清不断地帮小晓,一直帮到住在一起,让这个渴望北京户口的女孩,一个对象一个对象失败被骗,最后看清身边这个小伙的真心。

    对于北京,它的复杂、它的发达、它的现实,时时刻刻全国各个地方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涌入真的留下的不过寥寥,因为它是没有温度的。在破旧杂乱的隔断房里,两个人吃着泡面、听到邻居怪异声音时带上耳机畅想着梦想。在这个嘈杂脏乱的地方,两颗年轻的心越来越鲜活。

    当然,过程很痛苦,从之前进入监狱、摆地摊,到两个人一起努力过程中卖房被调戏,被老家同学看成大尾巴狼怒气连续与顾客口角被打,故事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是跌到谷底。被房东扫地出门换到另一个地下室,窗户只达路面下的滴水的潮湿屋子。继而看到见清一直一直打游戏,颓废。小晓留下吃了一半的面,把酱挖出来,对打游戏的他叮嘱,平静地说分手,一个人离开了。所有的男朋友,哪怕是身为老乡的见清也没有能坚持到结婚,一个身体这么小没有高学历的女孩在我眼中她比任何一个博士或者大家闺秀都更有情商和爱。

    直到他反映过来一路跑到地铁站,一路跑一路找,终于看见了她,却只是看着看着车开走远。那个时候小晓与见清注定在这辈子只能是他于她,而不是他们。一个爱人,一个印入骨子的感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未来,但是在未来的画面中再也寻不到曾经许下誓言一同坚守的她。是啊,见清重新开始,没日没夜地钻研设计,来去送外卖的最低谷逆袭成功游戏大火,摇身一变成为游戏大师,可以买房,可以接老父亲去北京养老治眼睛。他可以挺直腰板给她房子,给她北京户口,请求小晓复合,但见清再也不懂她。女孩陪得了吃苦,陪得了受累,可是再找不到被眼睛蒙蔽了他的心。

    人生好像就是这样搞笑,我们会选择结婚、生孩子,但是那个人真的是烙印在心中的那个谁吗?即使见清依然只爱她,现实总是会选择合适,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妥协?当我看到小晓依然一个人的时候,我知道很多事情没有办法猜测,也没有统一的答案。

    在这部电影中哭的最凶的两次,第一次是见清请求复合时小晓的那番话,那个坚强善良的姑娘所做的一切不是远离,不是分手,而是爱他。因为她的行为根本上成就了见清,最残酷的分开成为清楚的奋斗和激励。第二次见清父亲写给小晓的那封信,这个驻守老人,一辈子做着最简单的事情——一个小餐馆的厨师加老板默默供养着儿子,他少言,每年都会忙活给归来的儿子准备最爱吃的粘豆包和年夜饭,在他眼中这就是爱孩子的最真实的表达。他知道小晓与见清是真爱,也知道他们最后不会在一起,这个农村老夫用朴实感动的方式爱着两个孩子。

    这部电影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真实,真实的北京大都市与落后小镇的场景,年轻人在北京漂泊渴望能有栖身之地的艰难,相爱的两人在现实、在比较的折磨下的无奈。它用一颗真心、成熟的心让每一个观影的人收获到电影的魂魄和回忆。

    后来的我们,也许再也见不到,只剩下黑白的片段,只剩下一个人脑海中的独舞。10年真的好长,仿佛是一生,我不知道此刻与自己看电影的朋友、亲人、同学,10年后会怎样。总有些人与我们一起成长,一起热血生命;总有些人是收获我们的成熟。故事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如果,那就这样吧,每一次相见请好好说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qs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