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练,在西岗公园,被一片高大挺拔的白花深深吸引。这是我不认识的一种植物,感觉像芦苇却又不像,搜一下百度,告诉我一个崭新的名字——芦竹。
据说芦竹有十二种之多,我观赏到的这种是有着“观叶之草”美称的变叶芦竹。
变叶芦竹,又叫花叶芦竹、斑叶芦竹、彩叶芦竹等,也就是芦竹的变种。其实我看它的叶子和花都好看,都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

变叶芦竹的特点
变叶芦竹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叶子,扁平、线行、绿色且具白边及条纹,质地柔软,形似玉带。特别有意思的是,变叶芦竹的叶子上的纵向条纹颜色会随着地区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海拔较高的昆明地区,变叶芦竹的叶子颜色全年会保持不变。但是在别的地区,变叶芦竹则会发生非常有趣的变化。

深层次了解一下芦竹
芦竹,是禾本科芦竹属植物,为多年生,具发达根状茎。秆粗大直立,坚韧,具多数节,常生分枝。叶鞘长于节间,无毛或颈部具长柔毛;叶舌截平,先端具短纤毛;叶片扁平,上面与边缘微粗糙,基部白色,抱茎。圆锥花序极大型,分枝稠密,斜升;背面中部以下密生长柔毛,两侧上部具短柔毛,颖果细小黑色。花果期9-12月。生于河岸道旁、砂质壤土上。

芦竹的功效
百度说,芦竹具有清热去火、除烦、利尿、生津、降低血压、缓解痉挛、抗炎抑菌等功效,风火牙疼的患者可使用芦竹进行调理,可缓解症状。其次芦根可用来治疗热病烦渴、淋证、尿路感染、小便不利、急性膝关节炎、虚劳骨蒸等病症。

芦竹是竹子还是芦苇?
芦竹既不是竹子也不是芦苇。
芦竹属于芦竹属,而芦苇是芦苇属,这两者的关系比较近,在外形上几乎一模一样,用肉眼很难区分出来。植物学家们从花上面找到了区别,芦竹的颖一样长,外稃先端二裂间有短芒,而芦苇的颖长短不齐,外稃展开没有毛。

简单来说,芦苇和芦竹的区别有四点:
1、芦竹秆比芦苇高而粗。
2、芦竹花序比芦苇长而大。
3、芦竹秆上部有分枝,芦苇没有。
4、芦竹秆次年可发新叶,芦苇只能从地下茎抽发新草。

芦竹和竹子的区别就很容易区分了,在长相上差别就很大,而且芦苇是每年的秋冬季节都要开淡黄色的圆锥花序,花朵像鸟雀的羽毛,竹子就不一样了,一生就开一次花,从花朵上来看,竹子的花要逊色很多。

芦竹还是造纸的好材料
你知道吗?50千克的芦竹可以造25千克的纸。
芦竹里面的纤维很多,而且很长,拉力大,是制作高级纸和人造丝非常好的原料。有人做过这个测试,50千克的芦竹可以做出来25千克的纸张,而且用芦竹做出来的纸,强度更大,光洁度更好,还容易漂白。

芦竹的观赏价值与园林应用:
植株挺拔,株丛茂密;叶片潇洒,色泽亮丽,叶条纹随季节变化。是良好的水景、旱地景观植物。丛植、片植均可。在景石、桥头、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旁极宜孤植或小片丛植。水位线以上可大量种植,与水位线及以下的水生植物相协调,构成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景观。近年也多用于花境。

特别是变叶芦竹长得非常美丽,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公园里、亭榭边、鹅卵石小路旁和桥下都会有它的身影。
芦竹花的花语
能传达爱的讯息。

描写芦竹最有名的古诗当属《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是唐代诗僧齐己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原文如下:
错错在禅庭,高宜与竹名。
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
雀静知枯折,僧闲见笋生。
对吟殊洒落,负气甚孤贞。
密谢编栏固,齐由灌溉平。
松姿真可敌,柳态薄难并。
映带兼苔石,参差近画楹。
雪霜消后色,虫鸟默时声。
远忆沧州岸,寒连暮角城。
幽根狂乱迸,劲叶动相撑。
避暑须临坐,逃眠必绕行。
未逢仙手咏,俗眼见犹轻。
作者简介:
齐己(约864一约937),唐诗僧。俗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尝住江陵龙云寺,自号衡岳沙门。性颖悟,善琴棋书法。诗多登临题咏、酬唱赠别之作,为时人称赏。间有宣扬佛教出世思想或反映民生疾苦之作。风格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江之南、汉之北,缁儒业缘情者,靡不希其声彩”(光宪《白莲集序》)。著有《白莲集》、《风骚旨格》。《全唐诗》存诗10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