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画学具”的课堂片段
1、探索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法环节
在用不同方法探索整十数的加法算理的环节中,先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20+30=50,然后提出“请你表示一下你的计算过程。”这里要求学生在数学本上把计算过程画出来,巡视后发现“用”到的学具有小棒、计数器、小方块、图形和数线图,大部分小朋友能够很快地把计算过程画出来。巡视时标了号码表示分享的顺序,接着按照顺序分享方法,我选了3个典型的方法在黑板上用教具板书,如图 4。
2、探索整十数减整十数的算法环节
有了用“画学具”的方法来表示整十数加法的计算过程的经验后,在探索整十数的减法算理的环节中,提出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示计算过程。”请了1名学生上台展示,她的操作方法是“先摆了3捆小棒表示右边的果子,然后拿走2捆小棒表示左边的果子。另外的1捆就是问题的答案”,然后再请了一名学生补充,补充的内容是在1捆小棒旁边画了2捆,其实这不符合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逻辑。
一、“画学具”的问题暴露
我选择的用于全班分享的作品是逻辑正确的作品,课堂上呈现的效果看起来是对的,是符合我的预设的,但是在课后翻阅其他学生的作品和单独访问学生时,发现诸多问题暴露。
如图 6图 7图 8所示的学生作品,虽然学生用画学具的方式正确表达了计数单位“一”和“十”,但是在表达算理上其实就是“四不像”,没有体现加法的意义,只是把“学具”和运算符号混搭起来,从表面上表示了这是一个加法算式。
2、部分学生没有在“画学具”中理解算理
探索整十数减整十数的算法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是“右边的果子比左边的多几个?”,属于比多少类型的问题,根据学生当下已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应该出现“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或方法,但课堂上分享的方法是“从3捆里拿走了2捆。”,如果解释是“拿走的是相同的部分,剩下的是不同的部分。”那么就是正确的,但是显然学生的回答是混淆了减法的实际意义。课后翻阅其他学生的作品,发现虽然确实出现了“一一对应”的正确的方法,但大多数都和课堂上呈现的方法一致。因此,在这个环节中,部分学生是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3、寓教于乐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在《小兔请客》的教学设计中,出于自己考虑不够周全的创意,我实现的只是我单方面的“寓教于乐”,孩子们没有体会到玩学具的快乐,也没有经历从玩学具感受到知识的过程。此感受来自于课后的一次单独访问,访问对象是一个平时有些调皮、但是思维比较灵活的小男生(简称L),虽然上课不太坐得住,但是喜欢思考问题。我们的互动内容大概整理如下:
我:准备了小棒和计数器,要求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30+20的计算过程。
L:很快完成,并且表达很准确。
我:有些意外,“我们上课没有这样操作过,你是怎么学会的这样做?”
L:“很简单啊,加起来不就是把这1两部分合起来吗?”
我:“那还有其他方法来表示吗?”
L:“还可以画图。”
我:以为他会画学具。
L:用1个圆圈表示1个十,分别画了3个圆圈和2个圆圈,没有画我预设的加号。
我:“你觉得哪种方法你最喜欢?”
L:“都喜欢。”
网友评论