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林徽因传记。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知道林徽因,可又不解她。知道的也多和感情有关,林徽因和徐志摩、林徽因和金岳霖、林徽因和梁思成。每个名字都金光闪闪。
其实,林徽因只是林徽因。
林徽因一生充满诗意,虽然她经历了战乱、经历了贫病交加,可是,这些都不曾夺走她满心的诗情画意。在精神上,她是富足的,这是她的家庭给予的,就像一个火把,照亮了她的一生。梁思成曾经说过,林徽因在的地方,才有家的感觉。她会细致的为所有的灯罩上一层纱,会用苏绣等绣品点缀家具,后来他们生活拮据,只是让这些绣品褪去了鲜亮的色彩,而不曾减去一分的生活情趣。
林徽因虽然浪漫,但也理性。从她的婚姻选择就以看出来。林徽因的母亲不是正室,而且他的父亲也不爱她母亲。林徽因目睹了她母亲的遭遇,有了自己的思考。所以,在她青春萌动的时候,她遇到了热情如火的才子徐志摩,但并没有选择他,而是选择了沉稳包容的梁思成,度过了婚姻幸福的一生。
林徽因的理性不只体现在选择伴侣上,在事业上她也有自己的追求。林徽因早期随父亲到欧洲游历,接触了建筑学,并把这个专业介绍给了梁思成,后来他们一起学习,梁思成更是成为一代大家。
林徽因做学问,并不是埋首故纸堆,而是喜欢和梁思成一起到全国各地亲自丈量各种建筑数据,这是个辛苦的工作。她和梁思成在东北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抗战胜利后,又协助梁思成建立了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可以说,她和梁思成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事业追求。
当然,林徽因能写诗,会写小说,对艺术有自己的见解,坚持自己的观点。她在这方面的声名更大。她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几乎人尽皆知。
对比民国时期的其他才女,林徽因是个幸运儿。也许只是幸运,也许是她有看人的眼光。虽然她的一生并不算长(51岁),但很丰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