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些天,一直在思考一个很无聊也很矫情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地球有四十亿年,人类历史才有几十万年。相教而言,人类只出现在了一天的最后几秒钟,而一个人,短短百年,不过是一个感觉不到的刻度。但是,我们又活着,短暂却真实。在某本书上看过,神仙是羡慕人类的,因为短暂,所以浓烈,所以珍惜,所以精彩。而神仙太过漫长的岁月中,早已习惯了生死离别、成住坏空,所以漠然,所以无谓。
而我们短暂的一生,相教一个人而言,又太过漫长,所以有些人不想继续拥有,选择主动放弃,即使有更多的人,不舍得这个世界,却不得不离开。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是因为,我想知道,我这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才不算虚度。
我的生命得到很不容易,能成长为一个三观正常的成年公民也是被费了一番教导。我没有要成为一个什么伟大的人。也不曾想过要拥有多少财富,我想的是,我能做些什么?
曾经,我想要当老师,我还记得,那时候十五岁,我的语文老师问我:你想要做什么?我回答:当老师,我看到街上要饭的老头老太太,还有听到的不孝顺的孩子,我很心疼,很生气,又做不了什么,所以想当老师,至少可以教育我的学生要孝顺父母。我的老师只惊奇的笑了,没有说话。
后来,在我十八岁的时候,一个清晨,我站在走廊里看书,我的班主任问我:你以后想干什么?我回答:当个自由作家。他笑着走了,远远的听到他跟别人说,我们的那个学生说长大了想当个自由作家。
再后来,我上了师范大学,进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貌似和教育和文学都已经牵扯上了,但是,却开始跑兼职,搞社团,做代理,把学习一步步拉了下来。终于开始努力学习,放弃一切外在,却因为外在放弃了考研。想迂回的步入考研教育行业,却行为盈利性质放弃。至此,似乎已经陷入了迷茫和困境。
可是,我知道,我只是到了一个分叉路口,或许就在某个平常午后,我会最终决定向哪个方向走,最终确定我一生的轨迹,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时刻,也许我只是觉得这个午后有些闷热,让人烦躁。
我不知道,现在要怎么走,但是已经想好终点:在四十年之后,如果我还活着,我希望,我是一个精致的、穿着裙子的、慈祥的老太太,开着一间民宿,在自家院子里的花架下面,戴着老花镜,膝盖上摊着一本书,清茶在冒着热气,对面有一个年轻人在我的小栈歇歇脚,顺便讲述一下自己的故事。
又重新读了一遍,发现该说的话好像都没说,话题跑远了。算了,反正想的不过是什么理想和现实,意义和利益,爱情和婚姻,自己的日子和别人的目光,这些纠结大家都有,总是衡量过后会做出选择,人活着,总是要不断取舍,是取是舍就全看那一个烦躁闷热的午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