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75570/72531d3f7f82961e.jpg)
懒惰也有好处,你能否善用懒惰力?
你好!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概念是【懒惰力】。
懒惰是贬义词,勤奋是褒义词。不过,这只是一种方便的划分,帮助我们更好沟通,并不绝对。
如果我们想当然认为褒义词就是好词、贬义词是坏词,我们就容易变成一个迂腐的书呆子。
懒惰和勤奋是好是坏,要具体而定。如果勤奋地做无用功,碌碌无为,还不如懒惰地不做无用功,养精蓄锐。
懒惰是一种物性。如果没有外力做功,物体倾向于待在势能最低的地方。
懒惰也是一种人性。每个人都有好逸恶劳的一面,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这种人性背后的实质是,希望以尽可能少投入,取得尽可能多成果。
某种意义上,正是人性这种偷懒动机,驱动社会向前进步。
马云有一次在演讲中提到,懒得爬楼,人们发明出电梯;懒得走路,人们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懒得每次去计算,人们发明出数学公式;懒得出去听音乐会,人们发明出唱片、磁带和CD。
懒惰、勤奋是好是坏,要看做什么、成果如何。我们既能看到“高品质勤奋者”以及“低品质勤奋者”,也能看到“高品质偷懒者”以及“低品质偷懒者”。
低品质勤奋者与低品质偷懒者,虽然表象不同,但本质类似,因为都没有什么成果,只不过一个是盲动,一个是犯懒。
高品质勤奋者本质是高品质偷懒者,因为都能取得更多成果,只不过方式和手段不同,一个通过增加投入提高产出,一个通过减少成本提高产出。
善用懒惰力的人顺应人性,不盲动,以慢求快,运用长线思维,为倍增产出成果、倍减投入成本,想方设法深度思考、刻意实验,以找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解。
善用懒惰力的人,表面上无所事事,实际上眼光正在四处探询、大脑正在积极运转,这与头脑放空、纯粹偷懒,有本质的不同。
善用懒惰力的人,也知道什么时候要停止思考,采取行动。他们会遵循成果导向自我提问:是把资源投入到思考更有成果,还是把资源投入到行动更有成果?
根据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进行边际决策,该思考时思考,该行动时行动,思考和行动交错进行。
每天一个概念,每年一个台阶。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第59个概念【懒惰力】。谢谢你的陪伴!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