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伙伴们相约,今天去共青森林公园上午游。于是,我五点半起床,六点半出发去坐地铁,八点半到达目的地。我从家到地铁的时候,本来以为地铁人会很多,看了看车厢里很多座位都空着,再看了看时间,七点整,原来这个时间点并非地铁高峰期。突然想起那句很鸡血的话“成功的路上一点都不拥挤”。的确,能早起的人跟想成功的人,都属于少数人。而我们,大多数都是极为普通而平凡的人。
地铁车厢里不同时间段的人应该也是不一样的吧。一个勤奋聪明的人可能成为地铁第一班乘客的概率非常高,而一个投机踩点小聪明的人可能是公司打卡时间快截止的最后一人,而正常上班下班在公司里存在感很低的人,大概率就是地铁高峰期里挤得前胸贴后背的那些吧。
我从踏入社会到现在,可能因为工作性质跟时间安排,我基本很少参与地铁人潮拥挤的时刻。有一次赶飞机正好踩那个点上,体验过一次,真的不想再有第二次。还有一次是刚创业的时候在外面跑,有一次正巧赶上一个下班高峰期全都是人水泄不通,我还记得我是被人潮推进了车厢又被人潮挤除了车厢…实在是被动!后来偶尔在微bo刷到那些拥挤的视频,我还是会非常震撼。
我时常想不通,人那么多,那么拥挤,那么痛苦,为什么不选择更早一点或者更晚一点再出行?或者为什么不直接选择住在办公地点附近?而是每天和那么多人去抢那非常有限的资源?
很久以来我都对这种出行方式表示不理解,在我的思维里我觉得,花超过30分钟的时间在通勤上是一件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因为人通常会开始疲倦,愉快感降低,一整天情绪可能都不会太高,影响办公效率。所以我也从来不会让自己花在去工作路上的时间超过30分钟,后来又缩减到了20分钟,再后来就成了走路既到。我想这可能就是我的时间管理偏好吧。
后来我开始理解了,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喜好跟习性的。有的东西偏好就是偏好,习惯了就习惯了。是很难改的。比如,6点起床的人永远都觉得9点才醒的人太懒了。8点醒来的人觉得挤在早晚高峰期的人流里是习以为常的,没什么好惊讶的。
一直觉得,时间是个跟奇怪的东西,我们的人生,好像都在被时间掌控着……突然脑海里就冒出来这个想法。
2022.7.28·上海·小丑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